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聰
摘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優于傳統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手段在歷史課堂上擴充歷史知識。結合教學經驗,談談關于利用多媒體手段擴充歷史知識的優勢和我個人的見解。
關鍵詞:多媒體;歷史知識;歷史課堂教學建議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實現了圖文并茂、聲畫并舉效果現實創設課堂教學情景。多媒體教學的最大優勢在于能夠將傳統教學中單一的文字或簡單掛圖呈現教學信息的形式轉變為多媒體形式,從而克服了傳統教學中文宇呈現信息過于抽象的問題,而以生動具體、形象逼真的虛擬情景,把抽象的信息內容轉變為具體的形式再現給學生,從而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實現輕松愉快的學習。對于多媒體教學,不同學科,其教學優勢發揮的程度也不一樣。我根據多年的教學體會,談談多媒體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一、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的動力。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學實踐也告訴我們,學習興趣是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心理前提。學生一旦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時,就能積極主動的去學,樂學不倦。而興趣是一種積極作用的情緒,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和情感相聯系,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在講課中給學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而傳統的一只粉筆,一塊黑板,教師一張嘴,偶爾加上一兩件教具的手段,很難長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學生面對黑板上所列提綱,忙于記筆記,加之歷史具有過去性,只靠文字和語言往往不易理解,學生感到枯燥,教學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而多媒體手段恰恰在視覺、聽覺效果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識規律,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富有創意的畫面、動態的示意、豐富的影視資料,創設悅耳、悅目、悅心的情境,可以打破時空的界限,為學生再創歷史畫卷,縮小學生與歷史的時代距離,使之目睹歷史的真實,變被動的“聽”、“記”為主動的“看”,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受,催發出學生積極探索的情感,調動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利于開發學生智力,提高教學效果
集中注意力依賴于興趣,在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條件下,多媒體教學使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認真觀察事物,利用豐富的多媒體感性材料,不斷加深學生的可知表象。在教學實踐中,針對歷史課堂的教學內容,恰當地選擇電教媒體,搜集、制作電教材料,適時、適量地運用。這樣就能使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觀看和思維,看后引導學生進行總結言,進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好學、樂學,積極參與,既開發學生智力,又使教學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結構,讓學生融匯知識體系
多媒體的出現,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很大的跨度,這個跨度是指教師在講授某一內容時,知識點不會被局限在本節課的教學要點之內,它可以打破一節課的束縛,實現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融匯,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種教學方法有它獨特的好處,易于讓學生回憶起前面所學的知識,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另外,還可以實現不同章節之間內容的對比,讓學生通過比較來找出他們之間的異同點,以此培養學生比較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實現知識的系統化,使一章的知識點處于一個網絡結構中,教師只要提到任意一個知識點,然后根據該知識點進行拓展、延伸,最終展現出整章的知識結構。如在向學生講授“近代列強侵華史”的專題時,包括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及北洋軍閥時期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等史實,事件頭緒多,時空跨度廣,變化大,學生難掌握。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一個課件,先向學生展示本專題的知識結構框架,可以設置熱字或其他熱對象,從而激活包含在各個知識結構層次中的具體內容(包括視頻、動畫、圖片、文字等),使復雜而抽象的知識聯系形象清晰,構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這是在傳統的教學手段下難以做到的。還可通過課件的超級鏈接向學生提供一些與本課專題內容相關的世界史資料,將近代列強的侵華融入當時的世界背景中,擴充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更好地突破近代列強各個階段侵華的原因、特點和影響這幾個重點難點。
四、利于學生用網絡資源獲取承載歷史信息的材料
學習處理歷史信息方面的知識人們認識歷史的前提是獲取承載歷史信息的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獲取史料的過程也是掌握歷史學習方法的過程。在對歷史信息進行處理時,如果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和儲存,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學習歷史的本來意義,甚至會加重學生的負擔,使學生對學歷史感到厭倦。所以,要改變歷史學習是對現成知識的記憶這種傳統的模式。教學方法的運用要使學習的過程與結果得以統一,而不是分離。提倡把學習歷史看做在研究和認識歷史,這就要訓練學生去掌握和理解歷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過對史料的匯集、整理、辨析、推論,把史料作為證據,用以解決歷史的問題。所以,歷史教學方法的運用,是離不開對史料的運用的,尤其是學生對史料的運用。
總之,當今教育的人性化、主體化和個性化越來越成為世界教育發展的潮流。這種能夠充分展現教學內容直觀性、生動性、豐富性,能夠使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多重感受和再現歷史現象的多媒體技術正在歷史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和發展,它將極大地有利于教師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使我們的歷史教學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今天,我們要會用、用好多媒體技術,為打造高效課堂教學目標而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