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凡 徐彩紅 肖志剛
(沈陽師范大學糧食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物理化學課程課堂教學改革探索
張一凡*徐彩紅**肖志剛
(沈陽師范大學糧食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
為適應我國食品企業和市場對食品專業應用型人才的的需求,提高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專業素質,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必要而迫切。以專業基礎必修課程《物理化學》為例,基于傳統教學的弊端,提出了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和具體的實施方案,并將其應用于本科教學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關鍵詞 課堂教學改革;食品科學與工程;物理化學;人才培養
物理化學是國內大多數高等學校的基礎課程,也是沈陽師范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的必修課程。物理化學是基于物理、數學手段研究化學反應普遍規律的一門化學基礎課程,概念多而抽象,公式多而使用條件苛刻,方法性強而不易掌握,學生普遍覺得難學難懂,因而常常產生畏難和厭學情緒,教師感到難教,花費較大力氣,教學效果卻不理想。但是物理化學知識與食品專業知識密切相關,如對食品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的溶液熱力學、表面化學等內容,因此,要全面提高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應用型人才的綜合素質,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必須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一師一言堂現象。
針對目前物理化學課程課堂教(傳統的一師一言堂) 考(期末考試) 方式,提出主要的改革方案,包括:①多彩課堂,翻轉課堂,提升學生的課堂主角地位。課堂以講授結合討論的方式進行,講授以寓教于樂,關注寓教于用,使學生深刻理解的同時,掌握和拓展對知識的應用。②從學科交叉融合,以及對學科前沿發展角度出發,以專題報告、綜合性實驗設計的形式,將物理化學課程的理論融合到食品學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③多樣化考核模式,重視過程評價,綜合結果評價,全面衡量學生的能力培養情況。
好奇是人的天性,從這個角度出發,教學過程中以生活中的奇聞趣事引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再用物化知識進行充分的解釋說明,化抽象的知識于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應用,不僅能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也能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明礬可以凈化水是因為溶膠的聚沉現象;下雨天汽車排氣管灌滿水會熄火這一現象可以用卡諾定理解釋。另外,可以將定律公式背后的故事以風趣幽默的形式穿插在課堂里,讓學生在感受科學家科學精神的同時,提高觀察、總結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中關注食品工業的前沿領域,提取物化知識應用的實例,不僅能開闊視野、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會極大地激發他們的創新和應用意識。重視網絡工具的應用,網絡是獲取科學前沿信息和解決問題重要方式。將物化的基礎理論與具體的食品工藝聯系起來,將關聯性強的章節,如流體力學、化學動力學(食品貨架期動力學)、乳狀液科學與食品乳制品穩定性的關系等,以專題報告的形式授課,引導學生拓展知識面,達到學有所用,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建構主義模式和OBE理念,倡導學生是課堂的主角,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還課堂的主動權給學生。在多媒體教學和板書教學的基礎上,以微課、網課輔助教學,并積極推動學生參與教學,將每章重要知識點設計成課外實踐任務,通過學生自主查閱資料、小組討論和實驗實踐等方式,使學生消化掉難點和重點知識。
學生實驗一般都是驗證性實驗,好處是培養了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但局限了學生的思維、全面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實驗和實踐教學中設計安排一定比例的綜合性、開放性實驗十分必要。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給出實驗任務,由學生以小組方式,在一定時間內獨立設計和完成實驗。教師在此過程中起到啟發和引導作用,并根據學生的實施情況給予課程加分,但不以成敗論英雄,允許失敗。由此鍛煉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面對傳統的一次性閉卷考試,大部分學生期末考試前采用突擊學習方式,導致考試結果不能反映學生對本學科內在規律的真正掌握,更不能有效反映學生運用本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堂改革提倡重視過程考核和能力考核,因此,采用多形式的綜合考試模式,即階段考核和期末閉卷考核形式。具體方案是課堂討論(占總成績的30%):課前要求學生預習,課堂主講時間每節課不超過35 min,每節課安排10 min的討論時間,檢驗學生對章節的預習、復習、掌握和運用情況;期中小論文或綜合性實驗設計(二選一) (占總成績的30%):學生通過查閱各種手冊、教材、參考書和文獻,能夠更好地了解本學科知識在食品專業領域的最新科學技術及應用進展,增加興趣和擴展知識面。通過試驗設計,可以充分掌握和運用本學科知識;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40%):期末進行閉卷考試,主要考核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
通過上述課堂教學改革方案的實施,沈陽師范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物理化學課程的不及格率有了明顯降低,優秀比例明顯增大,分別為2013級(66人) 24.2%和 3%;2015級 (87人)8.8%和10.2%。更重要的是,在該課程學習期間,不僅達到了食品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的,同時激發了學生的科研興趣,增強了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大大促進了學生參加教師科研項目、申請本校創新創業科研項目的熱情和成功率。
[1]王炳濤.基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本科教育的“包裝印刷技術”課程教學改革[J].教學研究,2016(6):107-108.
[2]朱衛國.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基礎教育轉型發展的內在動力[J].江蘇教育研究,2016(1):3-8.
[3]葛媛媛.基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模式研究[J].華夏教師,2012(10):88-89.
[4]杜萍,張毅.強化課堂師生互動的依據與教學策略探析[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3,5(3):64-69.
[5]王等等.論課堂教學中尊重學生的理念及實踐策略[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3,5(4):52-56.
Exploration of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in case ofphysicalchemistry
ZHANGYifan*XUCaihong**XIAOZhigang
(College offood science,Shenyangnormal university,LiaoningShenyang110034,China)
In order tomeet the needs offood enterprises and market for the application ofprofessional talents,it is very eager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applied talents and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Based on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this study used a case of physical chemistry,and put forward the classroomteachingreforman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These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nd got a certain effect.
classroomteachingreform;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physical chemistry;talent cultivation
TS201.2
A
1673-6044(2017)03-0009-02
10.3969/j.issn.1673-6044.2017.03.004
* 張一凡,男,1966年出生,2012年畢業于沈陽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專業,碩士,副教授。
** 徐彩紅,通訊作者,E-mail:xvch0828@126.com.
201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