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瑜
(甘肅省嘉峪關市南湖小學 甘肅嘉峪關 735100)
體育活動作為課后服務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培養學生終身運動習慣以及增強學生體質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雙減”政策下,教師要統籌多方運動資源,給學生們創建多元化的運動環境,組織學生展開多元化的運動練習活動,引導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運動的良好意識和習慣,從而切實提升學校的課后服務活動水平。
體育運動對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全面發展而言有著重要意義,當學生們養成了良好的運動習慣,那么他們就會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就會勇敢、積極地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并會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體育課后服務活動過程中,教師會創建濃厚的運動氛圍,學生們會加強運動練習,那么運動的價值就會被充分發揮出來[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加強運動練習的源動力。然而一直以來,體育運動都被學生們認為是一門可有可無的副科,學生們的運動練習非常被動。體育課后服務活動中,教師會加強對學生的正面激勵,會組織學生展開他們喜歡的健身操、球類游戲以及民間體育游戲,會引導學生在趣味十足的氛圍中加強運動練習,促使學生充分感受到運動的樂趣和成就感。而且體育課后服務活動中,教師還會組織學生展開運動比賽,鼓勵學生在運動比賽中積極展示自我,那么學生們就會在此起彼伏的“加油”吶喊聲中進一步感受到運動的樂趣和成就感。
體育運動的基本動作雖然都是奔跑、跳躍、投擲,以及球類的運球、傳球等,這些動作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很多的技巧。學生只有掌握了相應的運動技巧,才能避免運動損傷,從而表現出更高的運動技能。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會在體育課堂上進行動作示范,然后要求學生們展開運動練習,且由于一個教師面對幾十個學生,所以無法對學生進行一一的指導和幫助。“雙減”政策背景下,每一天放學之后都會有課后服務活動,那么教師就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再次的運動技能示范,并能結合學生的個體表現進行針對性的輔助引導,進而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2]。
所謂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是指學生在較長的體育學習時期內,由于重復或練習而形成和鞏固下來的一種行為定勢。當學生養成了終身運動的意識和習慣后,那么他們就會利用一切空閑時間鍛煉身體,提升自身的速度、力量、敏捷性以及平衡性。體育運動的實踐性非常強,學生不僅要在正常的體育教學以及大課間活動中加強運動練習,還要利用一切可以用的時間加強運動練習。“雙減”政策背景下的課后延時服務,能給學生們的運動練習提供個性化的平臺與充分的時間,進而為學生的體育運動習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體育運動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有助于改善學生的情緒狀態,使得學生變得更加積極、開朗、陽光和向上。比如,體育課后服務活動中的比賽,每一個參賽學生都想要獲得比賽的勝利,但是獲勝者最終只有一個,而且比賽形勢千變萬化,參賽選手只有沉著冷靜,才能將自己的運動技能正常發揮出來,才能收獲較好的比賽成績。而且還有很多團隊性質的運動比賽,其不僅需要學生自身具備較強的運動技能,更需要學生具備團體協作的能力。所以體育比賽活動不僅能幫助學生提升運動技能,還能有效鍛煉學生的心理品質,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3]。
健身操的形式和內容比較多元化,且健身操的韻律、節奏非常強,常常伴隨著動感的音樂,所以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尤其是在注重健身的現代,健身操更是普及到了每一戶家庭中,成了家人們娛樂活動的重要內容。體育課后服務活動中的健身操學習和練習,不僅能夠讓學生舒展身體的各個部位,還能體驗到與小伙伴一起運動健身的酣暢淋漓的樂趣,更能逐步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比較受歡迎的,且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健身操視頻,引導學生感受健身操的律動性與唯美性,并引導學生在觀看的基礎上展開學習與練習。當學生們結合課件視頻,對健身操有整體的感知后,教師再將健身操分解為多個動作,然后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示范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展開模仿性的練習。緊接著,教師再引導學生將健身操的各個動作串聯起來,一次性地做完所有的動作。當學生們具備了跳健身操的能力,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跟著音樂節奏,自信地展示出青春的活力和朝氣,流暢地做出健身操的動作[4]。
現代社會背景下,短視頻的模式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可以錄制學生們跳健身操的視頻,引導學生回看視頻中的自己,回看自己與小伙伴表現出的青春活力,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跳健身操的能力和興趣。
跳繩的歷史非常悠久,且跳繩的流傳范圍非常廣,深受廣大人民群眾以及小學生的喜愛。現代教育理念下,跳繩不僅成了小學生必須要具備的基本運動技能之一,很多學校甚至將其發展成了學校內的特色運動。因此,體育課后服務活動內,教師要組織學生展開多元化的跳繩練習,要引導學生加強跳繩練習,從而讓跳繩成為體育課后服務活動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體育課后服務活動時間內展開層次化的跳繩練習。因為跳繩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身體協調能力以及節奏感,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體能。因此體育課后服務活動內,學生完全可以結合自身的能力,或是展開普通跳繩的運動練習,或者是展開花樣跳繩的運動練習等。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花樣跳繩的表演活動。如果班級內有跳繩能力比較強的學生,那么教師可以鼓勵這類學生在課后服務活動時間內積極表現自己,運用一根簡單的繩子跳出不同的花樣,從而激勵更多的學生投入到跳繩練習中。
