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燕
【摘要】當前的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中尚且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建設工作的高質量、順利進行。本文總結了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現狀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探究了一些解決措施。
【關鍵詞】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現狀問題;有效措施
在黨校圖書館數據化發展及讀者文獻需求個性化發展的背景下,特色數據庫建設工作成為黨校圖書館工作中的核心內容。特色數據庫指的是可全面彰顯本單位數據資源及文獻特色的全部信息,是圖書館借助自身的館藏特色建設成的具有本館特色的能實現文獻資源共享的一種資源庫。黨校圖書館的主要讀者是教職工與學員,其特點是行業集中、范圍小,且有鮮明的職業性。那么,黨校圖書館應如何建設特色數據庫,是工作人員急需思考的問題。
一、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現狀問題
筆者借助多種調查途徑發現,當前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阻礙了建設工作的順利、高效進行。現將其總結如下:
(一)建庫軟件不統一。每個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的建設軟件存在較大差異,這就使得他們的數據資源具有很低的兼容性,再加上檢索語言及界面的區別很大,從而導致用戶搜索到的信息形式雜亂、內容混亂,極易出現誤檢狀況,最終不利于用戶對圖書館文獻資料的高效應用。
(二)建庫項目缺乏規劃。當前,黨校圖書館選擇數據庫項目方面還存在缺乏協調與規劃的問題,建庫工作還處在自建自用、各自為政的階段,這就導致極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浪費。部分黨校圖書館想要盡可能擴大自建資源的規模,希望將所能想到的項目都建設為富有特色的數據庫,但是受到各種物質及技術條件的制約,當前很多項目都因所收集到的信息過少而不能滿足用戶的多種需求,并且還極易使得他們建設的數據庫不僅沒有特色,而且還給人以大雜燴的感覺,最終導致因自身文獻資料質量過低而大大減少用戶數量。
二、有效解決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現狀問題的策略
基于以上歸納的當前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筆者在深度探究出現這些問題原因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幾個應對措施:
(一)恰當選擇建庫軟件。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的建設工作需要一定軟件平臺的支持,對一般黨校圖書館來講,在建設特色數據庫時都需要購買開發商的軟件產品。而一旦確定軟件,就不能隨意更改,這時因為軟件的價格較高,頻繁更換會大大提高建設成本。因此,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者應依據具體的建設標準、建設需求精心、慎重選擇最為恰當與合適的建庫軟件,盡可能做到用最優惠的價格購買到最先進的軟件,以確實提高建庫軟件的性價比。在筆者看來,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在選擇建庫軟件時應做好以下幾點:一是什么樣的軟件可較好地支持自己的數據內容。因為黨校學科的主要性質是社科類,主要內容為純文字,那么TPI就比較適合,在諸多的軟件類別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二是讀者普遍比較熟悉什么樣的檢索方法與軟件界面。只有選擇出讀者可熟練使用,且與自己數據庫內容風格較為一致的軟件,才能更好地被讀者接受,才能真正提高特色數據庫的使用頻率與使用質量。三是應確保自己所選擇的建庫軟件和需要資源共享及交換資源單位的建庫軟件完全一致,從而更利于特色數據的利用、下載與交換。
(二)合理選擇建庫項目。特色數據庫指的是將富有個性化特點的數據資源集中到一起,構建成資源庫,而這些資源都與具體的項目有關。因此,要想建設高質量的黨校圖書特色數據庫,就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做好充分的調查工作,科學而合理地選擇建庫項目,然后將具體的項目作為搜集與整理數據資源的中心與主題,從而構建出具有個性特點的特色數據資源庫,以便為用戶提供更有特點的、有針對性的文獻查閱服務,盡可能高質量滿足用戶的文獻資源服務需求。比如,黨校圖書館工作人員可針對一些有個性化文獻查閱需求的學者、專家,為其建設具有某種特點的數據庫,像將這些人的研究成果、個人作品等匯集到一起形成類目分明的數據資源庫,或者將他們對某個學科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歷程進行系統整理后建設成特殊數據資源庫,以便對相關項目進行研究的人員進行參考與學習。特色數據庫建設的突出特點就是“特色”,講求的是個性化、專業化,而非泛泛的、與各個領域都相關的內容。因此,黨校圖書館在建設特色數據資源庫的過程中,應力求專業與精致,不應要求過寬的涉及面,應將個性與質量作為立身之本。
總之,黨校圖書館要想建設出真正具有特色的數據庫,就需要建設者全面了解當前建庫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積極采取措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建設出富有特色、質量較高的數據資源庫,才能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個性化的文獻資源,最終充分發揮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的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孫海琴. 加強地市級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J]. 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5(05):119-122.
[2]高芳. 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探究[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5(09):46-48+65.
[3]羅永祿,肖潔. 省級黨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調查與分析[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03):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