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成
摘要:語文的教學內容是言語文化,對于初中生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學好語文,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使其能夠更好的同他人交流溝通。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習思維
語文學習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高低不光是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中,還將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高低造成影響,這一影響是一個持續漫長的過程,將會在學生今后的發展中逐步體現。因此,在初中這一學習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教師要注意日常語文課堂上傳授知識的方式方法,只有找到適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方法,才能在語文教學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掌握初中語文教學的正確方法
語文是語言傳承和文化傳承的綜合體,初中階段學生對語文的學習主要集中在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方面,通過對語言的傳承保證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同他人順利的交流。同時,又通過對古典文學作品的深入學習,讓學生在接受語言傳承時也將文化傳承一并接受,借此讓學生領悟到語文的魅力。當然,就作為中國人這一點來講,具備一定的漢語素養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必備技能,學生對這一技能的掌握,關系到生活中同他人的交流溝通,學習中順利的對書本進行理解閱讀、順利完成教師布置的相關任務等一系列和語言運用有關的事情。作為初中學生,要掌握這一技能最簡單直接的途徑就是對語文課程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一名合格的初中語文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觀察分析,充分掌握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在教學中不斷創新,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就接受語文知識的熏陶,這就很容易為學生日后學好語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也是初中語文教師常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說的一句話,要在教學中培養其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有一定難度的事情,但這也正是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漢語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載體,其極具歷史韻味,且博大精深,通過漫長的發展,漢語形成了一套獨有的知識體系。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中,學生不光要進行漢語言及漢語言文學的學習,還要進行一些被翻譯成漢語的國外文學作品的學習。這樣看來,語文的學習過程是豐富多彩的,但是在現實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服務于考試,用大量的習題對學生進行訓練,試圖培養起學生對語文的“語感”,這樣使得原本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變得枯燥乏味起來,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誤解,無法通過對語文的學習發現蘊含在漢語文化之中的美,從而逐漸對語文學習喪失了興趣。
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需要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要位置,合理的習題訓練必不可少,但是切勿濫用“題海戰術”,這樣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調動。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選取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青春校園文學、科幻小說、奇幻小說之類的文學作品作為課程切入點,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充分激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好奇心。只要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全面激發,教師就能順利的引導學生對語文課程內容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學習,讓學生將語文課本中的知識牢牢掌握。當然,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只顧著自己講課,還應當注意和學生保持良好的互動,讓學生來對語文課堂進行主導,這樣可以使得一堂課上,學生全程都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這樣的課堂才足夠高效。
三、及時扭轉學生錯誤的學習思維
學生的語文學習意識是極為重要的,其對語文知識的實踐起決定性的指導作用,因此只有學生保證學習思維的正確,才能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這對學生學好語文起著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現在雖然素質教育的觀念已經提出了很多年,“新課改”也不斷的全面深入,但是由于升學考試體制的改革力度不足,“應試教育”的影響還在持續著,不管是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還是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分數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學好語文是為了取得一個理想的分數,或者說,在考試中獲得不錯的成績是學習語文的目的之一,這種思想其實是和語文學習的初衷背道而馳的。
雖然在語文學習中,分數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但是也不是一個非談不可的話題,作為語文教師要在語文學習中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要為了學習而學,不要為分數而學,弱化學生在心中對分數的執著,將學生的錯誤學習觀念進行扭轉,讓學生明白語文的學習成績只是其表象,更為重要的是通過不斷的對語文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為其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不斷創新教學方法
目前,我們正處于大數據時代,數據已經滲透到了初中語文教學的每一個角落,教師要學會對互聯網中的海量數據進行挖掘和運用,使得教學的方法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當前的初中語文課堂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教師在講臺上演一場“獨角戲”,學生乖乖的當“觀眾”,這種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歷史。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說的話不再是“真理”,學生有權對存在疑點的地方提出疑問,教師要對學生提出的疑問進行積極的解答,對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積極的響應,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系。
課本、粉筆、黑板這三大件不再是課堂的主角,在“大數據”的浪潮中,教師和學生都頻繁的和互聯網進行這接觸,通過手中的互聯網終端設備可以極為輕松的獲取互聯網上的海量資源。正是因為這樣,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當隨著科技而改變,“微課”、“語文學習相關的手機APP”、“即時通訊工具”等都應當出現在語文教學之中。這樣一方面是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對新事物的好奇心理,讓其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使之對學習充滿興趣;另一方面,由于語文教學中互聯網的介入,可以模糊課堂和課外的界限,讓學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語文學習,這樣就延伸了本來顯得時間不足語文課堂教學。
總而言之,語文在學生的整個初中階段占據了極為重要的位置,同時語文學習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是持續不斷的,學好語文能讓學生終身受益。因此教師需要在語文教學中端正態度,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教學之中,盡可能的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將語文學好,繼而提高語文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