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菲
(天津社會科學院京津冀及城市群發展研究中心 天津 300191)
以共享單車良性發展帶動低碳生活
侯小菲
(天津社會科學院京津冀及城市群發展研究中心 天津 300191)
共享單車是互聯網經濟的一種新業態,體現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自單車投放以來,受到廣大市民的一致歡迎。但是,新事物也出現了新問題,包括非法占有、損毀單車情況大量出現,舉報和抓獲違章違法行為成本較高;缺乏監管,無序競爭;隨意停放,存在安全隱患,廢棄車輛回收難等問題。相關管理部門和企業需要從管理體制和制度設計等方面入手進行規范,共同推動社會資本在公共產品供給領域的良性發展。
共享 低碳 互聯網經濟
共享單車是企業與政府合作,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一種互聯網新業態,尤其是2016年底開始,國內共享單車市場呈現爆發性增長的態勢,由于其出行的便捷性受到民眾普遍歡迎,對社會既有積極的一面,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如何科學有序引導和監管這一新生事物,充分發揮其有益作用,又盡可能規避其出現的各種問題,是目前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1.符合五大發展理念。共享單車屬于借助移動互聯網而生的新的商業模式和產業,通過互聯網平臺對其進行使用,同時促進了非現金支付的消費方式的發展,這些都與創新的理念相吻合,從形式上體現了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2.有效激活社會資本。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的意見》,大力推動民間資本進入民生領域。共享單車以開放的姿態迎接民間資本的注入,調動了民間投資的積極性。激發了社會資本在交通領域的投資活力,增加產品和服務的供給,不斷優化質量水平,拓寬城市建設的投融資渠道,對于提升普通民眾的幸福感,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共享單車的使用是低碳生活、綠色出行方式的典型代表,既緩解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壓力,又減少了機動車污染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可以說是鼓勵市民在生活中自覺減少碳排放,倡導綠色、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體現。
4.增加市民福利,利于城市發展。共享單車的車輛大多投入在校園、地鐵沿線各站點、公交樞紐及市民出行熱力點等地點,不僅解決了很多市民上下班“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通擁堵問題,在提高市民出行便捷程度上創造了很大價值,給普通百姓帶來了福利,在改變城市出行方式的同時,也是對城市路政建設的拷問,是共享經濟和城市出行規劃的完美結合。
1.蓄意破壞及非法占有影響正常使用。共享單車推出的初衷是為了解決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極大地方便了普通民眾的通勤和生活,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蓄意損壞單車導致其他市民無法正常使用的現象從投入之初就時有發生,近期更為嚴重,某些區域內的單車損壞率極高。例如私自拆卸零部件、破壞輪胎等,此外私自上鎖非法占有的行為也占據了很大比例。
2.隨意停放帶來安全隱患。很多市民在使用共享單車到達目的地后,未能放入指定停放的公共區域,給下一位使用者造成不便,同時有可能引發其他安全問題或者更多的破壞行為。例如盲道隨意停車的行為,就剝奪了盲人這一社會群體的正當權利,隨意停放在路邊商戶門口,可能會導致報復性破壞行為的發生。
3.企業缺乏管理阻礙后續發展。很多企業只是把共享單車投入市場,關注的是其為企業帶來的收益,而不去在意管理是否到位的問題,缺乏有效的后續管理既不利于企業本身的良性發展,也給社會帶來了隱患,不能讓便民措施淪為企業之間的資本游戲。此外,大量企業涌入共享單車市場,投放量很快會超過居民出行實際需求量,包括損毀車輛的回收,未來企業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退出后,剩余的車輛很可能會成為城市垃圾的一部分。
鑒于共享單車使用運營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依據產生不文明現象的原因進行分類,有針對性地提出三項降低共享單車損壞率的建議:
1.建議司法、城管和征信部門聯合介入,加強單車安全監管。引入大數據分析,將違規停放和損毀車輛等行為納入個人征信系統,如若不良行為責任人屢教不改,那么其在今后的購房、購車、貸款等個人信用事務中會受到限制和懲罰,同時有關部門應加強監管,對不良行為責任人給予一定的懲戒。此外,還存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共享單車二維碼盜取用戶個人信息以及賬戶資金等問題,除了考慮在設計中有效防止問題的發生,一旦發現,需要政府介入進行監管和實施處罰。
共享單車的管理不同于機動車和私人自行車,政府的管理模式應該有所創新,要在充分考慮共享單車投入初衷的基礎上,在管理措施上形成一個長效機制,激發和保護社會資本在交通領域的投資,為后續類似由民間資本主導的公共產品供給的管理開創一個良好局面。
2.通過完善技術手段,預防破壞單車行為。例如單車零部件和市面上私人所有的自行車零部件進行有效區分或者只能用專用工具才能拆卸零部件。零部件有較大差異性并且無通用性的時候就可以有效避免例如拆卸輪胎、車座等行為。
為方便用戶通過相應的App查找附近單車的具體位置,市面上絕大多數單車都有GPS定位系統,因此在單車未被下一用戶使用的情況下位置發生改變可以靠定位系統的數據進行顯示,那么單車就變成可以追蹤的。當劃分了停放單車的公共區域后,用戶需要按照指定位置停放,如若未按照指定區域停車,車輛發生損壞后,該用戶需要承擔連帶責任,例如三次之后不能再進行掃碼解鎖,直到舉報損害行為或者未停到公共區域等行為方可再次使用共享單車。因為,多數故意破壞單車的行為發生在居民區等相對僻靜的地方,而旁觀者不去制止也是“責任分散效應”的結果,當用戶需要承擔起維護單車的責任時,能更有效地防止破壞行為的發生。
3.限制惡性競爭,引導有序競爭,逐步完善市場體系。市面上各企業的共享單車和其他任何一種商品的流通一樣,為了爭取市場份額,企業之間都存在競爭關系,那么久而久之就會發生競爭對手故意破壞的行為,這種惡性競爭嚴重不利于共享單車市場的未來發展。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強制規定企業給每輛投入使用的單車繳納保險,費用用于單車運營過程中所發生的維護和維修費用,隨著共享單車渠道下沉策略的實行,這些費用還可以用于營銷教育等方面,每年根據單車損毀數量和程度調整所有企業的保險費率,各個企業就變成了責任共同體,相互綁定,此時可以有效限制故意破壞其他競爭對手產品的行為。
4.通過媒體、自媒體等多種媒介手段,進行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通過報紙、電臺、電視臺等市主流媒體,鼓勵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公眾平臺,對共享單車進行持續關注,講述單車故事,報道正能量,提高市民愛護共享單車的自覺性,并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高市民的文明素養和公共意識。
5.明確金融監管主體,保障用戶資金安全。共享單車雖然是“互聯網+”的一種創新商業模式,但仍然是以創造財富價值為終極目的,分時租賃所得收益對于單車的投放和硬件損耗及各種管理費用而言只是“九牛一毛”,龐大的押金用途就成為質疑的關鍵點。通過金融部門加強對數額巨大的押金進行嚴格監管,建立指定的單獨賬戶,由地方金融監管機構開展監管,同時向社會披露資金使用詳細信息,以此保障普通用戶的資金安全。
F492
A
1007-9106(2017)07-0065-02
侯小菲(1986—),女,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為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區域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