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河
我們肇東市位于黑龍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隸屬于黑龍江省綏化市。南距”冰城”哈爾濱53公里,北距”油城”大慶74公里,是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經濟帶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城市,處于哈大齊工業走廊的中軸位置,擴展延伸可輻射東北三省、俄羅斯及東北亞地區,是哈齊客運專線的重要一站。現階段我市農業發展現狀:
1 農業經濟不斷壯大
肇東市土地以黑鈣土和草甸土為主,盛產玉米、水稻、谷子等多種糧食作物以及白菜、大蔥、馬鈴薯、胡蘿卜、甘草、烤煙、瓜菜等經濟作物。近年來玉米深加工企業和和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實力不斷增強。
肇東市是黑龍江省奶牛、肉牛、生豬、家禽、水產品的主要養殖區,是國家商品糧和畜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是偉大祖國的重要的畜牧產品基地。為國家創造了很多外匯。
1.1 糧食產量穩步提高
截至2011年底,糧食種植面積268876 公頃。糧食總產量2931553噸,增長8.9%,位居黑龍江省之首。 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132.2億元,比上年增長12.6%。其中農業產值50.28億元,比上年增長5.7%;肇東是全國產糧大縣。
2012年糧食總產達到62.3億斤,連續五年位于黑龍江省第一位。被確定為”中國玉米綜合利用之鄉”。肇東是”中國乳業之鄉”,2012年奶牛飼養總量12.8萬頭,生鮮乳產量20萬噸;肇東是”全國生豬生產調出大縣”,;肇東是”全國畜牧百強縣”。
2 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農業科技水平發展較快,但發展不平衡
目前,從農村經濟發展的整體情況來看,技術支持比較充分,無論是在技術的投入,還是在技術的引進,及技術的再開發上,都形成一定的效應。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市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融入市場經濟,獲得與自身發展相關的信息和技術。但是,這方面發展不平衡,失去了獲得科技支持的主動力量,不能形成規模。
2.2 農業服務體系完善,但發揮作用不明顯
任何一個領域的經濟發展,都需要與之相配合的服務體系,農村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的服務體系。比如說,在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以科學技術為依托的農業服務體系完全建立起來。由于農村經濟發展與其他經濟的發展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對資金需求相對較大,在服務體系建立的過程中有較多的資金支持,導致農村經濟服務體系健全。
2.3 農業發展資金投入較足,但利用不充分
現階段農業資金投入不斷增大,投入方式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資金投入數額較大,投入周期較長短不一,資金投入的成本過高等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為農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的重要來源是銀行貸款,而隨著國有銀行的商業化發展和投資風險的增加,銀行對有關農業項目的貸款約束力越來越強。
2.4 農業發展方式多種多樣,但協調性不一致。
傳統農業發展方式比較粗放,生產方式落后,綜合生產效益差。在傳統發展方式下,農業產出主要依靠土地、勞動等生產要素數量投入的增加獲得,而不是依靠農業生產要素投入效率的提高來實現。在集約型、內涵式農業生產發展方式中,農業產出的獲得將主要依靠減少生產要素投入,大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來實現,是一種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生態和社會綜合效益,大力提升農業現代化綜合生產水平。
3 發展農業的建議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 要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也還行社會,農業要起主要作用
3.1 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機制
要在堅持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和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基礎上,遵循依法、自愿、有償、合理、有序的原則,保證農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轉,實現農業結構調整與農業的產業化經營。完善土地流轉服務機構和功能,規范土地流轉程序,建立風險防范機制以及對雙方的激勵和約束機制,糾紛調解仲裁機制等,逐步形成土地流轉的長效機制。
3.2 落實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政策
在新農村建設中推動農村城鎮化的進程,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的均衡發展,加快三農問題的解決速度。加大民營經濟發展力度,鼓勵個體私營企業與組織的發展,打破傳統界限,實現多元化經營模式,促進鄉鎮企業對農民工的吸納能力。積極推動勞務輸出,政府部門要將勞務輸出作為最快的富民產業,增加農民工的工資收入,改善其生活。
3.3 依靠科技,實現農業的戰略性調整
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因此,應根據本地實際,不斷調整農業科研與開發的方向,重點研究和開發優質高產新品種、高效種植技術,農產品精深加工綜合利用技術,畜牧產品加工、儲藏、保鮮、包裝技術,優質新品種選育、疫病防治等技術。此外,有計劃、有重點地創辦一批農業科技示范場和示范園區,使之成為農業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優良種苗繁育基地、實用技術培訓基地等,強化示范帶頭作用。
3.4 更加注重現代農業發展
要按照優質高效,適量保供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支撐、加工增值為重點,推廣優質品種和節約增資技術,實行集約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提高糧食綜合經濟效益。要發展高效畜牧業。要發展生態農業。生態農業就是要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以提高農產品質量,推進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為主要內容,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觀光農業是以田園景觀、農事活動、農展節慶和農村自然環境為載體,展示農業生產活動、傳播農耕文化與文明、體驗鄉村風土與人情的現代新型農業。其顯著特點就是“綠色和參與”,參與生產、體驗收獲、感受鄉情;突出體現生產的先進性、效益的高效性、生態的和諧性。綜上所述,肇東市農村經濟發展步伐加快,需要進行全面化的、戰略化的部署,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從根本上保障農業經濟的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使得農業、農村、農民與社會整體發展接軌,進而推動肇東市經濟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