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敏
【摘要】近年來,我國現代教育事業不斷發展進步,高職教育也獲得了較為快速的發展,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社會對高職院校人才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不但注重學生的專業能力,而且更加注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而相較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職院校的生源構成存在一定復雜性,學生的心理特點也較為復雜,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難度。因此,本文在分析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以期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特殊性;措施
1.前言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范圍日漸廣泛,高職學校數量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為了培養出合格的高職人才,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與管理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應該充分注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但由于受到學生來源、學生文化素質、教師教育模式等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學存在一些特殊性,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有一定難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高,難以真正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對本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進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出針對性措施,保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順利、高效的開展,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質量。
2.分析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2.1在招生標準影響下,學生思想具有特殊性
通常情況下,高職院校的學生有以下兩種來源:其一,普通高考最后一批錄取的學生;其二中專、技校、職高等對口畢業生,即“三校生”[1]。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認為進入高職院校是無法進入普通高校的選擇,在高職院校就讀有很大被動性。這樣一來,學生難免會產生不自信、不甘心等心理,甚至產生自卑感,導致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積極性不高,不但不會主動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而且思想覺悟不高。另外,相較于普通高校的學生,高職院校的生源相對較差,學生成績、道德素質參差不齊,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以順利、高效開展。
2.2在教育目標影響下,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具有特殊性
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與普通高校教育目標有一定差異性,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較為“直接”,主要為培養具備較強專業素質、職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在日常教育中,學生不但需要接受大學程度專業知識的教育,而且要接受技藝、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教育。為了保證畢業擁有較強的可雇傭能力,學生一般在出校門時就需要具備專業的技能,以直接走上工作崗位[2]。這樣一來,在一定程度上,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與學生都無暇顧及思想政治教育,即使部分教師已經認識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大多數學生對思想政治的認識程度不夠,錯誤的認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對畢業后的就業與發展作用不大,這導致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時力不從心。
2.3受高職院校教育模式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特殊性
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比較注重實踐教學,注重學生實踐能力、職業素質的培養,在這種“以能力為核心”的教育模式下,大多數高職院校在理論課程上花費的時間都不多。這樣,不但減少了對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機會,而且讓很多學生沒有時間及精力對思想政治進行學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難以形成系統性的教學模式。
3.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應對措施
3.1注重學生特殊思想的把握,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思想政治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高職院校相關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深入分析,掌握學生思想的特殊性。總體上看來,高職院校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素質呈現出積極向上的趨勢,但從學生的心理狀況看來,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都存在自卑、壓抑、抱怨等心理,心理處于“亞健康狀態”。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不能應用一概而論的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應該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育,以學生思想政治現狀為依據,給予不同的學生差異性的心理輔導,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另外,高職院校教師應以各專業的課程特點為依據,給予不同專業的學生差異性思想政治教育,從整體上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
3.2完善人才培養目標,明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當前,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職院校學生想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取得優勢,不但應具備專業基礎知識及職業能力,還需要具有崇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因此,高職院校應該重新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思考與更新,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總的來說,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關于理想信念的教育,組織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等方面知識,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心智。第三,就業指導,培養學生正確的擇業、創業、就業等觀念。第四,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質[3]。第五,網絡道德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和良好的網絡禮儀,讓學生能夠主動遵守網絡道德。第六,公民道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與道德素質。第七,民族精神,注重學生愛國主義、艱苦奮斗精神、自強不息等方面的教育。
3.3調整當前教育模式,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高職院校應認識到開展思想教育活動的重要性,對當前的教育模式進行一定調整,為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提供更多機會。獲得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機會后,高職應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進行更新,將網絡平臺、學生廣播、校報等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宣教范圍,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4.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一定特殊性,這些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高職院校應認識到對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從更新教育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入手,讓學生接受到系統、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進而培養出更加優秀的職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程凡.新媒體環境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挑戰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4,(9):53-55.
[2] 強學民.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與對策[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172-175.
[3] 宋曉婷.試析高職學生職業價值觀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J].科教導刊,2014,(2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