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盈溪
摘要:基于國家“一路一帶”戰略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云南沿邊開放和瑞麗重點開發開放實驗區建設的需要,英語翻譯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作為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的高職院校要深刻把握歷史機遇,培養符合國家建設需求的英語翻譯人才。但是由于語言文化背景不同,導致英語翻譯過程中會基于文化因素而產生諸多誤解,因此本文以英漢商務翻譯中存在的各種不對等現象為切入點,闡述英漢翻譯不對等性產生的原因,最后提出提高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對策。
關鍵詞:文化差異 商務英語 翻譯不對等性
基于國家對外開放戰略的實施,商務英語翻譯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施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尤其是隨著孟中印緬等經濟區的建設要求在進行商務翻譯時必須要保證翻譯內容的準確和得體,以促進經濟貿易的進一步發展。高職院校作為培養社會應用型高端人才的場所,必須要基于市場需求培養符合國家戰略需要的英語翻譯人才,但是由于存在文化差異,脫離文化背景的商務英語翻譯會出現文化信息傳達的失誤,因此基于國家戰略發展的要求,高職院校要正視文化差異所引起的商務英語翻譯中的不對等現象,并且從教學視角提出完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具體策略,以便更好地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一、商務英語翻譯的特點及文化差異影響
商務英語是在國際商務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應用在正式的國際貿易等活動中。國家活動的特點使得商務英語翻譯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語言正式,準確嚴謹。由于商務英語翻譯應用到正式的會議活動中,因此其表達的內容一定要準確、嚴謹,不容有一點模糊,一旦出現翻譯誤解就會產生嚴重的后果;二是商務英語翻譯的行文規范、標準。商務英語比日常用語要復雜多,例如在商務英語合同條文翻譯中具有固定的譯文,必須保證翻譯的文本要與合同內容相一致,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商務交流的準確性和正式性。例如回復詢盤時,開頭常用 We are pleased to receive your inquiry about our goods,這樣可以禮貌的表達出已收到對方關于某貨物的詢盤,結尾時慣用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We look forward to receiving your order。以這樣的句式結尾表示我們很高興收到對方的詢盤,并期待收到對方的訂單;三是信息完整,忠實可靠。商務英語翻譯必須要突出翻譯內容的“真實”,在語言上要盡可能的接近譯文讀者,以此更好地便于雙方可以真實的了解語言表達意圖。
商務英語翻譯是基于不同地區、國家的語言翻譯過程,基于不同文化差異的影響導致英語商務翻譯過程中必然會存在一些影響:首先是不同地區的宗教信仰會影響商務翻譯。雖然中國與印度等國家都信奉佛教,但是其內在存在較大的差異,由于是長期的民族宗教信仰使得對于某一事件會產生不同的印象反應。例如在翻譯“借花獻佛”等成語時就需要融合當地的宗教信仰問題,避免產生宗教歧視的誤解;其次風俗習慣差異對商務英語翻譯的影響。風俗習慣是某地區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形成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實踐證明風俗習慣對于英語翻譯的影響是巨大的,同一事物會在不同的民俗習慣中產生相反的含義,例如我國常常用“小鳥”表達為快樂的意思,但是其它國家卻將將母牛等動物是為快樂,例如我國漢語常說“快樂的像只小鳥”,而英語翻譯則為“as happy as cow”(快樂的像母牛).比如,在英語文化中,father 一詞可以代指大河、大江,如英國的泰晤士河被稱為“Father Thames”,而漢語中的“父親”則沒有這一文化內涵,我們習慣用“母親”一詞來表達類似的情感;三是文化表達差異對英語商務翻譯的影響。受中國古代思想和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將謙遜視為美德,所以在撰寫文章時,比較喜歡用試論、淺談、初探等詞,以此來表示恭謙。但是這種表達方式卻與歐美人自尊、自信的習慣極為不符,因而在對原文標題進行翻譯時,應將試、淺、初等詞語省去。這種文化表達上的差異在商務合同中也有著十分明顯的體現。通常情況下,在合同制定過程中,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體現合同的公平性,會在合同中寫出經雙方反復討論、經雙方友好協商或是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等詞句。但在西方人看來,合同就是當事人雙方都同意的一種法律文書,其中所規定的義務可由法院強制執行,正因如此,合同中并不需要體現禮儀和客套等用詞,所以,譯者在對中文合同進行翻譯時,可將表達客套的語句省去,這樣并不會對合同內容造成影響。
