黃小紅+黃恩福+歐陽清芳+朱吉生
摘 要:江西生物科技職業學院自2011年開設寵物養護與訓導專業以來,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適應社會崗位需求,通過優化《寵物營養與食品》課程實訓內容、改革教學手段方法及考核方式,探索實踐取得較好效果,使學生獲得了相應的崗位能力。
關鍵詞:寵物營養與食品;實訓;就業導向;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5-0141-03
《寵物營養與食品》是江西生物科技職業學院寵物養護與訓導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在大二上學期開設,為《養犬與養貓》《美容與訓導》《臨床診斷》《寵物寄生蟲病》等專業課程打下基礎。該課程的實訓內容包括:寵物營養狀況觀察與分析、常見寵物食品原料識別、寵物食品配方設計、樣本的采集與制備及保存,寵物食品常規成分如水分、灰分、粗蛋白質、礦物元素、氨基酸、維生素,衛生指標如微生物、霉菌毒素等指標分析與檢測等。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實驗實訓及實習,在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及動手操作能力同時,重在提升他們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進入寵物食品相關行業從事相關的原料質檢、化驗、生產及相應的管理崗位打下基礎。筆者探討了《寵物營養與食品》課程的實訓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以提高該課程實踐教學質量,使教學更好地為生產服務。
寵物養護與訓導專業是江西生物科技職業學院2011年開設的新專業,目前在校生有2014級、2015級、2016級近300人,已畢業的學生有2011、2012、2013級共200余人。《寵物營養與食品》作為寵物養護與訓導專業的核心課程,從制定教學計劃、大綱、課件、院級精品課程建設與結題到院級課題《寵物營養與食品》課程建設項目立項,通過對近5屆學生的教學實踐、探索與總結,對《寵物營養與食品》課程的實訓教學進行改革與探索,取得較好教學效果。
1 目前寵物營養課程教學現狀
1.1 實訓教學內容不全面、滯后 《寵物營養與食品》課程實訓教學內容主要參考飼料分析與檢測技術課程,參照飼料行業和國家標準,尤其是食品中的水分、灰分、鈣、磷、鹽等指標的測定。另外,寵物食品配方設計中的試差法,缺乏具體的步驟和案例,犬、貓營養需要的飼養標準更新較慢,寵物食品的制作沒有具體實例等。此外,教材中的檢測方法、儀器設備與實際使用的相比,相對落后,教師對一些儀器設備的操作使用有待加強。另外,實驗室設備、耗材的招標到最后的驗收以及投入使用,中間間隔時間較長,對于實驗室的正常教學帶來不利影響。
1.2 教學方法、手段需更新 《寵物營養與食品》課程的實訓項目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實驗室操作能力。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很難滿足現有的教學需要,包括原有實訓課時、內容。再加上實驗場地及設備的限制,每個班級人數大約40人,難以保證每個同學都能將每個實訓從頭至尾操作一遍,有時候光儀器的操作使用,注意事項都得花較長時間,單純的一次實訓2個課時,1.5h,不要說每個同學操作,光是實驗步驟、試劑配制和注意事項都得花大半時間,課后或課余時間,很多學生不會再進行實驗操作,學生教學任務也較重,因此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根本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1.3 考核方式需完善 傳統的實訓教學考核模式采用理論教學考核模式,即期末考試時將實訓內容也出現在考題中,因此很多時候對于實訓沒有設立額外的考核模式,或者通過收集實訓報告、批改實訓報告以及實訓結果的準確與否來評定實訓成績。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使很多學生對實訓教學不夠重視,不夠積極,導致部分學生抄襲實訓報告或者捏造實訓結果,影響了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而影響了實訓效果,也不利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和個性的發展。
2 改革具體措施和內容
2.1 實訓內容篩選 通過對2011、2012、2013級寵物養護與訓導專業學生就業情況進行調查跟蹤、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統計,發現86.7%的學生選擇了寵物醫院,不到2%學生選擇寵物食品企業、飼料企業從事化驗員崗位、原料檢測崗位、品質管理崗等,參加飼料檢驗員資格證考試的同學較少。因此,對于2014、2015級在校學生,進行該課程教學時有意將飼料化驗員職業資格證融入該課程。此外,結合學生特點,利用我院現有的條件和資源,將該課程的實訓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和篩選,例如,在授課中,加入學生感興趣的寵物食品制作,如豬肉松的制作、餅干的制作等,然后對他們制作的產品進行指標測定來評價產品質量,而不是單純的指標分析檢測內容,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在課程安排上,學院每天安排8節課,每節課40min,《寵物營養與食品》每周安排了4學時,總學時64,而課程實訓內容需要花費較長時間,2節課是很難做完一個實驗的,因此,《寵物營養與食品》課程選擇了一天中的3、4、5、6節課,外加中午2h,見表1。這樣安排之后就解決了時間不充足的弊端。
2.2 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
