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文娟
摘要:采供血機構從業人員所從事的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基礎性助人工作。職業倦怠感的發生,會對無償獻血事業產生諸多不良影響,如何有效避免工作人員的職業倦怠感,充分發揮職工責任心與主人翁意識,對采供血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采供血機構 職業倦怠感
職業倦怠指個體在工作重壓下產生的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態。職業倦怠是一種最容易在助人行業中(如:采供血機構)出現的情緒性耗竭的癥狀,是個體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時的一種極端反應,是個體伴隨于長時期壓力體驗下而產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會對人產生身體、情緒、精神等多方面的不良影響。
一、采供血機構從業人員職業倦怠感表現癥狀
職業倦怠在采供血機構最常表現出來的癥狀有三種:
第一,對采供血工作喪失熱情,情緒煩躁、易怒,對前途感到無望,對周圍的人、事物漠不關心。第二,工作態度消極,對采供血服務或接觸的機構(如:醫院)與人員(如:無償獻血人員)缺乏耐心、不柔和、態度惡劣,工作人員對工作厭倦等等。第三,對無償獻血工作的意義和價值評價下降,甚至開始打算跳槽甚至轉行。
二、采供血機構從業人員職業倦怠感產生的原因
1.血站業務單一,工作量大。三門峽市中心血站負責整個三門峽地區,每年10噸血液采集、供應任務。血站工作人員長期從事這項工作,在日復一日重復機械的工作中。千篇一律的工作容易讓人疲倦,漸漸會產生一種疲憊、困乏,甚至厭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難以提起興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著一種慣性來工作。
2.血站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及工作量不確定。采供血工作隨醫院及病人需求,血液庫存量以及天氣、季節等的變化而隨時需要作出調整。同時采供血工作是一條龍、流水式的,這就需要全站職工隨時待命,隨叫隨到。三門峽市中心血站要求全體工作人員24小時手機開機,確保隨時可以與之取得聯系。
3.血站一線工作人員工作環境的惡劣性。血站血液采集依靠站內采集人數有限,主要依靠街頭無償志愿獻血,這就需要采血車流動采集。采血車外采使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面f}缶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氣候、交通及其它異常情況,很多時候外采人員連吃飯都會成為問題。獻血人員還存在發生獻血反應的不確定性,每一個獻血者都存在著個體差異,如:暈針暈血、空腹獻血、心理緊張等,這就需要外采工作人員隨時處置各種突發事件。站內成分制備及檢驗等科室在工作中對溫度、人員穿戴隔離服,佩戴防護用具等有較嚴格要求,因此加大了_一線人員的工作環境的惡劣性。
4.傳染威脅。血站直接負責血液的采集與制備,整個工作流程均需要與血液打交道,而未經最終判定為合格并發往臨床的血液都具有傳染病傳染的威脅。可以說血站工作人員隨時面臨職業暴露的危險。
5.既要有較強業務能力,也要具備較強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隨著無償獻血工作的不斷健全與完善,無償獻血工作已經實現了由有償獻血到無償獻血,由計劃獻血到無償獻血的轉變。這就要求我們的工作人員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如:一針穿刺。同時也要具備較強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如:與獻血老友好溝通,與醫院友好合作等。
6.血站工作人員報酬及待遇低。血站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公益性單位,實行“無償獻血,免費用血”的政策,工作人員的報酬及待遇低。
7.血站工作人員職業上升空間小。血站工作人員從事的是基礎性助人工作,職業上升空間小。
三、采供血機構從業人員職業倦怠的危害
采供血機構從業人員發生職業倦怠,會直接影響其個體的情緒、心理、生理的健康,對其產生身體及工作上的諸多不良影響。我們的無償獻血事業依靠的是廣大無償獻血者的無私奉獻,血站職工發生職業倦怠會使其對獻血者的服務質量下降,出現應付、不耐煩,這會直接影響獻血者的積極性,影響血站業務的開展。血站職工發生職業倦怠會使其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責任心降低,發生差錯事故的機率上升,造成血液不安全隱患,這會給社會和廣大患者造成極大的傷害。
