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愷
[摘 要] 本文將內蒙古大青山內華北落葉松人工林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實地調查法和查閱資料法對其胸徑生長量、樹高生長量、材積生長量展開數據分析,旨在為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的經營管理提供參考。結果表明,10—20年為林木胸徑生長量和樹高生長量的速生期,10—30年為材積生長量的速生期,在此期間需做好林間管理工作,以促進華北落葉松的穩定生長。
[關鍵詞] 華北落葉松 胸徑 樹高 材積 生長規律
[中圖分類號] S791.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2-0110-01
引言
華北落葉松屬于落葉喬木,胸徑可達1m,高可達30米,主要生長于我國華北地區的山地上。華北落葉松不僅速生且木材質量好,深受林木種植業的歡迎。華北落葉松還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態價值,因此,研究其生長規律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生長規律進行研究即研究林木生長量隨年齡變化而產生的規律。筆者通過查閱資料配以實地調查法,掌握了內蒙古大青山地區的華北落葉松人工林林木的胸徑生長量、樹高生長量、材積生長量數據,并進行相應分析,得出生長規律后以期為華北地區加大培養落葉松人工林力度提供數據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概況
本文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研究區選擇內蒙古的大青山,其為陰山山脈的主體,位于內蒙古中部以北地區,在干旱與半干旱區南緣的生態渠道上,屬于大陸性季風氣候。海拔為1500至2100米,年平均氣溫為6攝氏度,年降水量為400毫米,雨季集中于7、8月,無霜期3-6個月。內蒙古大青山生態穩定性強,有利于涵養水源和保持水土。該地區也是陰山山脈中生物多樣性最為集中的區域。大青山土壤多為黑鈣土、褐土,森林植被覆蓋率高,包括白樺林等次生林和華北落葉松等人工林,大青山土壤適中的酸堿性十分適合落葉松人工林的生長。
1.2 研究方法
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生長規律研究方法可采用實地調查法。對內蒙古大青山落葉松人工林進行實地調查,分析樹木的生長數據,并結合資料數據進行綜合分析。設立臨時標準地,起到補充調查數據的作用,在實地調查過程中,確保每一年齡段的樹木均受到檢測。對內蒙古大青山落葉松人工林調查基地中的林木生長情況作出詳細記錄,其中記錄內容包括:時間、樹種、海拔、坡向等,使用卷尺測量林木胸徑,測高器測量林木的樹高。對內蒙古大青山中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的樹干進行解析,選取一棵標準木,運用年輪分析系統自動檢測樹木的年輪方向及寬度。對檢測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全面掌握內蒙古大青山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的胸徑、樹高、材積等數據,通過生長模型來研究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的生長規律。
2 結果與分析
2.1 胸徑生長過程分析
據調查結果顯示,5年生的華北落葉松人工林樹干胸徑為2.4cm,25年時胸徑總生長量為16.8cm,45年時胸徑總生長量21.0cm。5年生的華北落葉松人工林樹干胸徑平均生長量為0.53cm,45年時胸徑平均生長量為0.45cm,25年時樹干胸徑平均生長量達到0.67cm,處于最高值,隨后逐漸減少。由此可知,華北落葉松人工林胸徑的平均生長量差別不大,保持在0.45—0.67cm之間,5—25年呈逐年增長態勢,25年后則逐年減慢增長。根據研究華北落葉松人工林胸徑的連年生長量得知,林木前十年增長速度較慢,胸徑連年生長量為0.5cm左右;10—20年連年生長速度最快,達到0.82cm。到20年后逐漸減少,30年胸徑連年生長量為0.49cm,45年僅為0.09cm,逐年呈現緩慢生長的狀態。由此可知,華北落葉松人工林10—20年為其胸徑生長量的速生期,20年后為華北落葉松人工林木胸徑生長量的緩慢期。
2.2 樹高生長過程分析
據調查結果顯示,5年生的華北落葉松人工林樹高為2.3m,20年時樹高總生長量為12.0m,45年時樹高總生長量為18.4m。5年生的華北落葉松人工林樹高平均生長量為0.45m,45年時樹高平均生長量為0.39m,20年時樹高平均生長量為0.56m,處于華北落葉松樹高平均生長量最高值,隨后逐漸減少。根據數據顯示,華北落葉松人工林5年時樹高連年生長量為0.45m,20年時樹高連年生長量為0.61m,45年時樹高連年生長量僅為0.10m。因此,華北落葉松人工林樹高連年生長量在5—20年時呈上升趨勢,前20年為速生期,后25年則呈現緩慢增長態勢。
2.3 材積生長過程分析
據調查結果顯示,5年生的華北落葉松人工林材積總生長量為0.01048/m?,25年時材積總生長量為0.12024/m?,45年時材積總生長量為0.32136/m?,材積總生長量逐漸增加。5年時華北落葉松人工林采集平均生長量為0.00210/m?,25年時材積平均生長量為0.00480/m?,45年時材積平均生長量為0.00701/m?,材積平均生長量也呈現逐漸增長態勢。華北落葉松人工林前10年的材積連年生長量約為0.00210/m?,屬于林木生長的緩慢期。10—30年材積連年生長速度加快,30年材積連年生長量為0.01203/m?,隨后緩慢生長,到45年時,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的材積連年生長量為0.00632/m?。
3 結論
根據研究結果表明,華北落葉松人工林10—20年為其胸徑生長量的速生期,此時應該注意對林木進行精細化管理,合理分配林木間的密度,注意灌溉、施肥等輔助生長措施。20年后為華北落葉松人工林木胸徑生長量的緩慢期,注意水土保持工作。林木胸徑的生長于林間密度息息相關,由此可反映人工林的適宜密度。華北落葉松人工林前20年為樹高的速生期,在樹木速生期期間需要強化林間管理,以培養高大林木,用于建材。華北落葉松隨年齡的增長其材積也呈現出規律性,10—30年為華北落葉松人工林木材積生長的速生期,華北落葉松人工林木材的成熟齡約為40歲左右。
參考文獻
[1]閆菁,姜濤,原民龍,于樹峰,黃選瑞.不同坡位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生長規律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12,27(2):120-125.
[2]余楊春,袁彩霞.六盤山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生長規律研究[J].農業科學研究,2014(3).
[3]嚴風翔.大青山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生長規律的研究[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4(4):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