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以傳統美術教學的弊端為出發點,分析了如何改進美術教學中的色彩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色彩知識正確合理地應用到生活創作中,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初中美術色彩教學色彩感知初中美術教學中的色彩教學建立在素描教學的基礎上,著重培養學生感受色彩的美麗,創新應用色彩之間的調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正確運用色彩來創作,提高學生的美術功底和藝術修養。
一、現行美術色彩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和改進策略
初中學生學業增加,面對巨大的升學壓力,心情和思想上都需要及時進行放松調節,美術課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美感和藝術素養,還能緩解學生浮躁的心情,對學生今后的藝術審美和色彩感官打下重要基礎。
1.傳統美術教學注重對書本的臨摹,忽視對色彩的觀察和探索
傳統的美術教學過程由于重視的程度不夠,大都以學習技法為主,課堂上教師要求學生按照教材描畫或是教師示范作畫,學生以臨摹的方式學習,對色彩和繪畫基礎等知識的切入較少,導致作品缺乏新意,色彩單一。這種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思維開拓創新,會降低學生對藝術方面的興趣。急于求成的方式導致學生對色彩沒有敏銳的感知力,運用起來不能得心應手;對教材上的作品沒有認真觀察,體會不出色彩搭配的深意;盲目隨從教師的范畫,思維局限在技法上,作品缺乏新意,逐漸導致學生對美術失去興趣。
2.固有色彩理念根深蒂固,忽略色彩創新,學生作品色彩單調
傳統的美術教學中,對學生作品的評價往往建立在畫的是否像,臨摹技法是否高的基礎上進行評分,著重點放在寫實上,學生的作品中都是按照習慣來定顏色,根深蒂固的思維覺得天是藍色,樹是綠色,花是紅色,缺乏色彩創新,導致學生的作品中色彩十分單調。學生沒有感知色彩與光線及環境變化的意識,對線條、造型、明暗度及空間想象力的把握不夠,不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為避免美術教學的上述弊端,教師的教學理念應該根據時代變化,不斷創新,將色彩教學的知識點融入到每一次課堂教學中。不要只注重臨摹,急于求成,以固有的標準評判,要引導學生注重觀察探索,體會不同色彩配比的差異和色彩中流露出的情感,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將自己的思維展現在作品的色彩搭配中,提升學生的自我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二、明確美術色彩教學的意義,引導學生感知色彩,提高審美能力
1.幫助學生感知色彩,理解繪畫作品的深意
光與影、明與暗、冷與暖的搭配在每一幅美術作品中都有不同的詮釋,色彩是繪畫藝術的語言,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人類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對繪畫作品中的色彩的展現也越來越多元化,將人的思想感受和智慧創作融入到作品中,不同的色彩表達出不同的意境,有的豐富多彩,有的冷酷憂郁,有的美麗熱烈,初中美術教學應該注重學生對色彩的認識,通過引導學生鑒賞美術作品來增強他們對色彩的正確感知,以真實的情感體驗來加深學生對色彩的理解,結合相應的色彩理論,提高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審美觀念。
2.加深色彩知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色彩知識是了解色彩的前提,初中美術教學中將三原色、三間色、冷暖色、對比色、同類色等知識點都做了相應介紹,教師可以將色彩的知識點系統的、循序漸進的傳授給學生,強化學生對色彩基礎知識的記憶,為培養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色彩的變化有起有伏,充滿節奏。引導學生理解和運用色彩的節奏感,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美術作品中的主題和表現對象都可通過色彩展現,不僅給人帶來視覺體驗,還能充分喚醒人們的審美感受。準確的感受色彩,理解色彩表達的情緒,可以加深學生對色彩的感悟力,使美術的知識和美術素養不斷深入他們的內心,對他們以后人文藝術素養的提高大有幫助。
三、加強色彩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創新力
美術中的色彩源于自然生活,與我們人類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美術教師應該將美術中的色彩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對美的洞察力和對色彩的創新力。以提高學生興趣為目的,引導學生多觀察自然世界和生活中的色彩,了解色彩與光線、景物之間的聯系,感受不同色彩、色調、色溫給人帶來的情感變化,學習合理地搭配顏色來表達自己的內心需要。
在課堂上展示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色彩范例,營造出色彩的藝術氛圍,組織學生參觀美術作品展覽、野外寫生、參加繪畫比賽等活動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色彩感知力和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對于色相、色環等抽象的色彩知識,教師應該多結合生活實際舉例說明,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這些概念,把學生從抽象的書本知識中帶入到現實生活中,通過自身實踐,親自體會色彩搭配帶來的美感。通過解析經典名作,讓學生打破視覺障礙,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從而激起他們的好奇心,開發出他們對色彩感知的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色彩知識的技能需要加強實踐活動,比如安排學生在生活中搜集調查相關色彩知識,讓學生不斷探索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訓練學生在繪畫前用心觀察物體,讓學生自己體會空間選取、角度、構圖、色調搭配等方面的變化對整體作品的影響。組織學生評價同學的作品,注重寓教于樂,使色彩教學活動融入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四、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色彩,合理運用色彩,詮釋作品美感
引導學生嘗試不同的色彩視覺體驗,培養學生在藝術創作中的審美能力,有助于快速提高學生的色彩運用能力。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自由創作發展想象的空間,在色彩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色彩來表達他們的內心,要讓學生感受到藝術創作的自由性,以放松的心情,開心的情緒來創作,畫自己想畫的、喜歡畫的景物,激發學生無限的想象力,自由表達他們的創作力,使他們更加用心的體會色彩的感知及表現。
讓學生自主選擇色彩,幫助他們理解色彩的合理配搭。引導學生整體著色,打破思維限制,理性認識色彩,合理的運用色彩,讓作品更具美感。剛開始接觸色彩的學生都喜歡憑直覺來選色,天空畫藍色,樹葉畫綠色,花朵畫成紅色,隨著色彩知識的積累,他們開始發掘自然界的神奇色彩隨著季節、溫度、光線的變化,天空、樹葉、花朵的顏色都在改變。教師要帶領學生理性分析色彩的變化規律,指導學生通過色彩三要素、三原色等色彩知識正確調配顏色,并學會在實際造型和設計中合理應用。
不僅要指導學生改進繪畫的方法,還要讓學生深刻了解豐富的自然界色彩,使他們認識顏色之間深淺、濃度、配比不同所呈現的差異,同樣的景物在明暗變化的光線下也會出現不同的色彩,幫助學生加深對色彩的理解和領悟。每個人對色彩的感知基礎不同,作為教師要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自由創作,發展個性,遵循自己的感受來表達色彩,使學生的作品不斷進步。
五、結語
初中美術的色彩教學貫穿在整個美術教育活動中,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繪畫的藝術語言,提高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作為美術教師,應該不斷探索創新出獨特的色彩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色彩感知力,打破傳統思維禁錮,充分調動學生對美的感知和色彩的創新能力,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大大增強,將色彩正確合理的應用到生活創作中,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使美術教學真正地融入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
參考文獻:
\[1\]嚴威.中小學美術教學中示范方法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2\]周瑋.淺析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1,(03):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