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儀
摘要:創造性思維在平面設計行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平面設計者不可或缺的能力。在中職平面設計教學中,由于學生的設計意識和社會文化知識匱乏,同時學校不注重創意思維的培養,更重于技術,以至于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效果不明顯。以中職平面設計課堂教學為研究對象,立足于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幫助學生創意構思的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關平面設計;課堂教學;創造性思維
著名的奧美廣告公司創始人大衛·奧格威說過:“除非你的廣告建立在偉大的創意之上,否則它就像夜行里的船,不為人所注意”。充分證明了創意在設計中的重要地位。現代社會需要大量的創意設計人才,這就要求中職院校不僅僅要培養技能型人才,更要培養既懂創意又精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只有有底蘊、有文化、有特色的設計作品才能贏得企業和大眾的關注和喜愛。縱觀中職學生的平面設計作品,我們不難發現作品構思簡單,模仿的痕跡較重,其作品中很難發現吸引眼球的亮點。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創造性思維方法的培養,學生不能將廣告訴求與設計本質相聯系,更難產生創造性的思維成果。一幅作品失去了創意,就失去了靈魂。因此,在培養學生技能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有人說,創意思維是教不來的,這句話有一定道理,但不十分準確。創造性思維的方法是可教的,正如心理學中思維的特征是可操作的。堅實的知識基礎、豐富的想象力是創造性思維發展的核心要素,是引導學生發現、探索和創造的新境界。
一、讓廣博的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設計者的想象不同于純藝術的幻想,是設計者把想象利用表現技術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象塑造的過程,是大腦中空間立體想象的構想被及時捕捉并被圖紙的形式表現出來的過程。要想把腦中所形成的形象、色彩、質感和感覺落實到寓意豐富,真實感強烈的事物,傳達正確的信息,就要將標題、內文、背景、色調、主體圖形、留白、視覺中心等元素有機結合,運用表現和藝術的刻畫達到作品的真實效果。這一切的基礎是廣博的知識、精湛的技能、敏捷的思維、豐富的經驗、非凡的洞察力判斷力和不平常的人生經歷。中職學生因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對社會文化、民族特征、地域文化、風俗習慣和價值觀等的形成不夠完善,不同的社會文化差異直接影響到不同民族、地區的人們對平面設計的認同心理不同。由于不同文化成長環境因素的差異,課上教師要通過案例分析、精品鑒賞和創作實踐等方法,讓學生多方面了解地域文化知識和民族傳承,課余鼓勵學生積累和收集相關材料,通過電視、報紙、雜志、各類書籍、互聯網及現代化通訊設備關注和收集創意新穎的設計作品,積極投身實踐與創造性勞動,豐富文化知識,提高藝術修養,增加審美趣味和發展創造力。
二、讓想象插上夢幻的翅膀
想象力是人類憑借記憶所提供的材料加工,從而產生新形象的思維能力,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師應有目的地訓練學生在思維的過程中積極想象甚至是幻想,引導學生創造新事物。教師可以運用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創造性,發散思維最能代表創造性的特征。例如,在課堂上,教師提出“英雄”一詞,讓學生進行聯想與之相關的詞匯,以這個問題為中心,使思考的方向往外散發,找出適當的越多越好的答案,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學生往往由英雄可以聯想到美女、偉人、超人、白馬、狗熊等,再從這些事物分別聯想,如美女又聯想到服裝、護膚品等,偉人聯想到毛澤東同志等,再進行多方位聯想與思考,會形成一個蜘蛛網式的思維模式圖,想象不受任何限制,就像插上了翅膀,從一點向四面八方飛翔,然后重新組合,找出更多更新奇,既出乎預料又合乎情理的答案。
三、讓頭腦風暴凝聚團隊精神與求知欲
人們常說“三個臭皮匠頂過一個諸葛亮”,說明人多方法多,教學中可以運用頭腦風暴法發揮集體的智慧。頭腦風暴就是每一個人都能暢所欲言,提出創意構想,從而產生盡可能的觀點,即使有些觀點天馬行空,但也可以突破思維局限,集思廣益,達到更高的創造性協同水平,對于創造性活動具有非常大的使用意義。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到講臺上講解其創意構思,再由其他同學點評,指出其個人的觀點既能圍繞這個議題,共同思索,相互啟發,填補彼此的知識經驗和縫隙,引出更多創意設想。采用頭腦風暴思維法,既能發揮集體的智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教師要把握青年學生感覺敏銳、記憶力好和想象極其活躍的生理特點,引導學生學會在直覺思維的過程中把握突如其來的領悟或理解,及時捕捉這種創造性思維的產物。創造性的成果往往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之達到激發創造性學習欲望的核心目標。創造性思維是學生創作作品的內涵與靈魂,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嘗試和探索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中職教師的職責所在。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滿足企業乃至全社會需求的設計人才,讓學生不斷積累社會文化,融入創意思維,運用創造性思維方法,自覺適應企業及社會需要:做到“浩瀚星空中的明月,一眼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