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俊
[中圖分類號] S2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7)02-0140-01
前言
甘肅是我國春油菜的主要產區之一,常年播種面積20萬hm2,總產42萬t,平均畝產140kg,較全國平均產量(畝產110kg)高27.3 %。近年來,受種植比較效益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油菜生產形成了“東減西移北擴南進”的總體發展趨勢。臨夏高寒陰濕少數民族貧困區的和政、康樂、積石山、臨夏縣等4縣48個鄉(鎮),是國列省扶重點扶貧攻堅區域,也是我省生產高含油量春油菜菜籽的優勢區域和高產穩產地區,近年來,由于種植業內部結構調整、市場價格(油價)上漲、實用技術普及推廣等多重作用下,發展勢頭強勁,油菜常年播種面積約30萬畝,平均畝產為171.3kg,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為進一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產值,我們組織技術人員,開展了多年的試驗還的試驗研究,總結提出了畝產240kg以上雙低雜交油菜地膜覆蓋膜側溝播栽培技術要點,并進行重點示范和較大面積推廣,已取得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1 科學布局與合理輪作
油菜是異花授粉作物,由于品種間相互串粉異交,產量下降、品質變差、商品率降低,經濟效益不高,需合理布局,在一定區域范圍內,選擇2-3個新品種,禁止種植非雙低雜交油菜品種。
油菜輪作應選擇三年以上的地塊,前茬以麥類、玉米、豆類等茬口為宜,忌重茬或迎茬(隔一年)。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耕打破犁底層,秋后淺耕耙耱保墑。
2 選用良種
選用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綜合農藝性狀好的雙低雜交油菜新品種,如青雜5號、冠油雜812、益油雜1號等。
3 精細整地與藥劑拌種
油菜膜側溝播種植田,應在前茬作物收割后,深松耕翻,打破犁底層,在封凍前耙耱整地,做到平、軟、酥,無大土塊。
選用48%毒死蜱乳油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用藥量為種子量的5%播前拌種,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蟲和油菜苗期跳甲等蟲害。
4 平衡施肥與防治地下害蟲
畝施農家肥2000-3000kg,氮(N)8-10kg、磷(P2O)4-6kg、鉀(K2O)1-2kg或者用油菜專用肥料50-60kg;折合化肥用量尿素17.4-21.7kg+過磷酸鈣33-50㎏+氯化鉀2-4kg(或用磷二銨8-10kg+尿素14.3-17.8kg)+硼肥1㎏作基肥,播種覆膜時一次性施入;田間動態檢測營養狀況,若需追肥,畝用尿素5kg,但要以苗情、墑情、長勢而定。若未拌種,在覆膜前用5%甲拌磷顆粒劑4-5㎏作毒土,地表均勻撒施,然后起壟覆膜,防治地下害蟲。
5 適期早播與精量播種
當日平均氣溫穩定在3℃以上,土壤濕度達到可耕程度時進行播種,適宜播期為3月23—29日,最佳播種期為3月26日左右。應搶墑覆膜播種,若因天氣原因,不能及時播種時,先機械覆膜,后用人工播種,以保證苗齊苗壯。播種量為0.5-0.75㎏。
采用2BM-1`2型膜側機起壟覆膜播種一次完成。選用膜寬40㎝的地膜,帶幅寬控制在53-58cm之間,最佳幅壟寬0.55cm,壟面寬30㎝,壟間距25㎝,壟高10㎝,每壟兩側各種1行油菜。播種時將種子與細沙或炒熟的谷子按體積1:10-15的比例混勻,均勻播種,深度3-4㎝。
6 合理密植與科學管理
油菜幼苗2-3片真葉時結合松土、除草進行第1次間苗;4-5片真葉結合松土、除草進行第2次間、定苗,6-7葉時進行第三次定苗,株距12.5-14㎝,畝保苗1.7萬-2萬株。間定苗要掌握間弱苗,留壯苗;間小苗,留大苗;間密苗,留勻苗;間雜苗,留純苗的原則。注意在雨天或土壤過濕時不宜間苗,發現缺苗斷壟時,要及時補苗或補種。
7 病蟲害防治
蟲害防治:油菜從出苗至結莢期易受多種昆蟲的危害,應時時動態監測,按蟲害發生的種類選擇藥劑。出苗期至抽苔期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0.5%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和48%毒死蜱乳油,任選1種藥劑按1500倍液,于晴天中午進行葉面噴霧,間隔7天,交替換另一種農藥,用同樣藥量和方法進行第二防治,若蟲害危害嚴重,可進行第三防治。
菌核病防治:用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在油菜初花期藥量30g兌水30kg,盛花期藥量45g兌水45kg,莖葉噴霧,防治油菜菌核病。若病危害較輕,可在盛花期藥量45g兌水45kg,莖葉噴霧,防治油菜菌核病。
8 適時收獲脫粒
在油菜黃熟期收獲。當油菜角果70%-80%呈現黃綠色,分枝上部有部分綠色角果,分枝中部角果內種子呈紅褐色時為收割期。收獲后適當堆放,不宜過高過久;選擇晴天及時脫粒,脫粒后應充分晾曬,籽粒含水率約在8%時即可入庫貯藏。
參考文獻
[1] 廖星,王漢中.我國油菜科技創新體系現狀及發展建議[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7,9(6):28—34.
[2] 殷艷,廖 星,余 波,王漢中.我國油菜生產區域布局和成因分析[J].2010,32(1):147—151.
[3] 蔡廣珍,王琨,賈小琴等. 春季低溫凍害對臨夏地區種植業的影響及防御措施[J].甘肅農業科技,2012(8):43.
[4] 王蔭槐. 施肥技術[M].土壤肥料學,農業出版社.271
[5] 谷維. 油菜菌核病的發生原因及綜合防治對策[J]. 黑龍江農業科學,2008 (5) :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