四、如何有效避免采供血機構從業人員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因工作而起,直接影響到工作準備狀態,然后又反作用于工作,導致工作狀態惡化,職業倦怠進一步加深。它是一種惡性循環的、對工作具有極強破壞力的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消除職業倦怠,重新找回對工作的熱情,以最佳狀態迎接新的挑戰和機遇,對于穩定采供血機構人員隊伍、提高工作績效有著重要的意義。
1.血站工作人員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理想。無償獻血事業是一項崇高而偉大的助人事業,我們的采供血機構從業人員應樹立正確的觀念和積極的信念,培養對無償獻血事業和對患者無私的愛與奉獻精神。認識到自己所從事職業的神圣與光榮。
2.血站工作人員應加強自身心理素質和健康人格的培養。血站工作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壓能力,樂觀看待工作、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把工作難關當作挑戰;運用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學會正面思考,采取積極的態度和措施,建立科學、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同時,血站領導層也應有針對性的對職工不良情緒的調節進行指導。
3.血站應加大硬件建設。血站應加強硬件基礎建設。改善采血室、制備間、實驗室內部環境;為采血車外采人員提供微波爐飲水機等用來改善工作人員在外就餐不便等問題,為員工營造一個相對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為員工帶來工作上的滿足與精神上的愉悅。
4.注重職工的職業防護。新員工上崗前,必須對其進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與技術方法、感染、職業防護等方面知識的培訓,經考試合格才可以上崗。為一線職工配備必需的防護用具,采取措施盡量減少職業危害,如:配備免沖洗消毒洗手液,隨時進行必要的消毒;使用符合安全標準的防漏、密封的利器收集盒;對醫療垃圾嚴格分類管理,減少流通環節污染;為一線職工配備隔離衣、口罩、一次性乳膠手套等防護用具,把職工的職業危害降到最低。
5.血站應建立起公開、公平、公正的管理機制。血站領導層在管理中,應重視職工,特別是采供血一線職工的職業倦怠,并采取積極的措施,包括必要的心理干預和組織調整,使采供血從業人員處于良好的環境中,來預防和降低其職業倦怠,并提高他們的工作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改進血站管理,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首要的就是領導班子要以身作則,實行開放民主的行政管理,一視同仁,任人為賢,尊重職工,關心職工,努力協調好血站中的各種關系,為血站工作人員提供一切支持和保障。血站領導層應充分、有效的與職工進行溝通,廣開言路,使職工真正體會到被重視、被需要的感覺,對血站產生認同感與歸屬感,激發起職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責任感。要認真對待職工的合理要求與心理期待,最大程度保護和調動職工的工作熱情與工作干勁。進一步規范血站各項用人、考核及獎懲制度,用制度降低人為因素對管理的影響。在職工敏感及容易產生不滿情緒的報酬、晉升、進修、福利等方面做到一視同仁,用制度說話。
6.在血站職工間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在血站內部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營造一個“寬松、健康、友善、文明”的氛圍。血站領導層要與職工進行有效交流,讓領導與職工間坦誠相待,使員工充分感覺到被單位與領導尊重、信任,在心理上獲得極大滿足,對單位產生依賴與認同,激勵職工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在職工間倡導團結、互助,建立和諧、融洽的同事關系。在血站內部建立起良性循環的人際關系,讓所有職工都能同心同德,更好的完成采供血任務。
7.血站應建立起充滿人性化的血站文化。在政策和制度允許的范圍內,給予職工更多的工作自主權,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主動性及創新性,為職工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和創新空間,使其能充分發揮主人翁精神,以站為家,“站興我興,站榮我榮”。血站領導層對職工進行人性化管理,對職工工作及生活進行關注、關心。如:三門峽市中心血站對每位職工的生日進行登記,在職工生日的當天,會收到單位領導親自書寫的生日祝福賀卡及生日蛋糕。在職工及其親屬生病住院期間,血站領導會親自前往探望。通過這些暖人心的細節關懷,進一步體現了血站職工間的團結、有愛。定期組織職工進行運動會、徒步等活動,豐富職工業余生活,加深職工之間的了解、信任。樹立起血站良好的形象,形成“理解、信任、有愛、互助”的血站文化,有效減輕職工心理壓力,減少職工心理問題的發生,使血站成為職工最可信賴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