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青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得到提升,閱讀教學也進一步提升。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閱讀語文教材,鍛煉閱讀能力,這對于學生提高語文閱讀素養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學環節中,現有的語文閱讀教學仍舊存在著一些困境和挑戰,這些困境需要我們一一克服,這些挑戰需要我們一一跨越。本文對存在的困境進行分析,并根據現狀提出相應的完善對策。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困境;對策
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閱讀教學是重要一環,它在教學過程中承擔著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任務。具體來說,閱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認知能力與信息采集能力、賦予學生對生活的想象力。除此之外,閱讀教學還是學生獲得審美體驗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來,我國教師對于學生的閱讀教學有所重視,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是也存在問題,亟待解決。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困境
(一)閱讀教學觀念落后
閱讀不是簡單地機械的朗讀,不是讀后不思考不動腦,而是需要學生運用語文素養揣摩作者寫作動機與目的,認識作者文章特點,根據現實背景和社會背景分析出文章的深層意義,在這個閱讀過程中,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對文章仔細揣摩、思考與感悟。但是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教師為了追趕進度,往往簡單的將閱讀教學歸類為朗讀課,而不對文章進行深層分析品味。在這種教學過程中,學生無法體會到閱讀的魅力與文章的吸引力。長期下去,學生就會對閱讀教學產生排斥心理,影響語文素養的提升。這種現象的出現就是教師閱讀教學觀念落后導致的,他們不重視閱讀教學,在這些教師的觀念中,閱讀就是簡單的幫助學生了解文章內容,這種落后的教學觀念極大的阻礙了教學目標的實現與教學進度的推進,學生上課缺乏積極性,教師也沒有激情。閱讀教學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成為擺設。
(二)閱讀教學內容認知偏差
現如今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大多數的閱讀教學都是由教師主導教學環節完成的,課堂安排上,教師通過閱讀理解訓練題進行閱讀知識講解,這樣不僅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而且使教學內容變得狹窄,教師這種閱讀教學認知內容偏差的問題,大大影響了教學效果,容易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一味的照本宣科講解訓練題還容易導致教學重點偏移,忽視文章本身。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閱讀內容的本質含義,而不是給學生束縛一個標準答案,要知道閱讀文章的含義本身就是一個發散的過程,不應有標準答案,在教學中應重視學生主觀感受。其次,由于教師這種教學內容的偏差,導致在教學環節中,教師不善于引導學生擴大閱讀范圍,掌握更多知識,學生積極了解課外知識的主動性缺乏,閱讀意識低,這背離了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困境。
(三)學生閱讀素養普遍偏低
初中階段學生的課程任務比較繁重,除了語文之外,學生還需要掌握數學和英語等多門重要的學科,再由于語文是母語的先天優勢,導致學生對語文課程不加重視,學習語文的意識較差。特別是由于升學壓力等多種原因,學生不將更多時間放在語文閱讀上,導致的閱讀素養偏低,知識儲備不足。這種現象造成學生閱讀素養普遍比較低,閱讀質量無法提升,這也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大攔路虎。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所遇困境的對策
(一)改變教學觀念,研究教學方法
初中語文教師作為語文課堂的引導者以及重要的參與者,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更新教學觀念,研究教學方法。首先教師應改變教學觀念,認識到閱讀教學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在行動上予以重視,在課堂上帶領學生感受閱讀魅力,養成閱讀習慣。其次,教師應在課下積極研究教學方法,摒棄先前簡單敷衍的教學模式,邊灌輸傳授為引導疏通,采用豐富的互動教學與體味式教學,幫助學生感受閱讀的魅力,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教師還能夠采用多種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閱讀內容中的場景,輔助學生理解,刺激學生感官思維,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二)充分理解閱讀任務,拓展教學內容
閱讀的任務是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會文章的內涵和實際意義,用心感受作者感情,在閱讀過程中要身臨其境,專心體味文章,與作者進行心靈的碰撞,最終理解閱讀內容,提高閱讀能力。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理解閱讀任務,閱讀并不是簡單機械朗讀,而是帶著思考品味文章,將閱讀過程本身作為審美享受,在寓教于樂中提高教學質量。其次,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應局限教學內容,應該以教學范圍為基點,向周圍擴散,發散閱讀,而不能局限于書本知識。隨著社會發展,單純的書本閱讀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應該拓展教學內容,讓學生多角度獲得更多有用知識。
(三)幫助學生養成閱讀習慣,善于積累
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這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需要教師持之以恒不斷努力。首先要引導學生培養自主閱讀能力,通過規律的閱讀活動培養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記錄讀書筆記,及時思考文章含義,通過閱讀文章和筆記回顧已學內容,提高對閱讀的理解和把握,逐漸提高閱讀質量。其次,學生不僅應在課堂上自主閱讀,在課下也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日積月累的閱讀提高文學素養。在學生養成閱讀習慣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使用正確的方法加以引導,在幫助學生的同時減少學生的逆反心理。
三、總結
綜上,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要走出閱讀教學困境,首先需要教師提高意識,重視閱讀教學,在教學實踐中以學生為主,培養學生自主閱讀,尊重學生閱讀興趣與思維模式,避免填鴨式教學。其次,新課程背景下要求教師運用多樣靈活的教學手段,選擇適合學生個陛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素質培養與審美陶冶。幫助學生養成喜愛閱讀的習慣于積累知識的行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最終提升語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