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奕琦 黃玲 鄧健 張久長
摘 要 通過對江西創業孵化基地現狀的調研分析,對其發展情況,效益以及主要運營模式進行,對江西歸納出江西創業孵化基地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江西創業孵化基地發展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內其他發達地區在孵化基地建設過程中取得的成功經驗,針對目前存在方面的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
前言:
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先后發布《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和《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在中央政策的推動下,創新創業的已成全國之勢,江西雖為中部欠發達省份,但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一帶一路”等重大國家戰略在江西多重疊加,政策效應將逐步放大。
一、江西省創業孵化基地發展概況
截至目前,江西省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數量已達16家,逐步形成了以綜合孵化器為主體,專業技術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等各類孵化器并舉的發展格局。創業孵化器已成為江西省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核心載體。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江西著力于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孵化平臺,重點放在搭建金融創新服務、商務政策對接服務、“互聯網”服務、青年創業導師服務、共享配套服務等五大平臺。
在相關政策和創新創業氛圍的推動下,江西北大科技園、騰訊眾創空間、先鋒咖啡眾創空間等孵化器迅速發展。以最具代表性的江西漢昀孵化器為例,作為一個致力于互聯網創業的專業孵化器,從正式揭牌以來,江西漢昀孵化器已經吸引了25家企業入駐,2016年,總投資額近千萬元,項目總體估值超過1億元。
二、江西省創業孵化器效益分析
近年來江西科技創業孵化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孵化了大量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為江西整體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做出了貢獻;(3)提高了科技成果轉化率,為促進高新技術的產業化做出了貢獻; (4)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5)轉變了科技人員的觀念,營造了創業氛圍;(7)促進了科技交流與合作,有力地推動了自身的發展。
三、江西省創業孵化基地運營模式
江西的創業孵化器大致分為四大運營模式:
1.運營模式一:技術轉移型
這種模式以技術轉移為特色,輔之以投融資功能,發揮服務聯盟的優勢,加強產學研的緊密結合,可簡化為:技術轉移+投融資+服務聯盟。這類專業孵化器主要都是依托大學、科研院所建立的專業孵化器,將自身系統的科技成果進行成果轉化。
2.運營模式二:技術服務型
這種模式是孵化器結合在孵企業的技術需求,建立專業技術平臺,對企業開展測試、化驗、技術培訓等多種技術服務。在這類孵化器中,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發揮了非常突出的作用。
3.運營模式三:產業鏈型
這種類型的孵化器一般依托大公司的背景資源,對一個技術領域內上下游資源進行整合,進而形成對研發、中試、生產、銷售等整個產業鏈的孵化,這種孵化模式基本鎖定了在孵企業的市場風險,有利于在孵企業快速形成產業化通道,用公式表示即:專業技術平臺+生產基地+市場網絡。
4.運營模式四:投融資型
這種模式是以投融資為主要服務內容,又輔以一定的專業技術平臺,主要在若干技術領域內投資,因此還是表現出很大程度的專業性,可以簡化為:投融資+專業技術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種運營模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的創業孵化器可能同時具備著兩種以上的運營模式,尤其是綜合孵化器在向專業化轉型過程中,由于其實力較強,進行了多方探索,形成了復合型專業孵化器,即跨幾個技術領域,又采取了靈活的運營方式。
四、江西省創業孵化器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方案
經相關調研,基于上述對于江西省創業孵化器的總體情況及運營模式的分析,總結出現如今最主要存在三方面問題,并通過借鑒國內外經驗及分析匯總,現分別提出以下對應解決方案:
問題1:技術轉移和技術服務型創業孵化器專業人才團隊的缺乏,難以吸引到創業者。
解決方案:培養和提高創業孵化器專業人員素養,組建內外部專業團隊。創業孵化器是否能建立一支專業隊伍,成為一個創業孵化器成敗的關鍵。專業隊伍由內部和外部專業人士構成,內部的專業人士要與創業孵化器有正式的就業關系,需要相應的人事安排;外部的專業人士主要通過聘用顧問的形式解決。
問題2:孵化器軟孵化能力明顯不足,難以做到“授人以漁”。
解決方案:加強創業孵化器軟孵化功能,要在提供創業培訓、技能和經驗指導方面狠下功夫。對初創企業的人來說,進入創業孵化器獲得一個創業場地并獲得融資固然重要,但這并不是他們需要得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因為他們最終要走出孵化器,到現實市場中去經營企業,并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知識要靠創業培訓來解決,技能要在創業培訓老師的指導下將所學創業知識應用到所創辦的企業中去,經驗要靠具有相關行業背景的專家來傳授。
問題3:缺乏一個衡量其效果、效率和影響的科學指標。
解決方案:建立創業孵化器監督評估標準,包括定量和定性標準。定量標準包括進入孵化器的人數、孵化畢業的企業數、孵化畢業企業存活率、孵化畢業企業投入成本與納稅比、畢業企業帶動就業的人數、人均孵化年限、人均孵化成本、人均孵化畢業成本等。定性指標包括受孵化企業的滿意度、孵化器在當地的知曉度等。畢業政策和畢業率是創業孵化器監督評估體系必不可少的內容,相關部門在審批創業孵化器建設時,應將其作為重要標準考慮。(這類問題在產業鏈型創業孵化器中表現尤為突出)
五、結論
“眾創時代”的大背景下,得益于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與發展,江西省創業孵化已經有了顯著的發展和進步,創業孵化器逐步發揮出對促進企業發展、增加規模就業崗位等方面顯著效果。一方面應加強創業孵化器的建設,進一步加大對其的政策扶持力度,另一方面,應盡力解決現在存在的問題,借鑒已有經驗,進一步完善并創新,使之更好地推動江西省創業創新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