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主
摘要:中國毫無疑問已經進入到信息時代,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用戶達到近7億,新媒體作為前所未有的信息傳番載體日益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與思考方式。在信息極度便利傳播獲取的大背景下,催生出了新媒體這一全新的媒介形式,因此在新媒體時代,如何良性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歷史的新機遇與挑戰。本文淺談了在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信息時代;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前言
新媒體在網絡充分發展的社會中逐漸冒出來,這幾年有著雨后春筍之勢,在全國遍地開花,現在內容多種多樣的新媒體產生了,從官方的到民間的,一時間傳播信息與發布消息不再只是官方的事,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媒體中心和信息傳播中心,這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加大了我們對于信息真假的甄別難度。大學生在新媒體盛行的浪潮中,受到了極為深刻的影響,他們潮涌動,思想豐富,他們希望接收到更多更全的信息,同時他們也希望借助新媒體表達他們不一樣的心聲,他們甚至期待建立屬于自己的獨特的思想,總結可以來看,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的思潮表出為以下幾個突出方面:
(一)思想主流積極正面
據統計在各類傳播內容中心靈雞湯類、成功學類、工作心得類的文章與內容被大學生廣為吸納傳播,他們在這些正面健康的內容中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價值觀與政治思想觀念,總體上在大學生之間形成了一股積極向上的思潮,并且這股思潮影響的范圍越來越大。
(二)透過新媒體,交往更趨向于工具化與網絡化
新媒體改變了大學生的認知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目前大學生溝通交流中有近90%是對于微信、QQ、微博等工具的依賴度在不斷加強,甚至成為每天必做之事,因此可以說大學生溝通的工具化這一形象已勢不可擋。新媒體正是由于網絡的充分發展才得以生存壯大的前提。
(三)價值取向多元化,生活空間虛擬化
正是由于新媒體向大學生打開了多扇了解這個世界的窗戶,大學生們不再單一地聽從老師的言傳身教,而是開始主動地去探索他們想要了解的事物,從而形成他們自己的思想和認知體系。而新媒體正好符合了當代大學生們的需求,因此我們也可以觀察到,現在的大學生他們的價值取向更加多元化。正是由于溝通的便利、學習的便利,大學生的空間反而越發呈現虛擬化,這也許就是網絡充分發展所帶來的副作用。
二、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
要更為有效地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就一定得先了解整個大背景的發展趨勢,新媒體從誕生之初大部分人開始恐慌到現在新媒體已無孔不入,但也無可否認,有少部分新媒體的內容對于大學生的正確思想政治觀念的形成有著相反的影響作用,我們不可不防微杜漸,面對新媒體形式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有新的思考與對策。
分析當前形式,可以從以下幾點加以引導。
(一)加強網絡輿情監控,必要時人為干預
雖然當今是一個強調言論自由的時代,但是這個自由是在一個范圍內的自由,新媒體由于監控的難度加大,因此容易成為不良信息的滋生地與傳播媒介,由于其受眾廣,傳播便利,只要有不良的信息,就會一時間在大學生當中廣為傳播開來。因此,在大學生中間強加不良輿情的監控在某些時候必須為之,當然做好之前的良性引導是重中之重。
(二)建設好校園網絡宣傳與管理工作專職隊伍
新媒體作為新的信息傳播渠道,他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把信息分享變得平等化,每個人都能無差別地獲取信息,拉低了每個人獲取信息的門檻,這一把雙刃劍。這代表以前可以通過人為控制傳播的方式現在已經不實用,面對這一變化,校園需要主動建立起信息傳播網絡,把正確的聲音通過官方的宣傳的方式傳遞到大學生的耳朵里,抑制住謠言,因此建設好校園網絡宣傳與管理工作專職隊伍已是勢在必行。
(三)網上網下互動
新媒體的蓬勃發展,促使了大學生群體生活日益虛擬化,這屬于不好的兆頭,在缺失人與人的接觸與溝通的生活學習會造成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空心化,如同高樓大廈地基不穩,時刻都有坍塌的風險。既然網絡化的潮流已不可逆轉,那么既讓網上生活良性存在,又得讓網下生活繼續多姿多彩,把網上與網下兩種狀態充分融合起來,讓大學生們在網上汲取大量的信息與知識,在網下能有親自體會的機會,如此保持一個大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們的目的既是要培養多層次思維活躍的專業人才,同時也是要培養思想政治素質過硬的精英人士。
(四)高校教職人員變被動為主動
針對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潮發展的特點,高校需要轉變教育觀念,從被動轉化為主動,主動走入大學生生活當中,了解其思想的波動,了解大學生思想發展態勢,對于正面健康的思潮高校老師要多加引導并且鼓勵,而一旦發現有不良思想觀念在萌芽,一定要制定專門的政策加要抑制,用正面的宣傳來代替,這加大了高校師資的工作強度,但也是順應新時期必要的工作。
三、總結
新媒體的發展給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更多的機遇與挑戰,與其一味地恐慌排斥,不如引勢利導,借用好新媒體這個工具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豐富更深入人心。可以說這是這一代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新的機會。
參考文獻:
[1]鄧倩文.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1,3.
[2]胡恒釗.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特點及其借鑒意義[J].學術論壇,2010(5):71.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比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