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濤
[摘 要] 白花檵木的作用較多,在其培養中,組織培養技術是重要的培養手段,本文主要探究白花檵木組織培養技術,將植物的莖尖、腋芽置于培養基中,探究組織培養技術的成活率,通過分析,可以為白花檵木的組織培養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 白花檵木 組織培養技術
[中圖分類號] S792.9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2-0178-01
在對白花檵木的培養中,扦插、嫁接以及壓條等技術雖然可以培養白花檵木,但是繁殖率較低,因而探究組織培養技術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實驗方案培養基
1.1 最優啟動培養基設計
在本次實驗中,探究最優的啟動培養基設計方案,采用改良MS、WPM,生長素采用BA0.5mg/L、1.0mg/L、1.5mg/L,細胞分裂素采用IBA0.02mg/L、0.05mg/L、0.10mg/L。附加30g/L蔗糖和0.07%瓊脂,Ph5.6~5.8。在實驗的理念中,選擇4因素3水平正交試驗,L9(34),共9個處理,在每個試管中,均接種一個外植體,每次處理28管,重復3次。
1.2 繼代培養基設計
在初代培養基設計完成后,需要設計繼代培養基,其是植物組織培養的重要階段,關系著植物的繁殖和生長,在繼代培養過程中,選擇的材料為初代培養的苗,通過調整激素的含量,來提升芽苗的數量與質量。在實驗中,依然采用L9(34),共9個處理,在每個試管中,均接種一個外植體,但是在處理中,每次僅僅處理10瓶,重復3次。
1.3 生根培養基設計方案
在經過繼代培養之后,需要對外植體的生根培養方案進行設計,在選擇芽苗的過程中,需要選擇粗壯的芽苗,將基本培養基設計為1/2改良MS,選擇IBA以及蔗糖的最佳配比,在實驗過程中,同樣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實驗設計,在每個試管中,均接種一個外植體,但是在處理中,每次僅僅處理15瓶,在40d后觀察小苗的生根情況。
1.4 移栽方案設計
外植體生根后,經過一定條件的馴化,植物可以適應自然環境的發展,可以提升移栽的成果率。在實驗過程中,當外植體成長到5cm左右,需要將無菌膜打開,逐步降低植物的環境溫度,并且增強光照,在3d后,吸凈并且移栽到土壤中,經過噴霧的保濕處理,在30d后計算其移栽的成活率。
2 實驗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材料
從成熟的白花檵木母株上提取莖尖、腋芽以及成熟葉片作為研究的外植體。
2.2 實驗方法
2.2.1 初代培養
將采集的枝條經過水流的沖洗,去除表面的污染物,切取植物的莖尖、腋芽以及成熟葉片,運用洗潔精浸泡5min,之后采用清水沖洗1h,采用無菌濾紙吸凈水分,用70%酒精在無菌室內浸泡5s,沖洗干凈后,再用0.1%汞溶液浸泡5min,用無菌水沖洗5次,吸凈水分,在工作臺去掉包片,切成6*6mm的樣本,置于培養基中,葉片分為正面和反面放置。
2.2.2 樣本誘導與分化
在植物的誘導中,觀察植物的污染率、枯死率以及存活率,在誘導40d后,可以直接誘導莖尖以及腋芽的一部分,部分樣本底部切口向外膨脹,長出愈傷組織,上部生長成為芽,葉片正面放置的植物均枯死,未誘導出叢生芽,而葉片反面放置的植物中,1個生長出叢生芽,其余植物均枯死。
2.2.3 繼代培養
在外植體的培養中,在培養基培養40d后,叢生芽生長到2cm,切割后置于增殖培養基繼續培養20d,獲取大量的叢生芽。
2.2.4 生根培養
切取叢生芽,選擇高度為3-4cm的苗,置入生根培養基進行培養。
2.2.5 培養條件
采用MS基本培養基,附加植物生長調節劑。采用改良MS、WPM,生長素采用BA0.5mg/L、1.0mg/L、1.5mg/L,細胞分裂素采用IBA0.02mg/L、0.05mg/L、0.10mg/L。培養的PH值為5.8,蔗糖濃度為3%,瓊脂的濃度為0.6%,培養的溫度為25℃,光照時間為12h,光照度保證在2000lx。
3 實驗結果與分析
3.1 滅菌時間的影響
在白花檵木的培養中,不同的滅菌時間對白花檵木的誘導具有較大的影響,根據實驗結果顯示,在誘導的過程中,隨著霉菌時間的不斷延長,植物的污染數量會呈現逐漸降低的趨勢,在9min以后,會趨于0;在枯死數量方面,隨著滅菌時間的不斷延長,枯死數量會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并且在6min左右為最佳。在誘導率方面,隨著時間的延長,誘導率呈現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并且在6min達到最佳的誘導率??傊?,由實驗可以看出,在白花檵木的培養中,滅菌時間設置在6min最為合理。
3.2 接種方式對分化的影響
在外植體的培養過程中,葉片的接種方式對誘導具有較大的影響,根據本次的實驗分析發現,在葉片正面放置時,接種的存活率為0,而反面放置時,接種的存活率為6.7%??梢?,在植物的培養中,外植體的選擇應該盡量選擇莖尖以及腋芽,在必須選擇葉片的情況下,應該盡量選擇反面放置,這樣可以提升植物的誘導分化率。
3.3 叢生芽的分化與激素濃度關系
在本次實驗中,將叢生芽置于不同濃度的培養基中,發現如果激素的濃度較低,則會限制叢生芽的繁殖速度,如果激素的濃度過高,則會導致叢生芽底部產生愈傷組織,影響上部的生長。
3.4 生根移植
在植物的培養中,切取3-4cm的苗進行生根移植,經過研究發現,65%的小苗可以生長出較為完整的植株,經過30d的培育后,可以將生根苗進行繼續移植。
本文主要探究白花檵木的組織培養技術,將植物的莖尖以及腋芽置于激素不同的MS中,發現在最佳培養基下,其誘導率可以達到66.7%,并且其滅活時間應該設置在6min左右??傊?,只有采用科學的組織培養技術,才可以提升白花檵木的成活率。
參考文獻
[1]張亮亮,柳新紅,林新春,等.白花樹組織培養技術研究[J].浙江林業科技,2013,(03):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