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強,賈士強,周萬軍
根據《黃河近期重點治理開發規劃》安排,國家批準了黃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建設項目,主要是以建設黃河下游標準化堤防和開展游蕩性河段河道整治為重點,提高黃河下游抗洪能力。伴隨著工程實施,出現了由于工程建設而引發的水土流失問題,但是通過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水土保持措施的實施,將影響減小到最低乃至改善了生態環境。
1)主體工程區。主要是土石方施工,需進行大量的開挖和填筑。工程施工對原地表開挖、擾動和再塑,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壞,失去原有固土和防沖能力;施工中的土料臨時堆放,形成新的地貌,在降雨和徑流的作用下易造成侵蝕、流失;工程清基清坡產生的大量棄渣松散堆放,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物質源,抗蝕能力差,易造成渣土流失、形成泥沙流,淤積田地、危害生態環境。
2)土料場區。在施工前為臨河河灘地,主要種植農作物,工程取土完全破壞了灘地原地表植被和土體結構,表土剝離臨時堆放的松散堆積物形成新的地貌,遇到強降雨時將會造成表土流失;土料場開挖形成的邊坡在雨水沖刷或地面徑流匯入的情況下容易發生坍塌,會造成水土流失。
3)棄渣場區。棄渣堆棄過程中,棄土占壓使堤防護堤地和控導護壩地的原植被受到完全破壞,棄渣的集中堆放造成地貌的改變,松散的棄渣抗蝕能力極差,受降雨、大風、徑流等外應力的影響,易產生嚴重的水土流失,該區水土流失影響因素受自然因素影響尤為明顯。
4)施工道路區。土建施工時清基、路面平整、局部填土,會破壞植被,擾動地表,造成水土流失。施工便道修建好后,在使用過程中,由于車輛碾壓和人為活動頻繁,土壤板結,雨水不易下滲,易產生徑流,會加劇水力侵蝕的產生。
5)生產生活區。該區在場地平整時破壞了原地表植被,施工期間,人為活動和機械碾壓很頻繁,造成土壤結構改變、含水率、入滲率下降,易形成徑流,造成水土流失。此外,一些易流失的施工材料在堆放過程中不采取措施,遭遇大雨或者大風,也會發生流失。
6)移民安置區。實施移民建筑工程過程中會產生邊坡穩定風險,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棄土棄渣會產生棄渣流失,會導致生活安置區的生態環境被破壞,環境惡化。
按“點、線、面”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合理、系統地布設水土保持綜合防治措施體系,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1)主體工程區。項目主體工程實施時與水土保持相關的防護工程較多,包括堤頂道路硬化、堤防排水、漿砌石護坡、散拋石護根、連壩路面硬化等工程措施及防浪林工程、行道林、適生林、護堤林、護壩林、草皮護坡等植物措施,具有很好水土保持功能,形成了完整的水土保持防護體系,達到了水土流失防治目標。
2)土料場區。為包邊蓋頂、堤防幫寬填筑用的土料場,多數位于臨河側老灘,地類以農田為主。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和減少施工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采取了土料場削坡防護措施、土料場四周臨時擋水埂措施、表土剝離采取臨時攔擋防護措施等,這些措施的落實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的發生。
3)棄渣場區。布置在堤防護堤地和控導護壩地內,棄渣來源主要是堤防工程清基清坡、險工和控導的清基清坡及退坦開挖的棄土、棄渣,棄渣采用集中堆放形式,實施中棄渣場渣頂植樹,棄渣場整治,渣場頂部撒播草籽,邊坡栽植葛笆草護坡,渣頂擋水子埝填筑和棄渣場排水溝,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的發生。
4)施工道路區。針對具體情況,增加了臨時排水措施,以滿足施工要求,同時防止施工期水土流失的發生。
5)生產生活區。增加了場區臨時排水措施及空閑地帶臨時綠化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場區環境、防止徑流集中造成的水蝕。
6)移民安置區。實施移民建筑工程過程中產生的邊坡及時采取了邊坡穩定防護,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棄土棄渣集中堆放到指定場地,防止棄渣流失;區域布置排水設施,預防雨水、徑流造成面蝕;布置生活安置區的綠化措施,改善了生態環境。
7)采取實時監測。開展建設項目水土流失監測,是預防及防治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本工程重點監測地段為主體工程區、土料場區和棄渣場區,收到良好地效果。
通過多項水保措施的落實,水土流失六項防治指標均達到方案目標值,即:擾動土地整治率97%,大于95%的方案目標值;水土流失總治理度99%,大于95%的方案目標值;土壤流失控制比1.1,大于1.0的方案目標值;攔渣率96%,大于95%的方案目標值;林草植被恢復率97%以上,大于96%的方案目標值;林草覆蓋率32%以上,大于26%的方案目標值。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實施,不僅有效地防治或治理了開發建設項目造成的水土流失,而且改善了生態環境,為區域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收到了較好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針對黃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建設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實,有一些粗淺的體會:
1)提高對水保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是做好水保工作的前提。學習和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除了在有關工作會議和檢查中進行傳達貫徹,還應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開展廣泛的宣傳。還應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水土保持意識進行引導,同時鼓勵群眾參與,從自我做起,防治水土流失。
2)搞好水保防治措施規劃設計是做好水保工作的關鍵。近期防洪水土保持工作做的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指導,好的規劃設計是做好水保工作的關鍵。規劃設計符合實際、借鑒先進的成功的經驗,確保了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
3)加強監督是做好水保工作的重點。水保措施在實施過程中有長期的、有短期的。山東黃河河務局工程建設中心作為工程建設項目法人,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明確參建各方水保職責,制定了水保防治措施相關管理制度,通過組織培訓、召開專題會、專項檢查等方式,落實了水保“三同時”要求,滿足了水保竣工驗收的要求。
4)提升綜合治理水平,注重后評價。防洪工程建設占地和征用土地以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基礎,以少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為著力點,大力推進治理水土流失的條件建設同精準扶貧相結合,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生活條件。高度重視水保工作后評價,廣泛吸收利益各方、社會各界、媒體參與,對水保工作進行監督評價,促進水保工作水平升級。同時要積極探索生態修復新途徑,因地制宜,實現大面積的生態修復,探索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新道路,創建生態文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