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婷
※五官科護理
四手操作聯合心理干預在根管治療手術患者中的應用
林玉婷
目的:探討對接受根管治療術患者實施四手操作聯合心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2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根管治療術的84例患者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四手操作聯合心理護理,分析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兩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分別為(20.67±3.75)min和(28.46±4.15)min,觀察組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在術中疼痛及恐懼程度上,觀察組均明顯輕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對患者實施根管治療術過程中,四手操作聯合心理護理干預,可促進手術時間得到有效短,減輕患者術中疼痛感。
根管治療術;四手操作護理;心理護理
根管治療為口腔科根尖周病、牙髓病治療中應用較為普遍的一種有效措施,接受該種措施進行治療后,患者的患牙得以保存,牙列完整性可得到有效維護,咀嚼器官功能可得到更好的提高[1]。患上根尖周炎、牙髓炎之后,患者的牙髓往往已經完全壞死,或者遭受較為嚴重的感染,根尖的感染也較為嚴重[2]。實施根管治療術時,患者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疼痛,在治療期間同時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手術時間的縮短,患者疼痛程度減輕等均具有重要意義[3]。本次研究對42例患者實施四手操作聯合心理護理干預后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期間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根管治療術進行治療的8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在知情情況下自愿簽署倫理學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語言溝通能力正常者;首次接受根管治療術進行治療者;術前精神狀態良好者;文化程度為初中以上者。排除標準:語言溝通存在障礙者;存在心臟病、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者。隨機將患者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19~60歲,平均(42.41±2.54)歲。觀察組中男24例,女18例;年齡20~60歲,平均(43.31±2.0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具體護理表現如下:(1)心理護理。治療前,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態,掌握其存在的不良心理,然后再選擇合理的方式對其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最大限度幫助患者消除或緩解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4]。護理人員向患者詳細講解實施根管治療術的目的、治療措施、治療效果等,讓患者能夠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增強其對抗疾病的勇氣和信心,進而提高其治療配合度,縮短手術時間。(2)根管預備配合護理。在手術實施前,護理人員準備齊全需應用的相關器械和藥物,并調試好相關儀器設備。護理人員需熟練掌握整個手術的相關操作流程,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精準、及時地配合術者實施隔濕處理,保證術者視野能夠始終保持良好清晰度,并及時對存在于患者口腔內的分泌物進行清除,精準、及時為術者傳遞手術器械。整個護理過程所實施的操作均需保持動作輕柔,最大限度避免患者受到外界刺激[5]。根管測量中牙冠必須保持干燥,準確協助術者實施根管測量操作。(3)根管消毒配合護理。對根管實施消毒時,護理人員需準確配合術者實施相關操作。使用濃度為3%的過氧化氫溶液以及生理鹽水交替進行反復沖洗。準備好消毒棉捻,及時將患者口腔內分泌物洗凈,使根管保持干凈,配合術者使用丁氧膏、CP棉球封閉根管。(4)根充配合護理。術前,護理人員須準備好根充糊劑、各種型號的牙膠尖等術中需使用的相關材料。根據實際協助術者選擇最佳的的主牙膠尖,并對其實施準確測量,做好標記。協助術者實施口腔隔濕吸唾,使患者口腔能夠保持清潔干燥,配合術者實施根管內主、副牙膠尖的方式放置操作,同時協助實施對根管側方加壓充填操作,及時將多余充填物清除。
觀察組給予四手操作聯合心理干預。四手操作護理模式如下:手術過程中,由1名專門的護理人員全程協助手術醫師實施相關操作。術者和護理人員二者均為坐位實施操作。兩人四手同時實施操作,護理人員迅速、準確、平穩地為術者傳遞相關材料、器械及其他手術所需用品。心理干預:(1)術前強化心理干預。術前,護理人員通過主動與患者進行一對一交流,了解患者病史及具體病情,向患者詳細介紹治療環境、手術醫師和護理人員資歷及臨床經驗,講解實施該種治療方式的必要性、術中相關配合、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等,耐心傾聽患者主訴,為患者答疑解惑,積極構建和諧護患關系,拉近護患距離,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提高其治療依從性。(2)術中強化心理干預。術中實施放松療法、音樂療法、自我催眠等具有特殊性的心理干預措施,分散患者注意力,幫助其緩解緊張、恐懼等情緒。通過對患者聽覺、視覺進行合理干擾,使其注意力得到有效轉移,為患者提供更多地心理和行為支持,促進其恐懼、疼痛程度得到有效減輕。治療過程中,適時指導患者休息、漱口,恐懼、疼痛程度較為嚴重的患者給予更多的語言安慰,適時通過手勢、眼神等給予其暗示性的鼓勵和安慰。(3)術后強化心理干預。手術治療結束后,護理人員及時對患者治療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表揚,給予其更多的肯定,同時使用輕柔的語氣對其講解相關術后注意事項,告知其術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有效的預防措施。告知患者術后初期會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讓其做好心理準備,指導患者術后保持平穩、松弛的心理狀態,可有效增強疼痛耐受,且告知其有效的疼痛緩解方法對患者及其家屬強化口腔健康宣教,鼓勵患者做好口腔自護,形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使口腔能夠保持良好衛生狀況。囑咐患者遵醫囑,準時到醫院接受復查。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患者術中恐懼和疼痛程度以及護理滿意情況。(1)本次研究主要以行為評估法和視覺模擬評分法對患者術中疼痛及恐懼程度進行評估。①恐懼程度。恐懼感明顯:眼睛顯著睜大,問題明顯增多,哭泣,肌肉緊張度顯著增高,生命體征出現異常,出現失控行為;恐懼感不明顯:心緒不安,出現輕度憂慮;無恐懼感:未表現出任何異常,生命體征保持平穩狀態。②疼痛程度。重度疼痛:疼痛感劇烈,無法忍受,手術操作受到影響,需終止治療;輕度至中度疼痛:疼痛感輕微,手術操作不受影響,實施麻醉后疼痛感可得到明顯減緩;無疼痛:未存在任何疼痛感覺。(2)使用醫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的護理滿意情況進評估,分不滿意、滿意、非常滿意3個等級進行評估,問卷有效率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版本統計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樣本的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平均治療時間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平均治療時間比較±s)
