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相富
[摘 要]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擁有多種主要糧食作物,而土豆作為世界上最有發展前景的糧食作物之一,是我國的第四大糧食作物。現階段土豆的種植和推廣體制仍存在一些制約的因素,為了促進種植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文章對土豆種植和推廣做了一些分析。
[關鍵詞] 土豆種植 土豆推廣 發展分析
[中圖分類號] S5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7)02-0191-01
1 前言
土豆具有很廣的適應性,產量也比其他作物的產量高,而且自身的穩定性強,營養成分高,所以它的種植技術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土豆的種植和產品的加工在全球農貿產品的交易中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我國常年栽培土豆,是第一大土豆生產國。但是人與地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劇,使土豆種植技術的推廣和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2 我國土豆種植與推廣的制約因素
2.1 推廣的不適應
受到人力、物力、財力的制約,農業推廣的任務十分沉重,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發展的需求,但越是如此,就越要推廣農業體制的改革。但是土豆種植和推廣的原動力是人才,技術人員素質的低下和設備不齊全的現狀給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2.2 成本高,政策扶持力度不高
土豆的種植需要一定資金的投入,對很多小農來說,是很難承擔的,加上荼毒種植技術的運用,使成本變得更加望塵莫及。如果政府不能對土豆種植給予一定的政策性支持,農民的脫毒種植積極性會大大降低。雖然現在已經有了一些政策,但在較高的成本面前只能是杯水車薪,還需要進一步加大扶持的力度。
2.3 缺乏優質品種
優質土豆品種的缺失使土豆種植和推廣受到了很大的阻礙。我國雖然有意識地加強了土豆選種的工作,但是專用型的品種還是過少,優質品種依舊很匱乏。土豆品種的單一和優良品種的缺乏會影響土豆種植的整體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3 重慶市土豆種植與推廣的現狀
重慶市種植土豆比較廣泛,在全國排名第四,尤其在貧困山區和三峽庫區,土豆已經成為主要的口糧,除了滿足自身的食物需求外,還經常對外出售,商品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上。但是受晚疫病和種性退化的制約,土豆的單產水平逐漸降低,品質也漸漸不如以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重慶市成立了一些專門的土豆項目。目前,重慶市已經形成了土豆種植繁供體系,土豆脫毒率也達到了百分之五十。
3.1 建設原種繁育基地
巫溪縣具有一個初具規模的原種擴繁基地,重慶市具有五個,主推品種。鄂暑5號,米拉次之。
3.2 原種的引進
米拉是重慶市土豆種植中的主要品種,種植面積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但是單一的品種很不利于土豆的進一步發展,十分容易退化感病。為了促進行業的進一步發展,重慶市從多個地區引進了9個全新的品種,在田間都表現出了較好的農藝性和抗性。這些不同用途的土豆品種的引進可以優化重慶市土豆產業的發展,增加農民的收入。
3.3 建設脫毒種薯繁供體系
市、縣、鄉、村四級的原原種 — 一級原種 — 二級原種 — 一級良種的脫毒種薯繁供體系已經形成,脫毒檢測、分級擴繁等的技術經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積累。在進行正式的種薯開發前,各個地區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了最為適合自己種植的土豆品種,進行了自己的定位。巫山縣、萬州等地區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開發蔬菜型的種薯和商品薯。很多農民對于質量品質的認識也有了提高,為脫毒種薯的大面積推廣奠定了很好的群眾基礎。
3.4 國際化的合作
重慶市土豆產業的良好發展引起了海內外的關注,在有關部門的大力之下,重慶市已經與許多外國土豆種植的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早在1998年,重慶市就從當時世界先進的比利時農業技術研究中心引進了CARAH模型和HOBO溫度記錄儀,建立了一套適合重慶市土豆晚疫病預警的系統。不僅如此,我國還是不是派遣相關的專家到國外進行學習和技術的交流,國外的專家也常常深入我國土豆種植基地,進行實地考察,研究種植中存在的問題。
3.5 種薯營銷
除了土豆的種植,各個區縣都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銷售方案,將土豆以統一的品牌和統一的包裝規格進入流通,確保土豆種植的質量。在搞好擴繁基地建設的前提下,很多土豆種植的區域開始了產業化進程。走出了很多適合當地發展的體系。經過多年的發展,許多大型的土豆加工企業被建立,帶動了土豆產業整體的發展進程。
4 重慶市土豆種植與推廣存在的問題
與許多種植土豆的區域一樣,土豆病毒病是土豆害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土豆產業發展的關鍵性技術問題。如何生產脫毒種薯、完善繁供體系仍是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除了土豆的病害,專用型品種的缺失也使當前的土豆品種很難繼續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而且重慶市的土豆價格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技術加工的占比很小,轉化程度低,所以盡管有較高的產量和較大的種植面積,仍然不具備產業的優勢。要想增值產業鏈,就必須加工產品,深化技術改革。
5 提升種植與推廣的策略
5.1 推廣技術,提高素質
建立政府扶持和市場引導相結合的新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迫在眉睫,將技術創新成果加快轉變為實際的生產力。但是與此同時,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的素質和能力也要有相應的提升,工作的理念和方式要跟上發展的需求,不能停留在單純的參與上,而應該主動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自覺傳播農業成果。
5.2 加強投資
政府對土豆的支持對土豆的種植和推廣有重大的意義,所以政府要加大扶持的力度和手段,實現土豆育種、生產種植。原料加工等全過程的優化。發揮自身的宏觀調控作用,完善土豆種植區域的硬件設備條件,營造一個良好的土豆種植氛圍。與此同時,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農民進行土豆的種植,愿意為土豆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6 結束語
文章以重慶市為具體的例子,分析了土豆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簡單的看法,為土豆種植業的發展助力。總而言之,土豆種植與推廣應該成為研究機構重點關注的項目,以此鞏固土豆在我國農產品中的重要發展地位。
參考文獻
[1]李世娟,我國土豆種植與推廣體制發展探討 優先出版[J]現代農業科技,2013
[2]趙燕,淺談我國土豆種植與推廣體制發展[J]農民致富之友,2016
[3]魏延安,陜西省馬鈴薯產業發展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
[4]李曉林,定西市馬鈴薯良種繁育與推廣體系建設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9
[5]劉孝榮,寧夏馬鈴薯產業現狀與發展戰略的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