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婷婷
摘 要:健康產業是現代服務業中的重要內容,其輻射面廣,吸納人員多,拉動消費作用大。新常態下,大力發展健康產業成為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就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健康產業正逐漸成為助推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關鍵詞:渝中區 健康產業
一、健康產業的含義和統計分類
健康產業是以維護和促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為目標的服務活動,主要包括醫療服務、健康管理與促進、健康保險以及相關服務,按照國家統計局關于健康產業的統計分類標準,可以將健康產業分為四大板塊,分別是:醫療衛生服務、健康管理與促進服務、健康保險和保障服務、其他與健康相關的服務,涉及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服務業和批發零售業共57個行業小類。
表1.國家統計局健康產業行業分類
二、2015年渝中區健康產業發展現狀
(一)單位數量不多,行業覆蓋較為齊全
2015年,渝中區健康產業法人單位631家,占全區總量的2.9%,其中,非企業單位193家,企業單位438家,規模以上企業單位53家。從構成看,其他與健康相關的服務單位數量最多,達297家,占總量的47.1%,其次是健康管理與促進服務,達252家,占總量的39.9%,健康保險和社會保障服務數量最少,僅3家。分地域看,兩路口以150家單位高居榜首,其次是解放碑(117家),第三是大坪(97家),化龍橋數量最少,僅7家。
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渝中區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健康產業體系,涵蓋了《健康產業分類》15項行業分類中的13項,覆蓋率達86.7%,具備了較好的產業基礎。
(二)經濟總量大,醫療衛生是產業主體
2015年,渝中區健康產業實現增加值74.7億元,占GDP的7.8%,成為支撐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
醫療衛生服務是產業主體。渝中醫療衛生資源豐富,傳統優勢明顯。2015年,醫療衛生服務業法人單位79戶,創造增加值48.8億元,占總量的65.3%,遠超其他3個板塊,成為絕對的產業主體。可見,受傳統產業發展結構影響,醫療衛生服務行業基礎雄厚,構成了全區健康產業最主要的部分。
其他與健康相關的服務、健康管理與促進服務是兩大支撐。從目前的產業構成看,其他與健康相關的服務業板塊全部由健康相關產品的銷售業構成,健康管理與促進服務主要由政府與社會組織健康服務、健康教育服務、體育健身服務等三個行業構成。2015年,兩大板塊分別創造增加值15.1億元和10.9億元,占總量的20.2%和14.6%,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健康保險和保障服務是發展短板。從目前的發展水平看,在區保險機構基本從事較為傳統的財產保險和人壽保險,不開展或只零星開展健康和意外保險,專門從事健康和意外保險的機構沒有,社會保障類機構數量也很少。2015年,該板塊創造增加值僅占總量的0.01%,規模微乎其微。可以說,該板塊的發展存在缺失,是制約產業發展的短板。
(三)從業人員行業分布較為集中
2015年,健康產業從業人員共計4.0萬人,占全區總量的6.5%,其中,醫療衛生服務2.5萬人,占比最大,達62.5%,其次是其他與健康相關的服務,達0.9萬人,健康保險和保障服務人員最少,僅45人。
(四)規模以上企業發展較快
1.企業數量迅速增長
2015 年,全區規模以上健康產業企業53個,其中,健康產品銷售類40家,醫療衛生服務8家,健康管理與促進服務5家。單位數量占全市比重為8.5%,較2014年增加11個,增長26.2%,增速較全市高8.6個百分點,高出全國平均增速(6.4%)19.8個百分點。
2.經營規模不斷擴大
2015年,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增加值16.8億元,占產業總量的22.5%,其中,批發零售業占絕對優勢,達14.3億元,其余行業合計2.5億元。全區規模以上健康產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2.7億元,,占全市24.7%,較上年增加53.0億元,增長35.4%,增速較全市快19.2個百分點,較全國(13.0%)高22.4個百分點。億元以上企業共17家,占規上總量的32.1%。其中,年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特大型企業有5家,分別是:重慶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醫藥集團醫貿藥品有限公司、重慶桐君閣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和平藥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重慶醫藥集團藥特分有限責任公司,年營業收入在1億元-1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12家。
3.就業帶動力不斷增強
2015 年,全區規模以上健康產業企業吸納從業人員 0.9萬人,占全市14.0%,比上年增加0.1萬人,同比增長20.5%,增速較全市慢4.1個百分點,高出全國增速(9.2%)11.3 個百分點。
三、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建議
(一)創新服務,為醫療機構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從交通配套、市政配套、服務配套等多方面入手,為在區醫療機構、特別是三甲醫院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為來渝中看病的患者營造良好的就診環境,盡量減少大型醫療機構的搬遷和外區醫療機構的分流,從而保證醫療衛生行業的穩定發展,為整個產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招商引資,吸引健康保險類機構入駐
充分發揮渝中區金融業發達的傳統優勢,在招商過程中,有選擇性、有針對性的吸引一些健康保險類大型機構入駐,同時科學引導在區保險機構開展或者多開展健康保險業務,彌補健康保險和保障服務發展的缺失。
(三)政策支持,助推醫藥企業、民營醫院做大做強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民眾對整形美容、婦科產科等民營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需求量擴大,政府應該順勢而為發揮財政資金導向作用,制定優惠政策,幫助醫藥銷售企業、民營醫院等具有較好發展潛力的企業做大做強,為產業發展提供動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