2.2.1 教學方法 該課程設計的教學方法包括典型案例法、現場教學法、角色轉換法等等。根據實訓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如進行寵物食品原料檢驗時,采用情境教學法。假設自己是飼料廠或食品廠的原料檢驗員,來了一批玉米,應該做哪些檢測,基本程序是怎樣的,如何進行樣品采集、制備、感官測定指標有哪些、留樣等等;如寵物營養狀況的觀察和分析時,采用典型案例教學法和討論法,找一些典型營養缺乏癥案例,讓同學們討論并提出可靠的解決的方案。學習寵物食品加工設備時采用現場教學法,將同學們帶到飼料廠、食品廠進行認知學習,一是對工藝流程、加工設備有了進一步認識。二是加深學生對企業的了解。關于崗位模擬,參與式教學,主要用于打破以往的以教師講授、演示為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完成角色轉換,比如寵物食品水分測定,讓學生通過樣品制備、稱樣等操作,來發現學生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將專業知識轉化成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
2.2.2 教學手段 關于實訓,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或實驗員將儀器準備、配好試劑、準備樣品,學生上課時只要到實驗室進行試驗操作即可,隨后完成實訓報告并上交。因此很多時候學生不清楚實訓原理,不知道相關儀器的選用,不能全程參與到實驗。而我們在在進行該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提升積極性,保證教學效果,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如微信、QQ、多媒體、網絡課程等手段,在實訓課程開始前一周進行任務布置,要求學生在一周中完成分組、任務分解、實驗方案制定、儀器設備準備、試劑配制,了解重難點等,上課期間,老師更多是負責引導、解答與服務,進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于一些較難判斷和理解的內容,可以充分利用現有技術如視頻、動畫等更為直觀、形象地將內容展現給大家。此外,本課程也要求大家將自己實訓操作制作成視頻,后期將抽取部分視頻給同學們觀看,一是作為教學資源保存,二是讓大家對操作進行評價并進行評比。從而使教學更加形象生動。
在2.5+0.5教學計劃中,其中最后一學期,學生將有6個月的時間進入企業進行實習。實習期間,學院系部將篩選、組織了一部分專業教師進行實習指導,外加企業參與管理與評價,通過教師深入企業的帶隊指導與學習,進一步了解企業需要學生具備怎樣的崗位能力、知識水平和實踐技能。同時及時了解企業、行業的動態與發展趨勢,進而對教材現有的知識和內容進行補充和說明;學校與企業共同進行課程開發、教學大綱制定、培養目標制定以及教學內容的整合,從而使教學內容始終圍繞市場、就業需求。頂崗實習不僅有助于學生快速轉變角色,而且對于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業務水平水平提升有積極作用。
2.3 考核方式 《寵物營養與食品》實訓考核應該遵循全過程考核、多元化、激勵性、重能力、重素質及可操作性等原則,《寵物營養與食品》課程總共有64學時,其中實踐教學32學時,占總課時比例50%。因此,在考核過程中主要采用教師評分和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結合,技能考核與素質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從學生到課情況、實訓準備情況、實訓過程表現、實訓報告提交、技能考核、綜合素質等方面進行。不同的實訓內容采用的主要考核方式不盡相同。我們將實訓的操作要點細分并制成表格,在學生完成的要點上進行相應評分,該評分包括老師評價50%、學生自我評價10%、組內成員評價20%、他組成員評價20%等部分組成,總分為100分。如對于寵物原料識別實訓課,我們給學生準備不同類型的原料實物,老師作為組長,另選3~5名學生作為評分員,讓學生隨即抽取任何一種原料,現場回答該原料的來源、種類劃分、外觀特征、營養特點等等,根據事先設計好的表格進行評分,以平均分作為該實訓課的成績。
3 改革成效
通過對《寵物營養與食品》實訓教學內容的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靈活運用、考核方式與考核標準的重新制定,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有了一定提高,使學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逐漸具備了寵物養護與訓導專業的職業能力。畢業后,有部分同學將進入寵物食品行業從事質檢和化驗工作。通過教學改革,使學生努力成為社會需求的技術技能創新性人才,讓學生實現畢業、就業零距離。
參考文獻
[1]王琤韡,王仁華.以就業為導向的飼料分析與檢測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04):266-268
[2]顧月琴.寵物營養與食品課程設計思路[J].教育教學論壇.2014(40):165-167
[3]劉佳,薛明姬.高職專業課程實訓項目的改革與教學應用——以高職射線檢測課程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6,12(18):54-56
[4]薛曉霜.《動物營養與飼料》課程實訓教學考核的改革與實踐[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0,2(15):77-80
[5]楊蕊,張文法.基于崗位能力需求的《倉儲管理實務》實訓教學改革初探[J].企業技術開發,2011,11(30):172-173
[6]張淑娟.提高《寵物行為與訓導》課學習效果的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5,3(31):211-212
[7]陸江,盧煒,劉靜.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寵物養護與疫病防治專業課程體系建構[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7):389-390,392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