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壯
[摘 要]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同國民經濟生產總值以及人們的生活質量具有緊密的聯系。在這種情況下,新時期我國在積極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在農業生產和種植的過程中,增加對先進技術的應用,為提升糧食產量以及質量不斷努力。鑒于此,本文以廣東省化州市東山街道農業技術推廣站為例,對當地的水稻栽培與育苗技術進行了全面分析,希望對當地農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 水稻 栽培 育苗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7)02-0195-01
1 壯秧劑在水稻栽培技術中的應用
1.1 壯秧劑在簡化育秧技術中的應用
在水稻種植和生長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根據土壤特點、生態特征等因素研制出了壯秧劑,其對秧苗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該化學制劑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將起到消毒的作用,還可以將一定的營養成分提供給秧苗。壯秧劑能夠針對枯病的病原特征發揮消毒功能,在對其進行應用時,可以促使枯病病原在土壤中得到徹底的清理,促使水稻成長過程中受各種疾病的影響率降低[1]。在將其向土壤中撒入以后,抗寒性在水稻根部也能夠有所提升,水稻地上生長部分也可以得到控制,對其進行矮化處理,促使水稻在全生命周期中能夠得到充足的營養元素。壯秧劑在調制中需要經科學的比例應用于鉀、磷和氮的調配中。
1.2 壯秧劑應用注意事項
對壯秧劑進行應用時,如果相關混合土壤已經對壯秧劑進行了添加,那么其不可以在應用于種子的覆蓋中,因為這部分土壤將阻礙種子的發芽和出苗。在對壯秧劑進行攪拌的過程中,必須保證均勻性,攪拌者應對藥量進行科學而嚴密的控制,嚴禁過強的藥力損害水稻秧苗[2]。通常情況下,PH值不超過7.2的土壤是需要對壯秧劑進行應用的。值得注意的是,壯秧劑無法達到除草的效果,要想對稻田進行除草,還必須綜合使用其他除草劑。在對大苗進行培育的過程中,如果產生了脫肥現象,工作人員必須采取補肥措施;當枯病等病害產生于水稻中時,壯秧劑的使用量應控制在每平方米50g,針對晚稻育苗來講,這一藥量還應當更少。
2 水稻育苗技術的實際應用
近年來,廣東省化州市東山農業技術推廣站在運行的過程中,為了提升當地水稻種植產量和質量,積極采取了以下水稻育苗技術,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2.1 水稻育苗方式
在進行水稻育苗的過程中,廣東省化州市東山農業技術推廣站做到了從當地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出發,在展開旱育苗的過程中,為了實現對溫度的有效管控,對塑料薄膜覆蓋的紙張進行了綜合應用,同時廣東省化州市東山農業技術推廣站也對拋秧軟盤育苗法進行了有效應用。
2.2 軟盤旱育苗方法
第一,軟盤旱育苗過程中,首先應科學的選擇育苗類型,對實際育苗過程中所需的秧盤使用數量進行確定。通常情況下,561孔對于早稻育苗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而434孔可以被應用于中、晚稻水稻的育苗當中。在對秧盤數量進行確定和選擇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從整體的角度出發,綜合考量每平方米際栽種穴數等影響因素。在預測出苗率的過程中,同理論計算結果相比,秧盤數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高出約為15%的比例。
第二,科學整理苗床,同時預備充足的盤土。在苗床上對育苗進行直接擺放,是不利于育苗的,因此必須展開有效的整理操作和科學的施肥,才能夠在苗床上對秧苗進行擺放。值得注意的是,在育苗的過程中,盤土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通常情況下,要求盤土擁有松軟的質地,同時營養元素豐富,在對盤土進行使用以前,應對其進行過濾處理,過濾過程中需要使用篩子,有效混合壯秧劑和床土對于育苗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未進行擺盤前,應將水灌溉到床土上,確保土壤擁有足夠的深度和良好的通透性。秧盤穴孔深的2/3是最佳深度,將混合后的壯秧劑和床土向秧盤穴孔中填滿,最后對種子進行播種。播種前應進行一系列催芽工作,通常需要將1~2粒雜交水稻播種在一孔內,4~5粒的普通水稻可以播種在一孔內,最后在覆蓋的過程中對營養土進行應用。完成播種以后,應在秧床土中放置秧盤,嚴禁在這一過程中產生懸空的現象,因為這會造成秧苗死亡。
2.3 秧田處理及病蟲控制
第一,秧田處理。針對旱育秋田來講,應加大對水量的控制力度,嚴禁秧苗徒長現象的產生,在前一天下午進行澆水,之后才可以進行移栽;針對水育秋田來講,必須嚴格控制灌水次數和水量,一次性灌溉中,沒過板面的水量最佳,不可以促使長期淹水的現象產生于秧苗中。當水稻生長到6葉期后,應確保田間處于濕潤狀態,同時不可以產生水層;而在4葉期時,應根據水稻具體沉重狀況有針對性的施肥。
第二,病蟲害防控。在水稻的成長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種病蟲害的侵襲,因此病蟲害的防治成為水稻栽培和育苗研究過程中的重點。首先,雜糯間栽。在對這一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實現生態控害的目標,一定的抗性差異存在與不同類型水稻中,將間栽糯稻方式應用于秈型雜稻行間,可以阻隔秈型水稻稻瘟病田間傳播;其次,稻鴨共養。即在進行水稻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將鴨子放養到田間,促使其對害蟲取食,從而有效的控制草害。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是農業大國,水稻是我國各地區積極進行農業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作物,因此積極加強水稻培育與育苗研究至關重要。近年來,在科學和信息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我國加大了農業的現代化建設力度,水稻栽培和育苗研究力度也有所加大。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我國相關部門在經營過程中,還應當從資金投入和激勵政策的制定等角度出發,鼓勵各地區積極展開水稻的栽培與育苗研究,才能夠為我國農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高連興,李長河.機械移栽方式對水稻生理生育動態的影響[J].農業工程學報,2014,18(4):64-67.
[2] 丁建明,劉吉龍.水稻無土育苗栽培與常規育苗栽培對比試驗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5(13):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