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琴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德陽 618000)
高校“課程思政”工作的根本問題是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是落實立德樹人[1]。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實現對學生進行知識、素質、能力的培養[2]。將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與建設中是必不可少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專業教育課程要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的特色和優勢,深入研究不同專業的育人目標,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結合專業特點,對于理學、工學類專業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教育與科學精神的培養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要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3]。
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是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本課程的理論學習與生產實際結合非常緊密,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重要課程,是“1+X”城市軌道交通站務技能等級證書考核需要對接的課程,同時也是城市軌道交通服務員學生技能大賽所涉及的課程。本課程對接的崗位有站務員、行車值班員、值班站長、站長、行車調度員等,主要培養學生對城市軌道交通運輸管理中的應急處置能力,能編制突發事件處置方案,并進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軌道交通運營安全作為專業的核心課程,不僅僅要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更要注重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思想道德的培養,立德樹人是根本,因此,軌道交通運營安全課程融入思政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根據課程特點、崗位需求及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確定軌道交通運營安全課程的教學目標,如表1所示。

表1 軌道交通運營安全課程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目標,并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以真實的任務場景為載體,以城市軌道交通設備、行車、客運、施工為主線,尊重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將課程分為安全設備運用、客運安全管理、行車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四個學習模塊。根據各個模塊的特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以小組為單元,利用多媒體、視頻、職教云等資源,借助車站綜合控制區、站臺門實訓系統、滅火系統、道岔實訓設備等實訓設備、采用真實場景教學法、小組團隊協作、角色扮演、小組PK、場景演練、案例教學等方法組織教學,在不增加學時且比減少專業知識講授的情況下,引入軌道交通的事故案例及社會熱點問題,將課程思政元素自然而然融入課程教學中[4]。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教學過程課程思政融入過程如表2所示。

表2 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教學過程與課程思政融入過程
在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的教學過程中,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借助“職教云”實現線上教學,相關MOOC教學視頻的學習,課前布置任務,上傳課程思政視頻及案例,學生提前預習;課中通過提問、討論、頭腦風暴、小組PK、測驗等方式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課堂;課后完成布置任務,將演練視頻及實操視頻等作業上傳職教云,并且撰寫心得體會,教師進行課后答疑,不斷提升自己[5]。
以賽促教從兩方面展開,一是組建思政教學團隊,組織老師以軌道交通運營安全這門課程參加課程思政教學比賽,根據某個模塊任務,從總設計到具體課堂,從理論到實踐教學,推進老師對專業課程教學過程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探究[6]。通過參加課程思政比賽,提高專業課老師的教學能力,可以使老師在課堂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更加的得心應手。二是在課程教學中融入學生技能競賽內容,城市軌道交通服務員技能大賽內容中有涉及《軌道交通運營安全》中的教學任務模塊的應急處置項目,包括理論和實操項目,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技能大賽內容,這樣既能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又能激發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的興趣,從而積極去參加技能大賽的選拔,而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既能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又能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團隊協作的精神及堅持不懈的精神,從而融入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評價應該更全面,傳統的評價依然是采用紙質考核為主要的考核方式,沒有體現課堂思政元素融入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的教學的優勢[7]。因此,教師可以改變原有軌道交通運營安全課程過程性考核占總考核的30%為40%,增加課程思政育人環節的考核,將某些思政元素融入教學過程進行量化,占過程性考核的60%,其中將考勤納入思政考核,讓學生有規則意思紀律意識。課程思政過程性考核方案如表3所示。

表3 軌道交通運營安全課程思政過程性考核方案
軌道交通運營安全作為理實一體化的專業核心課程,本文從課堂教學出發,在案例教學、實操教學及場景演練中中自然而然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并通過“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鼓勵教師以本門課參加思政教學比賽、在課程教學中融入學生技能大賽內容及將課程思政考核量化等措施,使得軌道交通運營安全這門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與課程思政教育有效地結合起來,不僅僅培養了學生的職業技能,還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做到立德樹人,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