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
[摘 要] 每年庸橋區冬小麥苗情總體較好,一、二類苗比例占到85%-90%以上。但由于播種時期太早或太晚和播量大,造成偏旺和偏弱“兩頭苗”現象也較為突出,如果遭遇早春低溫,受凍害的威脅比較大。翌年立春過后,天氣回暖,正是加強麥田管理、構建合理群體的關鍵時期。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對埇橋區小麥的春季田間管理技術進行了論述,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關鍵詞] 小麥 春季 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7)02-0176-01
1 促控結合,分類管理
隨著氣溫的逐步回升,小麥將陸續進入返青期,總的來看,每年小麥苗情總體較好。但部分地區因播期偏早,播量偏大,加之冬季氣溫偏高,降水偏多,土壤墑情較好,旺長現象明顯,地上地下部生長發育不協調,莖葉徒長、次生根偏少,春季易受凍害。還有部分晚播麥田由于出苗遲,田間植株葉齡偏小,單株莖蘗、次生根明顯偏少,群體總量不足。針對不同的苗情長勢,各地要做到因地制宜,促控結合,分類管理,肥水調控。旺長苗以控為主,二、三類苗以促為主。
1.1 看苗追施返青肥
在2月上中旬氣溫回升、墑情適宜時,針對二、三類苗,施用返青肥,每畝追施尿素5-8公斤;對于分蘗不足的弱苗,應適當增加返青肥施用量;麥田弱苗呈點片狀分布時,可在弱苗區酌情加大施肥量。旺苗和一類苗田塊可不施返青肥,如小麥基肥中磷、鉀肥施用不足,可在返青期因缺補缺追施磷、鉀肥,壯稈防倒伏,每畝追施8-10公斤復合肥,或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00-200克兌45公斤水,溶解后葉面噴施。
1.2 因地制宜施好拔節肥
小麥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陸續進入拔節期,拔節肥施用時間通常在小麥第一節間停止伸長,第二節間開始伸長,葉色落黃,無效分蘗死亡時施用。拔節期如葉色過早落黃,落黃時間在一周以上,植株瘦弱,分蘗稀少的麥田則應提前5-7天追施;如果葉色濃綠、葉片披垂、植株群體龐大、分蘗仍在繼續增生的麥田,則宜推遲7-10天追施。對于群體小,拔節前每畝莖蘗數在50萬(半冬性品種60萬)以下,葉色淡黃、凍(冷)害較重、長勢較差、底肥不足、脫肥較早、播種過晚未施返青肥的弱苗田,拔節肥應早施重施。對于已經追過返青肥的二、三類苗和部分一類苗,追肥時期可推遲到3月下旬至4月初。未施返青肥的一、二類苗,每畝施尿素8-10公斤;已經追過返青肥的二、三類苗,應視苗情長勢酌情施用拔節肥,一般畝施尿素3-5公斤。前期磷鉀肥施用較少的田塊可改為追施高濃度三元素復合肥。
1.3 施肥方法
機械播種麥田可采用獨腿耬順著麥行耩施,人工撒播的麥田可趁墑均勻撒施。遇小雨時,機播、撒播麥田均可趁雨撒施追肥;遇中雨、小雨后,適墑撒施追肥;如遇大雨后,田間有漬害時,不宜追肥,應在清溝瀝水除漬后適墑追肥。
2 鎮壓劃鋤,澆水保墑
鎮壓、劃鋤結合進行,先壓后鋤,促進土壤上松下實,提墑保墑增溫。對播種時整地粗放、坷垃多的麥田,土壤化凍后及時鎮壓,沉實土壤,彌合裂縫,減少水分蒸發,促進根系生長。對墑情較差的麥田,土壤解凍后及時補灌,抗旱保苗,澆水后及時劃鋤,提高地溫,破除板結,改善土壤墑情,防止或減輕凍害威脅。
3 防控病蟲,化除化控
據調查,我區受冬季降雨、氣溫、土壤墑情影響,要重點做好化除化控及病蟲害監測防控工作,指導農民科學選藥、安全用藥,早防早治,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統防統治。
3.1 化學除草
對冬前沒有進行化學除草的麥田,在春季日均溫穩定通過6℃以后,選擇晴好天氣,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根據田間雜草種類,選擇適宜除草劑,及時進行化除。藥劑選擇:防除豬殃殃等闊葉雜草,每畝用20%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乳油50毫升,或5.8%雙氟.唑嘧胺(麥喜)10毫升,兌水40公斤于小麥3-5葉期莖葉噴霧,防除看麥娘等禾本科雜草,每畝用6.9%精惡唑禾草靈(驃馬)水乳劑40-60毫升,或15%炔草酸(麥極)30克,兌水40公斤于小麥拔節前莖葉噴霧,防除禾本科、闊葉雜草混生的小麥田雜草,每畝用7.5%啶磺草胺(優先)水分散劑12.5克,或20%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龍)乳油50毫升加6.9%精惡唑禾草靈(驃馬)水乳劑50毫升,兌水40公斤于小麥3-4葉期至拔節前莖葉噴霧。
3.2 化學調控
可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30-50克/畝,可以在化學除草的時候同時進行。
3.3 防病
春季病害主要是以小麥紋枯病為主,防治指標:病株率達到10%的田塊,畝用井岡霉素10克或丙環唑10克,選擇上午有露水時施藥,適當增加用水量,使藥液能流到麥株基部,發病嚴重的田塊于10天左右防治一次,遇澇時及時清溝瀝水,降低田間濕度,減輕病害發生程度。施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使用濃度和技術操作規程操作,以免發生藥害。
4 預防凍害,及時補救
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降溫之前及時灌水,改善土壤墑情,調節近地面層小氣候,減小地面溫度變化幅度,防御早春凍害。凍害發生后,及時追施適量氮素化肥,然后澆水,促進受凍小麥恢復生長。
5 突出“綠色田管”,注重節本增效
各地要結合小麥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及品牌糧食生產項目,以示范區和輻射區為重點,以農業新型生產主體為抓手,依托社會化服務組織,積極開展新的生產方式示范推廣。在追肥上提倡用追肥機深施,減少撒施面積,提高施肥效果,減少施肥數量;在病蟲草害防治時,大力推廣無人機飛防技術、高地隙自走式噴霧機作業,提高防治效果。示范推廣生物農藥防治技術,做到適時、適量、適法用藥,達到節藥增效的效果。
小麥春季田間的綜合管理,要以“控旺促弱保壯,科學運籌肥水,防控病蟲草害,突出防災減災”為技術路徑,因地因苗搞好春季麥田管理,為我庸橋區夏糧生產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