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衛春
[摘 要] 從直接從事于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的角度,從基層工作的經驗層面,從六個方面深入剖析了做好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應注意的問題,論點深刻,論據清楚,對工作的指導性很強
[關鍵詞] 土地抵押 農村融資創業 途徑
[中圖分類號] F3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2-0042-01
2016年,劍川縣被列為全國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依據《國務院關于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5號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北京市大興區等232個試點縣(市、區)、天津市薊縣等59個試點縣(市、區)行政區域分別暫時調整實施有關法律規定的決定》及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保監會、財政部、農業部《關于印發〈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暫行辦法〉的通知》銀發〔2016〕79號精神,劍川縣被列為全國232個、云南省6個縣(市)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之一。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貸款,是指以承包土地的經營權作抵押,由銀行金融機構(貸款人)向符合條件的承包方農戶或農業經營主體發放的、在約定期限內還本付息貸款。
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成效顯著,深受廣大農民擁護,政策溫暖民心。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邁出了農村金融改革新步伐,是農村融資創業的新途徑。筆者作為劍川縣農經站工作人員,從試點工作開展以來,一直從事于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以基層工作的經驗層面來看,做好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應從以下六個方面著力,才能推動工作開展。
1 土地確權明晰,才能夯實抵押基礎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準確落實程度,直接關乎農村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的成敗。
2015年,劍川縣全縣鋪開農村承包土地的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截止2016年末,劍川縣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率98%、頒證率6%,計劃在2017年3月份全縣完成頒證工作。此前,2013年,劍川縣作為全國105個土地確權頒證試點地區之一,在劍川縣金華鎮新仁村啟動試點。由于領導有力工作做細,歷時四年多的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使農村承包土地確權權屬明晰,為農村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夯實抵押基礎。
2014年10月28日下午,劍川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為金華鎮新仁村第十村民小組張永壽辦理了首筆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作抵押的貸款,貸款額度五萬元,用于發展養殖業,張永壽成了云南省土地確權登記后的第一受益人。
截止今年二月,劍川縣共發放了157戶農民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作為抵押的種養殖業貸款1058.9萬元。
2 銀政形成合力,才是政策落實保障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指出“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在此政策指導下,劍川縣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1號)、《國務院關于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5號)、《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實施意見》(云政發〔2014〕21號)精神,從劍川實際出發,制定了《劍川縣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以劍政發〔2016〕14號文件下發。
在實施過程中,堅持政府承擔主體責任,人民銀行負責牽頭,各成員單位協調配合,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的原則。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只有發揮政府職能才能協調各方朝著農村金融改革的方向,走出農村融資創業的嶄新道路,做好農村土地抵押貸款這項惠及于民的工作。同時,各金融機構應該緊跟政府指導的方向,在嚴防金融系統性風險的前提下,胸懷大局,關懷民眾疾苦,為實施好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項目而積極努力。這樣,形成銀政合力,才是政策落實的根本保障。
3 平臺搭建規范,才使交易處置公正
功能齊備的產權交易平臺的搭建與抵押物處置機制的建立,是做好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的必備條件之一。
有了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才可以確保金融機構在農戶不能還款的情況下將抵押物及時處置和變現,才可以配合金融機構通過貸款重組,按序清償,協議轉讓,交易平臺掛牌再流轉等多種方式處置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的抵押物。
劍川縣依托公共資源管理平臺,努力推進建立縣、鄉(鎮)等多級聯網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搭建,農村產權交易項目按屬地管理原則,分別進入縣、鄉(鎮)農村產權交易平臺進行交易,實行規范統一管理,確保農村產權規范,高效流轉交易,成效顯著。
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建立后,要及時收集和發布各類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信息,定期公布各類農村產權指導價格,要組織產權流轉、招拍掛等交易活動,為貸款抵押物處置、抵押權利的實現創造條件,實現交易處置公正。
4 專項基金確立,才可強化風險控制
良好的風險保障機制是預防金融系統性風險的措施,也是解決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不敢放、不愿放的關鍵。
要建立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風險補償基金。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可用于分擔地震、冰雹、嚴重旱澇等不可抗力造成的貸款損失。貸款發生損失后,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和承貸金融機構按照一定比例分擔。
要建立完善擔保機制,通過政府性擔保公司,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提供擔保等多種形式,為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融資主體提供增信。
以劍川縣試點工作為例,劍川縣財政拿出200萬元建立了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在縣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支持了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既鼓舞了金融機構做好此項工作的信心,也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5 產業發展完善,才見土地抵押效益
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邁出了農村金融改革新步伐,是農業現代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和新型城鎮化的現實需要。此項工作的開展,對促進農民增收,助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拓展農村金融服務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前,農村承包土地是“死資產”,它不能進入金融領域進行抵押貸款,現在它成了“活資本”,可以進行流轉,可以抵押,可以實現融資功能,這是一件大好事。但是,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是新的經濟形勢下誕生的一種新的融資方式,在先行先試時期,難免會出現一些困難和問題,需要加以解決。
以劍川縣試點工作為例,由于山多地少,土地貧瘠,每家每戶家庭承包面積只有幾畝。有少部分土地進行流轉,但流轉規劃較小,有些農戶土地流轉只是口頭約定,沒有簽訂規范的流轉合同,無法進行抵押。所以,多數農戶家庭可供抵押的土地面積小,能夠貸款的額度小,能夠節約的利息優惠少,致使地少農戶不愿用這種方式進行貸款。
要使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鋪開,真正惠及大多數農民,必須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完善農村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實現適度的規模經營。這樣,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才能更見其效益。
6 手續簡化便捷,才讓貸款意愿增強
目前,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的各個環節手續還是比較繁瑣的,辦理一筆貸款需要填的表多,辦一個《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他項權證》只能使用三年,辦理貸款申請、質押登記、解除質押、注銷《他項權證》、取回《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等手續,需要農戶往返信用社和縣經營管理站好多次,還需要信貸員到村委會實地調查了解貸款戶具體情況,找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簽字。對于借款農民和信貸員來說,這些手續既生疏又繁瑣更累人,難免從主觀上產生畏難情緒。
因此,在保證放貸質量進行風險防控的前提下,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的手續應盡量簡化便捷,統籌安排填表順序,集中辦理貸款手續,盡量讓農民享受到優質便捷安全有效的金融服務。更要轉變思想,強化服務觀念,克服信貸員及貸款農民的畏難情緒,為農村加快發展積極努力。
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惠民利國,意義深遠,我們應該大膽探索,勤于思考,把好事做好。
參考文獻
[1]國家、省、州對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的政策指導性文件;
[2]劍川縣對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的各類文件及方案;
[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主管《農村經營管理》2015年2月刊,總第144期;
[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主管《農村經營管理》2015年9月刊;總第151期;
[5]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主管《農村經營管理》2016年7月刊,總第1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