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超
【摘 要】聽力、閱讀、寫作這三種語言技能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這三部分是高考英語考查的重點知識,對于這三部分技能的培訓是高中階段英語教師教學需要著重考慮的事情。
【關鍵詞】高中英語 聽力技能 閱讀技能 寫作技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013
高考英語聽力分值在高考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英語學科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聽力是基本的語言技能,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學了多年的英語,高中應該是聽力拔高階段了,所以教師應該根據聽力教學原則進行聽力教學方法的制定,有效訓練學生的聽力技能;閱讀是書面題中分值比例最大的一部分,閱讀理解是語言學習不可缺少的一種技能,尤其是高中階段的英語,閱讀材料都是具有一定的深度的,所以,對閱讀技能的訓練也應該做好全面的準備;寫作技能是學生比較欠缺的一部分技能,因為英語寫作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一篇好的文章是可以進行不同形式下寫作考查的轉換的,所以,對于寫作教師要明確不同的過程,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培養優秀的寫作技能。
一、聽力技能的教學原則
高中階段在聽力方面對學生的要求是學生能夠根據錄音判斷理解文章大意,能夠通過聽進行細節理解和推理判斷,有的時候聽力材料里邊會有學生沒有學過的詞匯,學生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猜詞能力。對于聽力技能的訓練,教師可以根據課程標準和高考大綱,結合一定的聽力教學原則,進行針對性教學。關于聽力技能的訓練,教師需要遵循分析性的聽與綜合性的聽相結合的原則。高中階段的聽力不是可以根據聽力直接選出正確答案的,是需要學生根據聽力內容進行分析才可以的,也有的題目是考查學生對全篇的理解,詢問學生整篇文章的大意。分析性的聽主要以單詞、詞組和句子為單位進行聽,詳細地聽一些關鍵的詞眼;綜合性的聽則是以全篇文章為單位進行聽,注重對文章整體內容的把握。分析性的聽是綜合性的聽的基礎,教師在聽力教學時應該注重這兩者的結合,根據高考考查內容以及預測內容進行相關聽力題目的設置,以訓練學生的聽力水平。
除了對聽力內容的訓練,教師還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學時間,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時間非常緊張的一個階段,英語教師不能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進行聽力訓練,所以,教師需要進行分散性的聽和集中性的聽相結合的原則。分散性的聽是將某一具體的聽力內容進行訓練,利用較短的時間,進行經常性的簡短的聽力訓練,培養學生對聽力的語感;集中性的聽是將所有的聽力題型進行系統的聽,訓練學生在考試時的聽力技能。
二、閱讀教學原則及策略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有效手段,英語是一門語言,通過學習英語,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篩選重要知識的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高中階段的閱讀教學不僅側重于培養學生語言知識和閱讀技能,更重要的是學生需要通過閱讀學習掌握一定的閱讀策略,從而更好的訓練思維能力。根據高中階段英語教學標準,閱讀技能的訓練可以采取課內外閱讀相結合的原則。高中階段的閱讀理解內容范圍非常的廣泛,教師的教學僅依靠課堂閱讀資源,很難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這就需要學生能夠進行一定的課外閱讀,閱讀材料的難度是因人而異的,學生在英語學科上的學習都是有明顯的個人差異性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結合教師的意見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外閱讀材料的學習。通過閱讀課外材料,學生可以拓展自己的英語思維,了解更多的英語文化知識,從而更好的理解英語內容。當然了,學生的自主閱讀肯定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局限性,這樣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經常性的進行一些課外閱讀材料的講解,這樣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除了遵循以上原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還應注意進行文化背景知識的普及。高中階段的閱讀理解很多都是涉及一些西方文化知識的,如果學生對一些基本的文化現象沒有了解的話,在做閱讀理解時就會有很大的困難,即使知道了正確答案,也會存在一定的疑慮。所以,教師可以遵循介紹文化知識,清除閱讀障礙這一原則進行閱讀技能的訓練。學生的閱讀水平都是通過文化知識的積累,逐步培養起來的,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結合這一教學原則,在講解閱讀材料時,對涉及一些專業性質的領域或是西方文化現象的,教師可以簡單介紹一下背景知識,使學生對閱讀材料有一定的背景了解,這樣在閱讀時就會清除很多障礙。
關于閱讀策略,是高中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一種閱讀技能,在現代高中英語學科的教學中,略讀、精讀和尋讀是最常用的三種閱讀策略,不同情況下,學生可以采取不同的閱讀策略。略讀是一種快速瀏覽的閱讀形式,這種形式的閱讀學生主要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閱讀文章的起始段和結尾段;通過閱讀文章的主題句了解文章的大意;瀏覽文章給出的與主題句相關的句子信息。這是略讀形式可以采取的學習策略,而精讀主要是了解文章具體的語言知識和詞匯知識,學生可以借助字典等工具進行精讀訓練;最后一種策略是尋讀,這種形式的閱讀主要適用于教師課堂教學,教師提前將閱讀問題進行展示,然后學生帶著問題回歸原文,進行尋找。這三種形式的閱讀策略都是高中階段的學生在閱讀時可以采取的有效策略。
三、寫作教學過程
一篇好的作文不是一氣呵成的,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來進行的一個具體的過程,眾所周知,靈感是寫作的源泉,有了靈感,作文的寫成就會容易得多。在寫作時,首先需要教師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利用一些英語材料等激活學生的相關知識;有了寫作動機之后,學生可以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進行思維圖的整理或是直接列提綱,為文章進行提前的布局規劃;有了提綱之后,就進行簡單的初稿,初稿一般都是先寫出中心句,然后再進行相應的拓展,最終將各段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列連成一個整體,形成一篇論點鮮明、主題明確的文章;初稿完成之后需要進行修改,可以自主修改也可以同學之間互改;修改完之后,就可以進行最后的定稿。這是一個完整的寫作過程,高中階段很多學生在寫作文時都是提筆就來,根本不考慮文章的布局和初稿的修改,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寫作習慣,在日常寫作訓練時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并通過完整的寫作過程,最終可以寫出很多有質量的作文,在考試時學生可以進行自己寫出的作文內容的靈活轉換,從而為英語考試做準備。
總而言之,以上幾種技能是高中階段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原則進行相應教學方法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