二、因文化差異導致商務英語翻譯不對等的現象分析
商務英語翻譯要求雙方語言表達的對等,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闡述雙方的觀點,但是由于基于文化差異而導致英語翻譯出現不對等性的現象也存在,其主要表現為:
(一)顏色詞語翻譯的不對等性
不同的文化背景對于顏色的認知是不同的,這樣一來基于傳統的民族文化容易在商務英語翻譯中出現錯誤,影響商務英語翻譯的質量。顏色的概念在不同的國家代表不同的含義,例如西方國家對于白色認定為屬于高尚、純潔的象征,而我國對于白色的概念屬于不同的含義,我國一般會在葬禮上使用白色,在歡慶的場合下使用紅色,而西方國家確實將白色應用在婚禮的現場,這樣則要求商務英語翻譯的過程中要注重顏色差異性。有例如,藍色在英語國家有憂郁的含義,美國有“藍色星期一”(blue Monday) ,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blue sky 在英語中意思是“沒有價值”,所以,把“藍天”牌臺燈翻譯成Blue sky Lamp ,意思便是“沒有用的臺燈”,這樣的臺燈怎能銷得出去呢。盡管如此,世界知名品牌“藍鳥”汽車并不是“傷心的鳥”的汽車,否則怎么會用Blue Bird 作為汽車商標呢? Blue bird是產于北美的藍色鳴鳥,其文化含義是“幸福”,但是,駕駛Blue Bird 牌汽車的中國人恐怕不知道身在“福”中。
(二)數字翻譯的不對等性
數字差異代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國家對于數字的含義是不同的,例如在我國將“3”和“9”看作是吉祥數字,例如我國汽車的車排上常常見“369”的字數,而且人們在選擇吉祥的日期時也傾向于3、6、9.但是其它國家卻有著不同的含義,例如應該將“6、9”是為不吉祥的數字,因為在《圣經》中666象征著魔鬼。而數字“七”在很多歐美國家有積極的意義。所以,商標為“7 - Up”的飲料翻譯或漢語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語國家的人心目中的“七”相當于中國人的“八”。“七”對英語國家人是個大吉大利的數字,投擲中以“七”為勝利。商標還有Mild Seven、7-Eleven (連鎖店) 。但在我國“, ”七”是只是個普通的數字。
(三)在認知事物上價值導向方面的差異
不同的文化背景對于相同的事物存在不同的價值認同,例如中國的龍在我國看來屬于高尚、吉祥的事物,但是在西方卻屬于邪惡的力量,被認為屬于壞的事物,因此商務英語翻譯人員在具體的翻譯過程中需要準確的認識到價值導向差異因素,消除不利于引起矛盾的語言翻譯,當然此種翻譯必須是建立在真實表達語言表達者觀點的前提下。例如商務英語翻譯者在翻譯帶有“龍”字商標的時候,可以將其形象化,避免觸及到對方的心理忌諱。
三、商務英語翻譯中消除文化差異不對等性的對策
實際上。商務英語翻譯中的對等性是相對的,尤其是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英語翻譯不可能實現語言信息的完全轉化,過程中必然會存在文化信息丟失的現象,但是只要譯者清晰的了解文化背景及差異性之后就可以靈活的翻譯相應的文化表達,盡最大程度的傳遞原文的文化信息,因此結合教學工作經驗,消除商務英語翻譯中因文化差異而導致的不對等性舉措主要表現為:
(一)遵從原文,直接翻譯
直接翻譯是商務英語翻譯中最常見的方法,也是最能直接表達雙方意思的翻譯手段,譯者在不違背對方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可以對照英漢詞匯將相應的表達準確的反應出來,以此避免因為翻譯者個人的問題而產生過度翻譯,從而引起雙方的誤解。但是在直接翻譯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一是清晰的了解原文的表達語境。相同的詞匯可能會因為語境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意思,例如我國在生氣的時候可能會“這樣做對嗎?”但是如果直接翻譯成英語,因為文化差異,對方可能就會直接認為是問答句,因此理解不了對方的生氣含義;二是注重心理特點的差異。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自古以來有著諱名的習俗,但是印度等國家卻沒有這種觀念,因此翻譯者在翻譯的時候要注重雙方的心理特點,快速理解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以此準確無誤的進行翻譯。
(二)遵從內涵,采用意會的方法