小學生十分喜歡球類運動,無論是排球、足球,還是籃球、羽毛球、乒乓球,都能給學生們帶來無窮的樂趣,甚至會讓學生們忘卻時間和運動的疲憊感。課后服務活動時間段內,教師可以積極提供相應的球類器材,并創建適合于學生們球類練習的活動環境,從而讓球類運動點燃學生的運動激情,進而切實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比如,足球運動要從小學生抓起,課后服務活動時間段內,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展開足球練習,具體包括運球、足球傳球以及射門等基本技能的練習,包括急速跑、急停、轉向跑等基本體能的練習。對于高年級小學生而言,如果班級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足球技能,那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足球比賽。即嚴格按照比賽規則,將班級學生分成兩支各為11人的小組,并引導小組學生自主確定出隊伍內的守門員、前鋒、中場、后衛等職責,然后展開足球比賽。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基本足球技能的游戲活動,具體可以是足球運球表演,小組傳球游戲等,為學生后續的足球比賽奠定基礎。
耐久跑相對于其他運動項目而言比較枯燥,但是其能在很大程度上鍛煉學生的耐力,且能有效增強學生的信心。因此,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耐久跑的練習,并鼓勵學生堅持跑到終點。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體能與素質,將跑步距離設定為800米、1000米和1200米。當學生制定出跑步目標,并展開跑步練習后,教師就要伴隨在學生左右,觀察學生的運動表現,并對其進行積極的鼓勵和引導。因為學生的長跑練習中有可能出現“極點”現象,即學生感覺自己無法堅持跑下去,出現呼吸困難,滿臉漲紅的情況。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告訴學生,要放慢速度,調整呼吸,但是盡量不要立即停下來,而是要慢慢調整狀態,堅持跑到終點。當學生們堅持突破了“極點”現象,那么他們就會增強跑步的自信心,就會感受到突破自我的成就感,并會形成濃厚的跑步興趣。
教師可以組織展開“S”型跑以及往返跑的運動練習活動。假設學生制定的跑步距離為1000米,那么教師可以設計“200”米的往返跑道,即學生每跑200米后,就要重新返回到起點,這樣來回跑400米后,再跑一個來回和一次,就可以完成既定目標的跑步練習。
體育課后服務活動內,學生是運動練習的主體,運動內容和形式的創建都要符合學生的運動基礎和興趣愛好。游戲活動是學生們的最愛,且我國流傳著種類繁多的民間體育游戲,是小學生們課后娛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完全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后服務活動時間段內展開民間體育游戲,從而引導學生在趣味十足的運動氛圍中感受酣暢淋漓的運動樂趣。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由結組,展開“123木頭人,跳房子,地雷爆炸,跳皮筋、跳高”等民間體育游戲,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反應力、協調力、判斷力以及速度和耐力。學生們可以通過商議的方式,自主確定游戲的內容和規則。以“地雷爆炸”為例,學生們可以小組商議追逐者和被追逐者的人數,確定游戲中的口號以及爆炸規則等。所有參與游戲的學生都要自覺遵守游戲規則,否則就要退出游戲。
教師可以積極參與到學生的運動游戲活動中。小學生們喜歡與教師一起展開運動游戲,且當教師參與到學生的體育游戲后,有助于及時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有助于避免學生的運動損傷。比如,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展開“老鷹捉小雞”的體育游戲,這一游戲活動雖然比較傳統,但是卻能在很大程度上鍛煉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師可以扮演雞媽媽,或者是老鷹,與學生一起感受奔跑追逐的樂趣。
“雙減”政策背景下的課后服務活動,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及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舉措,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后服務活動的組織與評價,進而才能將課后服務活動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由于體育運動項目比較多,教師可以靈活安排跳繩、耐久跑、球類游戲、民間體育游戲等多種運動內容,且可以靈活組織學生展開運動表演,運動比賽以及層次化練習和短視頻拍攝等活動。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多元化評價學生的運動表現,加強對學生的正面激勵,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運動素養。
教師要多元化評價學生的運動表現。課后服務活動重在參與,且學生們的運動基礎以及運動興趣存在個體差異性,因此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運動技能,還要關注學生的運動情感狀態,運動參與度以及合作情況,并關注學生是否有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提升。當學生積極運動表現時,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的良好表現,并號召其他學生向其學習。當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進步時,教師要充分贊賞學生的努力和進步,并鼓勵學生再接再厲。當學生在某次運動比賽中有了較強的爆發力時,教師同樣要肯定學生的努力與進步。
教師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制作一個表格,將學生在課后服務活動內的表現記錄到表格中。一個學期結束后,表格內記錄的內容就是學生成長的足跡,進而學生就會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運動水平。
總而言之,“雙減”政策背景下,體育課后服務活動不是可有可無的活動,而是一種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活動。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體育課后服務活動的重要意義,要組織學生展開多元化的課后服務活動,引導學生加強奔跑、跳躍、投擲以及耐力和速度的運動練習,從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興趣和運動習慣,進而切實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