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剛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7)02-0158-01
毛蔥也稱分蘗蔥頭、鬼子蔥、珠蔥等,是黑龍江省傳統的優良農家品種,百合科蔥屬草本植物,適應性和耐寒性極強,適于北方高寒地區栽培,以肥大肉質鱗莖為產品,適應性強,耐貯藏和運輸,可在蔬菜淡季供應市場。毛蔥營養豐富,含有多種蛋白質、維生素,還含有蔥蒜辣素、二烯丙基硫醚等,味香辛,特別適合生食與佐料。通過研究表明:毛蔥具有軟化血管、抗腫瘤之功效。在我縣2014年毛蔥平均畝產1100Kg,按2.5元/kg計算,畝效益可達2750元,另外,收獲后還可栽種一茬秋白菜、蘿卜或油豆角等,實現一年兩熟,能有效利用土地.提高復種指數,增加種植效益。現將寒地毛蔥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1 品種選擇
選用當地農家品種。毛蔥以小鱗莖為繁殖材料進行無性繁殖,選擇鱗莖大小中等,無病無傷者做種鱗莖
2 選地
毛蔥是淺根作物,根為弦狀根,著生于短縮莖盤的基部,根系較弱,無主根和根毛,根系入土深度和擴展范圍僅為30~40cm, 根系主要密集分布在20~30cm 的土層中,故耐旱性弱,吸收肥、水能力差,且鱗莖在土壤中膨大,宜選擇土壤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強、有機質豐富的砂壤土為好。毛蔥忌連作,也不能與其他蔥蒜類重迎茬,最好實行3-5年輪作。另外,噴施過普施特、豆磺隆、綠磺隆、廣滅靈等長殘效除草劑的地塊3年內不能栽種毛蔥,以免產生除草劑藥害。
3 整地和施底肥
毛蔥由于生產季節都較短,生長速度快。但鱗莖的分蘗,植株良好的長勢和抗性,優良的品質,都需要N、P、K的合理搭配,才能達到高產、優質。分蘗洋蔥以食用嫩葉為主,生長時間較短,但鱗莖的分蘗,植株良好的長勢和抗性,優良的品質,都需要N、P、K的合理搭配,才能達到高產、優質。關于N、P、K的施用時期,首先考慮生長季節短的問題,肥料宜早施,一次性作底肥或部分作底肥,部分在出苗后20—30 天追肥效果較好,追肥太晚,效果不明顯。幾年來的試驗結果也表明,早期追肥效果好。因此,栽種毛蔥的地塊要及早整地,最好是秋整地,深翻細耙10-15cm,要達到土松土細。在翻耙之前每畝施腐熟農家肥2000-3000Kg,磷酸二銨5Kg,然后起壟鎮壓,確保墑情。
4 栽種
4.1 栽種時間 可在5~7℃時萌芽,春季土壤化凍10~15cm時即可栽種,適時早種扎根快,幼苗生長茁壯。栽種不宜過晚,過晚蔥頭出芽少、生根少,養分消耗大,易感病、蟲害,產量低。4月上旬(清明過后)栽種為宜。栽種過晚,生長后期溫度過高鱗莖停止膨大進入休眠壯態,導致生長期不夠,使每株毛蔥形成的鱗莖個頭小、產量低。
4.2 栽種方法 栽種前,將壟面摟成平臺,每壟按2~3行栽種。壟距65cm、株距10~12cm,沙質土可稍深,黏重土可稍淺。栽成拐子苗,栽后立即覆土 2~3cm,待表土干后再鎮壓;鎮壓后,壟臺不形成裂縫。每畝保苗19 000~25 000 株,栽種量 70~80kg/畝。栽種深度3~4cm,過深,地上部生長過旺,鱗莖不易膨大,且呈畸形。過淺,根系生長不良,植株易倒伏,鱗莖外露易開裂或日曬變綠。為使幼苗生長一致和防止缺苗,栽種小鱗莖時要求:開溝深淺一致,栽種深度一致,覆土厚度一致,并使種鱗莖與土壤密接,不留空隙。
5 田間管理
5.1 苗期管理 早期氣溫低,毛蔥栽后10余天幼苗才開始出土,再經20余天母鱗莖才全部消失,所以毛蔥出土后應多次中耕,可疏松土壤,去除雜草,提高地溫。一般苗高7-10cm,2-3葉時行第一次中耕,鋤溝宜深,壟背壟肩宜淺,兩小行間也過小鋤;幼苗長到4-5葉時,再中耕除草一次。后期可視田間草情進行人工拔大草。
5.2 肥水管理
栽后應保持土壤濕潤,有利于出苗,澆水不可漫灌,防止水過壟背,地面板結。在栽后約35天母鱗莖爛母前結合灌水畝施硫酸銨或尿素10-15Kg;在鱗莖膨大期畝施硫酸銨或尿素15-20Kg,結合灌水施入,同時也可葉噴0.2%磷酸二氫鉀1-2次。收獲前5-7天不澆水,使鱗莖組織充實,充分成熟,有利于貯藏。
5.3 病蟲害防治
毛蔥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遭受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軟腐病等,最常見的蟲害主要是地老虎、蔥薊馬、蔥蠅、甘藍夜蛾等。病害防治于發病初期每隔7-10d噴施75%百菌清粉劑6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700 倍液,連噴2-3次。蔥蠅、地老虎可用 40%樂果乳油 45kg/hm2結合灌水灌根防治;甘藍夜蛾等害蟲可用10%菊·馬乳油1500 倍液或80%樂果乳油 1500 倍液噴霧防治;薊馬幼蟲發生盛期噴灑10%蚍蟲啉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500倍液,每7-10d 噴1次藥,連防2-3 次。
6 收獲
毛蔥鱗莖從開始膨大到最后形成的整個過程與溫度、日照長度有密切關系。鱗莖肥大生長需要一定的溫度。鱗莖在3~5℃條件下可緩慢萌芽,12℃時萌芽加速,栽種的小鱗莖生長適溫為12~20℃,葉片為18~20℃,鱗莖膨大為21~27℃。溫度過高生長衰退,進入休眠。毛蔥在黑龍江省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2—20℃,在此期間植株生長速度快,分蘗多。春季4—5月份,最適宜其生長。6 月 20 日左右,溫度超過 25℃,鱗莖停止生長,葉片枯黃,進入休眠期,此時應將鱗莖及時收獲。標志是鱗莖充分肥大,假莖失水松軟,地上部倒伏,外層鱗片呈革質,為收獲適期。收獲應選晴天進行,可帶秧連根拔起,在田間晾曬2-3天,使表皮干燥,有利于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