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香靜

【摘 要】 目的:探討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與劑量。方法:選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間本院接收的10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n=52)和對照組(n=52),兩組均接受常規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阿托伐他汀10mg/d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阿托伐他汀20mg/d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應用阿托伐他汀20mg/d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取得顯著的臨床療效,安全性較高,不良反應少,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值得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治療效果 劑量
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發展的最終階段,其具有預后差、病死率高等特點,五年生存率約為50%,其是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幾年,因為人們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冠心病發病率也有所提高[1]。阿托伐他汀是常見的降脂藥物,除了基本的降脂作用之外,其還有著抑制炎性反應、抗血栓等作用,尤其是能夠抑制心室重塑,能夠有效抑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發展[2]。本研究對兩組患者分別應用不同劑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療,詳細治療效果總結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間本院接收的10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n=52)和對照組(n=52),觀察組男29例,女23例,年齡41-75歲,平均年齡為(52.45±5.25)歲;對照組男28例,女24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為(52.02±5.13)歲。兩組均已排除藥物過敏史以及因肺源性心臟病、心肌病等引起的心力衰竭,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接受常規治療,包括吸氧、注意休息等,根據患者病情予以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等進行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阿托伐他汀10mg/d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阿托伐他汀20mg/d治療,兩組患者均為睡前口服治療,12周為1個療程。
1.3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VEF(左室射血分數)、LVEDD(左室舒張末內徑)、LVESD(左室收縮末內徑),同時對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比較[3]。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觀察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治療前LVEF、LVEDD、LVESD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LVEF、LVEDD、LVESD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前、后LVEF、LVEDD、LVESD變化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情況比較,觀察組總發生率為3.85%,對照組總發生率為13.46%,觀察組總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冠心病逐漸發展之后,患者的心肌功能會受到損傷,心臟射血量也無法滿足機體的代謝需求,最終導致機體循環和肺循環發生淤血而出現靜脈血回流異常情況,發生心力衰竭或心室重構[4]。阿托伐他汀屬于臨床常用的一種降脂藥物,具有抑制炎性反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其能夠對心血管系統起到顯著的保護效果,從而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5]。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前、后LVEF、LVEDD、LVESD變化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總發生率為3.85%,對照組總發生率為13.46%,觀察組總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阿托伐他汀20mg/d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能取得顯著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 林曉明,陳生曉,鐘春等.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療效分析[J].山東醫藥,2014,54(17):60-61.
[2] 蘇軍,劉春富.阿托伐他汀和參麥注射液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以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2):220-221.
[3] 崔艷紅,馬翠芳.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23(1):59-61.
[4] 王正忠,曹榮元.阿托伐他汀鈣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預后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0,9(2):114-115.
[5] 荊鳳云.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應用意義探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3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