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偉
摘要:化學實驗是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它所蘊含的科學性、實踐性讓化學知識變得格外迷人。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實驗手段帶領學生走進科學世界的大門,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技能,為其將來更好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教學
面對化學這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若教師僅僅利用書本中的單一知識并不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從而更好的走進這個奇妙的物質世界。化學學科有著很強的科學性,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實踐操作來輔導學生進行化學學習,讓學生直接感受到物質世界的奇妙變化,并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讓化學知識具體化,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
一、豐富教學評價手段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作業(yè)布置的形式有可能會受實驗因素的制約,其作業(yè)形式也會受到影響,死板的作業(yè)布置形式,不僅會讓學生喪失對化學學習的興趣,還會讓化學實驗教學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變味。因此在化學實驗的教學過程中,我常常會給學生布置有關書寫“化學實驗報告”這類作業(yè),雖然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再強調學生應注意邏輯思維的嚴謹性,但是在學生的思維實驗報告中,我常常不會對學生在實驗報告內容進行統(tǒng)一標準的嚴要求。在我看來,讓學生學有所悟并在實驗報告上寫出真實所感,才能達到進行實驗教學的真正目的。例如,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難免會犯一些錯誤進而導致整個實驗的失敗,此時教師不應該特意注重學生實驗失敗等字眼,教師應當讓學生就失敗進行自我反思并將錯因在實驗報告上進行分析,或將不足之處在實驗報告上進行及時反思。開放的實驗報告書寫內容能讓學生積極的進行實驗探究,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與探究能力,這種豐富的教學評價手段給予了新課改下教師評判學生學習是否具有成效的新角度,并讓教師在評判一個學生學習好壞時真正把握到教育教學的本質,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教學評價的包容性,體現(xiàn)教學的人文性,且這樣的學習互動方式更有利于師生間進行學習進度的坦誠交流。
二、提高學生的實驗素養(yǎng)
化學實驗往往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高中化學教師應當有責任提高學生的實驗素養(yǎng),為學生埋下實驗憂患意識的種子,并學會隨時利用課堂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為其將來安全高效的進行各種實驗打下良好基礎。例如,在學習制作各種密度氣體的時候教師應該及時為學生普及“哪些氣體有毒”、“哪些氣體密度比空氣輕”等知識對學生做好安全教育,讓學生在了解這些氣體的基礎下,學會怎樣防范這些有毒氣體,增強化學學科的實用性。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普及“綠色環(huán)保”等知識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讓學生明白這些有毒氣體應該“如何排除”、“如何用其他液體等進行吸收”等道理,進而豐富學生的學科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化學已經(jīng)滲透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我們?yōu)楦o時代發(fā)展潮流需要學習的必不可少的學科之一。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化學知識又隨時可見,因此提高學生化學實驗素養(yǎng)就是為學生將來更好的發(fā)展自身做好準備,并為以后的健康生活做更好的擔保。
三、增強教學模式
化學滲透于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我們能在生活中尋找化學的影子從而更好的帶領學生打開化學知識的殿堂。在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僅僅限于書本中的化學教學以及實驗室中的化學教學已經(jīng)不能滿足現(xiàn)在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模式,是當下每個化學教師應當積極思考的問題。有效的教學模式能迅速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還應該注意探索合理的教學模式,針對不同的知識點對學生學習中存在著諸多問題進行對癥下藥。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家庭小實驗等著類似作業(yè)形式將學生有限的實驗課堂搬到平常生活中,讓化學知識更接地氣,也讓學生在學校以外的地方能進行自主的實驗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并培養(yǎng)學生積極實驗的自主性思維。例如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這一知識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找到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到的金屬,通過比較不同金屬應用的不同場合探究不同金屬具有的不同化學性質,從而將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并對學生的生活常識進行間接提高。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小組分配的方式來進行實驗的重新設計。通過小組展開自由討論讓每個學生都能大膽的各抒己見,并讓學生通過自己設計實驗的方式探究實驗的不同路徑,讓學生在自我探究的過程中學會發(fā)散、學會舉一反三,增強學生的實踐技能,豐富學生的實踐技巧,讓同學們在小組交流磨合過程中充分挖掘自身思維的閃光點,為學生提供互助互動的平臺,從而更好的豐富我們的教學模式。
四、多媒體技術的結合
化學知識還有一部分是肉眼不可見的,它是通過原子、離子等微小顆粒進行反應,從而實現(xiàn)質的變化,想要揭露這樣奇妙的化學世界,多媒體技術的引用是很有必要的。多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課堂的結合是順應現(xiàn)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的大勢所趨,掌握多媒體技術也是當代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職業(yè)素養(yǎng)。當我們在進行完實驗將知識回歸于書本時,可能有些實驗還不能讓學生達到完全理解的程度,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在實驗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化學概念進行進一步豐富與完善。例如,當在學習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時,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僅僅只能感受到電離產(chǎn)生的氣體或產(chǎn)生的物質使溶液變色等個別現(xiàn)象,以此從側面推得化學實驗的進程。這些微小粒子究竟是怎樣進行反應的?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可能還不能理解,這時候就需要引入多媒體教學技術豐富拓展我們的實驗課堂。通過多媒體技術提供的視頻、圖片等生動形象的展示平臺為學生進行更好的化學知識教育,讓學生的思維由抽象變?yōu)榫唧w進而充實化學實驗課堂。
另外,受實驗條件環(huán)境設備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往往實驗不可能達到特別理想的效果,這時候就會給實驗結果帶來偏差,學生不能第一時間接觸到正確的知識,這樣往往會對學生的化學知識造成一定的誤導,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帶來的豐富教學資源為教學提供具有準確性、科學性,讓學生側面了解到正確的科學知識,為其將來更好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如何設置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應當針對本班教學實際與學生的學習水平合理設計實驗,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帶領學生更好地遨游于化學知識的海洋,感受化學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