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國峰 楊健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7)02-0225-01
1 東豐縣農業生產的發展現狀
1.1 東豐縣的基本情況
東豐縣是吉林省遼源市的一個下轄縣,其主要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處長白山分支哈達嶺余脈,輝發河上游,是一個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半山區,全縣幅員面積為2522,24平方公里。東豐縣縣城距離省會城市長春135公里,北與伊通縣、磐石縣隔河相望。自2012年以來,東豐縣轄有12個鎮、2個鄉,總人口40萬。清代被辟為盛京圍場,史稱"皇家鹿苑”,素有"中國梅花鹿之鄉"的美譽,全縣鹿茸產量居全國之首,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全國三個民間繪畫畫鄉之一,并獲得全國綠化百佳縣、全省森林防火先進縣、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吉林省林業工作先進縣等諸多殊榮。
1.2 東豐縣主要農作物
東豐縣處在亞洲黃金玉米帶的腹地,發展農業的自然和資源條件得天獨厚。耕地面積110萬畝,糧食常年產量55萬噸,是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縣,形成了以特種高產玉米、綠色水稻、高油大豆為主的特色精品種植業,素有山區“小糧倉”之稱。
2 推廣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對提高東豐縣農機作業水平的積極影響
2.1 有利于優化耕地,為玉米的豐產奠定基礎
玉米生長對土壤的要求較高,在種植玉米之前,不僅要求耕地土壤的耕層深厚、結構良好、土地疏松、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還要求其土壤具有一定的保水保肥的條件。而在玉米種植中,通過利用全程機械化技術,則可以對土壤進行深松整地,改善現有土壤的理化性狀,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和保肥能力,從而有效的保證玉米幼苗的苗全、苗齊、苗壯,為玉米產量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2.2 有利于提高播種技術的精密化
播種是玉米種植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播種技術水平的高低影響著玉米的苗全、苗齊、苗壯,對玉米能否增產和增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播種玉米的過程中,使用全程機械化技術進行播種,能夠對玉米的播種量、株距以及播種深度有一個精確的控制,使玉米的播種更具科學化,從而在源頭上提高玉米的產量。
2.3 有利于開展苗帶重鎮壓作業
在玉米播種以后,為了保證播種后的玉米種子能夠與土壤之間有一個緊實的接觸,減少失摘的現象,要在播種后適當的進行鎮壓作業。在玉米播種后進行鎮壓作業,不僅可以改善土壤的堅實程度,還能夠在干旱季節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促進土壤毛細血管的形成,促進玉米作物能夠早出苗、出齊苗、出壯苗。而在這么一個重要的鎮壓作業中,使用全程機械化技術,能夠使干旱、半干旱地區的玉米提高引墑,從而促進種子的萌發以及生長速度,最終實現玉米產量的增產。
2.4 科學合理化的噴灑除草劑和農藥
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除草劑和農藥能夠防止病蟲害對玉米作物的傷害,噴灑除草劑和農藥的目的就是講病蟲以及草害消滅在對玉米作物的危害之前,其對玉米作物的生長具有積極的作用。而在噴灑除草劑以及農藥的時候,一些農民不能很好的掌握用量,在噴灑后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但是在噴灑除草劑以及農藥的時候,利用全程機械化技術,不僅能夠科學的調配用量,還能夠使其均勻的附著在玉米作物上,在消除玉米作物病蟲害的同時,還能夠促進植物的生長。
2.5 有利于提高玉米的收獲效率
在玉米的收獲上,一直沒有一個快捷便利的方式,使得農民在玉米的種植上也得不到較高的經濟效益。而近些年來,隨著全程機械化技術的發展,為提高玉米的收個速度,相關技術人員對玉米聯合收獲機進行了改進,各種機型的收獲機基本成熟,促進了玉米的收獲效率。
3 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3.1 努力提高全程機械化作業的工作效率
要想提高全程機械化作業的工作效率,首先,應該從機械的先進性問題入手,選擇先進適用的作業機械,來完成玉米作物全程機械化的各項機械作業指標。其次,還應該從機械的型號入手,根據本縣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機械。最后,要結合現有的先進農機推廣技術,并結合現有的農藝技術來提高作業的質量和工作效率,最終降低作業的成本,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
3.2 重點解決機械收獲秸稈覆蓋與免耕精量播種的問題
利用機械收獲秸稈覆蓋后要怎樣處理秸稈是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中面臨的一個主要的難題,在收獲的過程中,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進行優化:一方面要對秸稈實行二次利用,降低作業的成本,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另一方面,要用科學的思路來解決這一問題,如開展免費的玉米耕播技術的專題講解,提高農民的播種技術和桔梗處理技術,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處理多余的桔梗,還能夠增加土壤的肥力。
3.3 解決地塊分散的經營模式
農機合作社的機械主要是通過土地集中,以農業合作社的形式或者農業合作主題的形式將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從而逐漸使經營模式更具規模化。這樣的經營模式,不僅能夠為農業合作社的機械化發展開拓市場,還能夠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將農民的時間空余出來,使其從事其他的事業。這種模式,不僅發展了農業,還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是解決土地分散經營這一問題的最優方法。
3.4 要解決機械的質量問題
機械出現質量問題會對農業的生產造成消極的影響,所以對于機械的質量問題而言,要做好售后服務問題,盡量做到服務不耽誤農時、不影響農民的正常作業以及農民的作業效益。政府機構還要加強監督力度,對農業機械加強質量監管,杜絕粗制濫造的農業機械流入市場,降低機械化作業的質量。此外,機械生產廠家還應該盡可能的將使用說明書設置的簡單易懂,并以說明書的形式來推廣新式的農業機械。還可以專門開展機械使用方式培訓方式,指導農民正確的使用機械,提高農民對機械的利用率。
總之,在玉米的種植中,推廣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不僅可以有效的抵御自然災害,為玉米的生長創造最佳的生長條件,從而大幅度的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農民的收入。所以,東豐縣要想提高玉米的產量,增加東豐縣農民的收入,就要極力的推廣全程機械化技術,逐漸的實現玉米的標準化和規模化的生產,實現農機農藝的融合。此外,還要擴大玉米的種植面積,不斷的促進玉米的綠色化生產,在提高玉米產量的同時,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