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素芳+黃超
摘 要:能力驗證是指利用實驗室之間比對,按照預先制定的準則評價參加者的能力活動。提高能力驗證結果的滿意度對于保證能力驗證活動的質量和有效性,以及對加強實驗室質量控制有積極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常見影響能力驗證結果的因素,旨在幫助實驗室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度。
關建詞:能力驗證影響 因素建議
一、能力驗證的作用與目的
實驗室評審準則定義,能力驗證是利用實驗間比對來確定實驗室能力的活動,實際上它是為確保實驗室維持較高的校準和檢測水平而對其能力進行考核、監督和確認的一種驗證活動。他的作用是可為實驗室提供評價其出具的報告數據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客觀證明,是評價實驗室能否勝任其所從事的檢驗檢測活動,通過活動提高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增加客戶對實驗室能力的信任度。
能力驗證活動目的:確定檢驗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對這些方法進行監控,考察各實驗室日常檢測的能力,識別驗證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
二、影響能力驗證有那些因素
影響能力驗證結果的因素主要來源人員的能力、儀器設備、標準物質、環境條件、試驗方法,對于可疑和不滿意的檢測數據可以重以下幾方面分析原因:
1.檢驗人員的能力水平
參加檢驗的人員應經與其承擔的任務相適應的教育、培訓,并有相應的技術知識和經驗,熟悉檢驗檢測方法、程序、目的,取得相應的上崗資格證,如化工產品、建材產品檢驗員證,認真閱讀能力驗證作業指導書,如果對作業指導書中標準理解不到位,就會造成對試驗過程的關鍵點控制不嚴,影響試驗結果。
2.儀器設備的運行情況
對儀器設備進行運行檢查,有利于實驗室動態掌握檢測設備的計量性能,并根據運行檢查的結果確定設備的穩定性、準確性、控制圖的繪制及數據的分析。運行檢查的實質是過程控制,是實驗室使用核查標準對檢測設備計量性能的過程控制,所謂核查標準是指用來代表被測對象的一種相對穩定的儀器、產品或其他物體。
3.標準物質的準備
試驗用的標準物質或標準溶液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定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標準物質的溯源性至關重要,檢驗應使用有證標準物質,在配制標準溶液時要使用精度能夠滿足要求的天平和移液、定溶器具,同時還應考慮溫度的影響,應選用不會引起體積變化和目標成分發生變化的儲存方式,且儲存時間不宜過長,所用標準物質的純度應滿足檢驗目標成分的需要,不影響定量的準確性,檢驗使用的標準物質應有唯一性標識并編號。
4.檢驗環境條件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4.3條:“具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工作條件滿足檢驗檢測要求”。應有監測、控制和記錄環境條件。
5.檢驗方法的選擇
在檢驗工作中應根據不同情況,正確合理地選擇檢驗方法并嚴格執行,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度及精密度。能力驗證時,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至關重要,一是選擇能適應于被測成分的樣品,二是選必須與樣品待測成份的數量級相一致,三是優化儀器條件、優化顯色、比色條件。如我院參加的水中鉛含量的能力驗證檢測,作業指導書中給出鉛的檢測濃度在0.1-2.0mg/L之間,給出的方法是原子吸收石墨爐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法、ICP-MS、原子熒光度計法等,那么檢測鉛的方法選擇上不大適合選取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法,因為檢測出的結果濃度會遠低于標準曲線最低點濃度的情況。
三、建議
參加能力驗證檢測機構收到能力驗證樣品和作業指導告知書、檢測結果報告單等材料后,不要急于進行樣品檢測,首先應仔細檢查樣品狀態性,避免樣品在存儲、處置、準備過程中出現退化、損壞,當樣品需要存放在規定的環境條件下,應遵守存放環境條件,以保護樣品處于安全狀態和完整性;并仔細研讀作業指導告知書和檢測結果報告單中每一細節的含義,如有不明之處應及時與主辦單位進行有效溝通,定期使用有證標準物質或測量設備對儀器設備性能進行有效控制,防止因設備性能出現的數據偏差。
參考文獻:
[1]《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
[2]GB/T2702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