2.2 兩組患者恐懼、疼痛程度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恐懼、疼痛程度比較(例)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根管治療術為口腔科治療中應用較為普遍的一種治療措施[6-7]。目前,該種措施是治療牙髓壞死、牙根感染的一種最佳方式,其實現最大限度地將患牙保留,同時還可咀嚼器官功能進行更好地保護,使牙列能夠保持良好的完整性。但是該種手術方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疼痛。因此,在接受治療過程中,多數患者會存在較為嚴重的恐懼心理,表現出一定焦慮、緊張、煩躁等情緒。這些情緒的存在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治療時間均產生嚴重影響。有研究結果顯示,在實施根管治療術期間同時給予優質的護理干預可促進患者心理狀態得到有效改善[8]。四手操作護理配合為口腔護理觀念更新和現代護理學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9]。該種模式與傳統醫師獨立實施口腔治療完全不同,其有專門的護理人員直接參與到治療的整個過程,協助術者實施相關操作,同時還全程對患者實施強化心理干預[10]。湯屹群等[11]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全程的心理干預可有效緩解患者不良心理反應,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實施四手操作護理配合全程心理干預后,治療時間得到明顯縮短,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在實施根管治療術過程中,聯合應用四手操作配合護理模式和全程心理干預可促進患者術中恐懼、疼痛程度得到有效減輕,患者治療依從性得到有效提高,進而可縮短治療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
[1] 王曉茹,李 艷,包志凡,等.年輕恒牙再生性牙髓治療的護理配合[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4,43(1):92-93.
[2] 潘海燕,費信果,朱房勇.口腔科四手操作中單托盤間接粘接正畸托槽的護理[J].實用醫學雜志,2014,30(16):2665-2666.
[3] 林 燕,周薇娜.四手操作護理在椅旁CAD/CAM全瓷修復體制作中的應用[J].江蘇醫藥,2015,41(13):1606-1607.
[4] 曾 暢,樊明文,朱玲新,等.鑄瓷髓腔固位冠修復根管治療后牙齒的臨床效果評價[J].口腔醫學研究,2016,32(1):43-45.
[5] 莊沛林,鄭美華,韋佩伶,等.兩種根管再治療鎳鈦器械去除橢圓形彎曲根管內充填物的效果評價[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2,28(3):373-377.
[6] 劉 瑩,李 紓,陳 亮.不同根管再治療器械與氯仿聯合使用去除根管充填材料效果的比較研究[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3,23(7):454-458.
[7] 凌均棨.根管感染控制的難點和三維根管預備現代理念[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3,31(3):221-224.
[8] 周 艷,秦念紅,朱麗紅,等.顯微超聲技術在根管再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3,29(5):698-701.
[9] 熊曉菊,毛 靖,李秀云,等.虛擬現實分散患者注意力舒緩拔牙疼痛的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3):230-232.
[10]李 倩.氧化亞氮吸入鎮靜對牙科治療恐懼癥患者50例療效觀察[J].重慶醫學,2012,41(15):1536-1537.
[11]湯屹群,萬澎波,瞿冬琳.心理護理在阻生牙拔除術中對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J].上海口腔醫學,2015,24(3):367-369.
(本文編輯 馮曉倩)
Application of four-handed operation combined psychological interference in patients receiving root canal operation
LIN Yu-ting
(Shenzhen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Shenzhen 518036)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our-handed operation combined psychological interference in patients receiving root canal operation.Methods:Selected 84 patients receiving root canal oper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May 2016,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was given to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four-handed combin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was given to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Results: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as respectively (20.67±3.75)min and (28.46±4.15)min, the time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for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pain and fear in oper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In the process of root canal operation for the patients, the four-handed operation combined psychological interference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peration time and reduce the patients’ pain during operation.
Root canal therapy;Four-handed operation nursing;Psychological nursing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3.022
518036 深圳市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林玉婷:女,本科,主管護師
2016-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