商務英語翻譯不僅需要考慮到語言表達者的思路而且還要考慮到語言表達者的核心思想,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由于中國與西亞等國家之間存在的文化差異,如果采取直接翻譯的形式可能會被對方產生誤解,例如中方人員在說:“你吃了嗎?”如果直接翻譯則會讓對方誤認為吃飯的意思,因此需要翻譯者采取更加帶有內涵的語言去表達相同的概念。因此培養適用于邊境商務英語翻譯方面的人才教學時,不能刻意的讓學生進行直接翻譯的理念,而且應該側重培養學生的意會精神,尤其是在多邊貿易的網絡時代背景下,需要根據不同的交往對象選擇不同的翻譯模式。這就需要高職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要盡可能的多接觸不同的場景,根據不同的情景變化做出相應的翻譯決策。
(三)音譯和意譯結合法
根據以往的案例,在商務英語翻譯的過程中,如果單獨的依靠某種翻譯方式很難達到相應的效果,而是應該統籌“音”和“意”的關系,本著最大程度表達雙方意思的原則,發揮品牌的魅力,實現商務英語翻譯的價值。由于在英語表達上,中國與西亞等國家存在語音上的差異,因此譯者需要根據語言表達著的語境和語意進行翻譯。例如在翻譯“pizza hut”一詞時,翻譯者則完全沒有必要將其快餐的屬性等進行翻譯,而是對方的表達意思進行翻譯,例如是向我國商務人員進行翻譯時可以將其翻譯為“必勝客”,這樣中方人員可以在第一時間形成清晰的認識,并且形象的闡述了相關的觀點等。
(四)采取加注法
在實踐中由于中國與新亞、東亞等國家存在文化差異,一些語言詞匯會出現不對等,例如我國語言文化中存在的“龍”在西亞等國家就不存在,因此需要翻譯者在具體的翻譯中需要采取文化加注法的形式進行翻譯,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語言表達者清晰自己的觀點。加注法主要包括音譯加注和直接加注的方法。具體的應用方法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加注法的使用對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翻譯專業學生的要求更加嚴格,需要學生在平時的學習與訓練中要不斷的總結,例如音譯法: Benz 奔馳車;sauna桑那浴 (源于芬蘭的一種蒸汽浴 )等。直譯加注指直譯原文, 并附加解釋性注釋。注釋可長可短, 既可采用文中注釋, 也可采用腳注, 還可二者合用。例如: Big Apple大蘋果 (紐約的別稱 );mad- cow disease瘋牛病 (牛海綿狀腦病 )等。
總之,消除因文化差異而導致的翻譯不對等性現象的出現歸根結底就是提高商務翻譯人才的綜合技能,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商務英語翻譯人才的場所,必須要深刻把握歷史機遇,基于市場需求培養相應的高端人才。教學策略是提升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基于翻譯過程中出現的不對等性,高職院校首先要創新教學理念,改變以往的單一書本教學模式。商務英語翻譯過程中出現的文化差異導致的不對等現象是由于翻譯者不了解當地的文化背景而產生的,實踐證明了解對方文化背景需要深入到實踐中去認識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差異,進而在商務翻譯中可以有效的取消文化差異導致的不對等現象,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強化實踐教學理念。其次豐富教學方法。不對等性表現在對詞匯的掌握及理解上,由于高職院校受到課時限制,學生在短時間內很難掌握不同的詞匯意境,因此需要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要注重對詞匯的自學,學生可以容易出現的不對稱現象可以深入的分析與總結,避免在以后的翻譯中出現類似的錯誤;最后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語言和文化關聯的教學。脫離社會實踐的語言教學必定屬于理論層面的教學,這樣所培養的學生是沒有實踐能力的,因此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要融合語言與文化的關系,通過介紹文化背景讓學生掌握詞匯的運用。
參考文獻:
[1]王茜.試論文化差異對商務英語翻譯的影響[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4).
[2]肖平飛.論商務英語翻譯策略中的文化差異因素[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6).
[3]寧博.商務英語翻譯中文化對等傳遞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08).
[4]余麗雯,張莉.商務英語翻譯不對等性分析[J].高教學刊2015,(21).
(作者單位:德宏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