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娟

中圖分類號:G633.6
作為一名剛剛從事教學工作的年輕老師,我有時很苦惱也很困惑:上課的內容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經常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占用自習時間去趕進度;學生的疑惑不能及時解答,導致教學環(huán)節(jié)舉步維艱;學生基礎不扎實,做題慢效果差等等。為什么一樣的課程,老教師不但輕松應對,而且學生還能得到拓展提升,而自己耗時費力,學生成績卻停滯不前呢。現(xiàn)在都在提倡高效課堂,翻轉課堂,顛覆以往滿堂灌的舊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學和合作探究能力,我又該如何改變自己的教學風格呢?
請教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結合查閱資料,我也做過很多嘗試,例如在每堂課的小結時播放趣味性較強的洋蔥數(shù)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由于洋蔥數(shù)學的動畫形式太強,學生在課上更容易被動畫吸引,忽略了學習的內容,所以最后被我用于了課前學生預習。也嘗試過分組教學,采用組間加分機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組內讓AB帶領CD自主學習,我適時的給予指導。由于每組學生的性格和能力不同,每組出現(xiàn)的問題也各不相同,往往得分的都是固定的幾個組,幾個人,不能很好的體現(xiàn)全員參與,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由于作為新老師對于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夠嫻熟,加上初中的學生自控能力有所欠缺,一節(jié)課我常常要很多時間浪費在維持紀律,所以這種方式,我也只能忍痛放棄。
在多種嘗試后,我終于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微課。其實熱傳的可汗學院就是典型的微課教學。微課教學早已有很多學校在應用,反應效果也很好,抱著試試的想法,我嘗試著錄制了幾段小視頻分享給學生。驚奇的發(fā)現(xiàn)他們非常熱衷于對于這種形式,甚至我每天還沒發(fā)布,就有同學詢問今天是不是有微課。每天雖然短短6-8分鐘的小視頻,卻彌補我上課的遺漏。學生的情緒也高漲,以前學生上課不積極的現(xiàn)象也改善了,每當我講到重要的知識點,學生都能積極回答。每天課上或者作業(yè)中的疑難易錯點,及時在微課給予點撥解惑,做到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障礙天天清零,為他們學好數(shù)學建立了信心。看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我也堅定使用微課教學的方法。在使用微課中我也有自己的一點感觸:
一、利于學生個性化學習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老師不斷的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適應信息化社會的發(fā)展。微課程是教學知識積累、共享和交流的最好的形式之一。微課程一般針對某個模塊或一節(jié)課的某個知識點而制作的,適合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深度學習。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學習狀況靈活應用:可以課前觀看作為自學預習;也可課后觀看作為復習鞏固,同時也減少教師課后輔導學生的工作量。根據學生情況,還可以錄制基礎型和拓展型的內容,實現(xiàn)分層教學,“學困生能吃飽,學優(yōu)生能吃好”,保障所有的學生都能通過微課獲取自己想要的知識。
二、簡潔短小,彌補課堂不足
相比于45分鐘的高密度學習,微課只有6-8分鐘,能高效集中,避免學生精力分散,而且相比課堂教學,微課程內容可以永久保存,方便學生隨時觀看。視頻可以根據情況隨點隨學,不受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延長”學生的學習時間。一般微課程都是根據學生的易錯或者難理解環(huán)節(jié)設置,彌補了課上時間短,無法詳細講解的部分知識的缺憾,同時濃縮了課堂的精華,便于學生快速回憶當堂知識,查漏補缺。
三、內容精,范圍廣,讓數(shù)學更加貼近生活
在內容錄制中,我力求每節(jié)課內容少而精,內容細化,多結合典型例題及其變式應用,只解決一類題型或者一個重難點知識,例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時,涉及正方形內利用輔助線截取等腰三角形的題目(見圖1),我將題目多重變式分成中點、正方形一邊任意一點和正方形邊外任一點三種類型,讓學生充分感悟這類題型的解題技巧,并做到舉一反三,做一抵十,從而擺脫題海戰(zhàn)術。
微課程涉及的范圍又做到多而廣,不拘泥于教材,加強數(shù)學與社會生活、家庭活動的聯(lián)系,例如學習分段函數(shù)問題時,以生活中上網費用、水費、手機費用入手,讓學生在實例中,體會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并學會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拓寬數(shù)學信息實踐的應用和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
四、資源共享,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教師不應是教書匠,不能被動體刻板的“復制”教材,而應該真正成為教育的主體,將教材內化后,創(chuàng)生適合自己的校本課程,微課程就為我們的創(chuàng)編課程提供一個現(xiàn)實平臺。借助微課程制作,就可以做到上課內容及時查漏補缺。微課程可以網上分享傳播,便于相同年級、相同學科、相同教學環(huán)境的教師間相互交流,互相借鑒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結合微課的交流形式,形成教師個性化的網絡學習共同體。同時,在分享交流中,將他人的優(yōu)質微課為己所用,編纂創(chuàng)生新的微課,提高微課質量和效果。微課錄制的過程本身也是我不斷教學反思的過程,通過微課,我迅速提升了教學能力,促進了我的專業(yè)成長。
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以講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性和能動性,也不利學生的潛能開發(fā)。學生要想真正掌握知識,就不能離開自己的思考和實踐。有條件的學生可以自己制作微課,通過選題、錄制等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
微課程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教師而言,無疑都是一次教學改革,既促成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模式,還提供教師自我提升的機會,成功實現(xiàn)了高效課堂和教學相長的目的。在以后的應用中,我要努力改進微課的錄制技巧,添加在線答疑和留言板等,讓學生的建議及時反饋,不斷改進微課的質量。讓小微課,完美實現(xiàn)翻轉課堂,做到時時可微課,處處是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