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梅
基于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的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在前列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
高玉梅
目的:觀察基于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的圍術期心理護理在前列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1~6月于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接受常規圍術期心理護理;試驗組接受基于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的圍術期心理護理,對兩組干預后各相關觀察指標進行比較。結果:試驗組前列腺癌手術患者干預后心理痛苦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價中尿路、腸道、治療相關三大癥狀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性生活狀況評分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采用基于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的圍術期心理護理對前列腺癌患者實施干預,能夠降低患者心理痛苦程度,提高生活質量。
心理護理;前列腺癌;性生活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1],長期以來一直是威脅我國老年男性健康的主要病種之一[2],且該病種發病率伴隨近年來我國男性人群生活方式的改變呈現出不斷上升的態勢[3],已成為發病率增長速度最快的惡性腫瘤[4],受益于該病種臨床診療技術水平的持續性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目前已可于手術后長期存活,但基于前列腺對男性群體的特殊意義、前列腺癌的惡性腫瘤性質、手術創傷性打擊等心理應激源的存在,圍術期患者常存在著程度不等的負性心理體驗[5],即心理痛苦感,可能對患者疾病積極調適嘗試和有效應對方式的形成產生嚴重不利影響,進而影響其生活質量[6]。故而有必要了解前列癌患者圍術期特殊心理護理需求,并提供適宜方式的心理支持與照護。本研究嘗試采用基于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的圍術期心理護理對前列腺癌患者實施干預,取得了較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6月于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2011年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中相關診斷標準[7],入選者平均年齡(67.55±7.14)歲。平均病程(5.47±1.25)月。干預前尿路癥狀、腸道癥狀、治療相關癥狀、性生活狀況等生活質量評分分別為(36.59±2.71)分、(13.41±1.77)分、(12.49±1.27)分和(70.15±5.54)分,干預前心理痛苦評分為(7.40±1.45)分。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干預前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干預前心理痛苦評分等方面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實施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圍術期心理護理;試驗組接受基于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的圍術期心理護理,即將羅伊適應模式和紐曼系統模式綜合應用于前列腺癌手術患者心理問題的評估過程之中,用以指導后續心理干預方案的制訂與實施,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1.2.1 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 以羅伊提出的適應模式和紐曼提出的系統模式作為護理評估理論基礎,結合前列腺癌手術患者疾病與治療特點,設計前列腺癌手術患者適應-系統雙模式護理評估量表,對護理對象實施下列評估:(1)生理與自我概念、相互依賴及角色功能4個維度的行為適應性評估及主要、相關、固有3個層次的行為刺激因素評估。(2)護理對象壓力源類型、機體防御線現狀水平、壓力反應現狀。
1.2.2 在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結果基礎上提出個案化心理護理問題 責任護士完成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個案報告,由全科討論提出個案化心理護理問題,責任護士對討論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形成個案化心理護理問題報告。
1.2.3 協同制訂心理調適方案 責任護士持個案化心理護理問題報告,逐步引導患者從自身心理與情緒表現鏈接出具體的心理問題,促使其明確認知與理性看待自身所存在的各類行為適應性問題、疾病應對方式缺陷,回溯壓力根源,了解壓力反應狀態,探求不同壓力源狀態下的合理控制措施,促進其心理與行為對疾病及其附加心理打擊的適應進程,獲得心理適應范疇及強度的拓展與強化,降低心理失衡發生可能性和失衡程度,最后形成獲得護患雙方認可的協同式心理調適方案。
1.2.4 落實協同式心理調適方案 (1)護患雙方從各自角度出發,協同完成各類心理刺激因素的控制與改變,降低應激源作用范圍及強度。如護患雙方通過協同式的教育活動,使患者獲得疾病正確認知,明確前列腺癌經手術治療后的良好預后,建立疾病應對信心等。(2)護理人員引導患者做出適應性行為嘗試,降低壓力反應程度,重建穩定的心理系統。如護理人員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告知患者疾病的現實存在性,從正反兩方面列舉手術治療益處及可能形成的創傷,幫助患者理性認知壓力源現狀且清醒意識到對疾病和手術這些客觀刺激做出回避或過激性應對并無助于改變現實,不如在醫護家屬等的支持下坦然從容應對以提高手術與康復可能性,從而嘗試積極的應對方式。(3)在患者身心系統趨于穩定后繼續提供強有力的護理干預,幫助患者將身心維持于最佳穩定狀態。如聯合醫師做好面向家屬的病情交代,囑家屬向患者提供積極正向的信息與情感支持,避免語言不詳、回避躲閃、易引發患者不良猜疑的態度與行為;重點向患者強調前列腺癌的惰性癌性質,告知患者其所患疾病進展緩慢,且通過積極的手術干預可獲得長期存活,并邀請既往成功手術且長期存活病例現身病房做出實例性展示,使患者在接受疾病現實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治療信心;以準確的數據向患者說明我院開展此類手術的時間與成功例數,介紹學科帶頭人資質與手術團隊優勢,使患者消除不必要的焦慮、緊張與擔憂。(4)耐心聽取患者心理問題傾訴,鼓勵充分表達與合理宣泄,引導患者自護士及其家屬協同心理支持體系中獲取有效情緒調適資源并加以合理利用。
1.3 評價方法
1.3.1 心理護理效果的評價指標 選擇心理痛苦溫度計這一單條目作為本研究兩組入選者干預前后心理護理效果的評價工具,該評價工具采取患者自評方式,0~10刻度數字分別代表患者心理痛苦程度由輕至重,由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在心理痛苦溫度計上標出最符合自身心理痛苦感受程度的數字,患者所標記的數字值越高,提示其心理痛苦程度越高[8]。
1.3.2 生活質量的評價指標 選擇由臺灣學者Chang等[9]譯制的癌癥患者生活質量評定量表中前列腺癌病例生活質量子量表(中文版)在干預前后對兩組入選者就3個癥狀(尿路、腸道、治療相關癥狀)和1個性功能(性生活狀況)方面的生活質量實施評價,癥狀子量表評分值與生活質量水平呈反比,功能子量表評分值則與生活質量水平呈正比。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或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干預后心理痛苦評分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后心理痛苦評分比較(分,±s)
2.2 兩組患者干預后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后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注:1)為t’值,2)為t值
生物醫學模式的轉變引發了人們對心理情緒因素在疾病進程中影響度的再認識,前列腺癌手術患者受三大惡性心理刺激源(患病器官的特殊性、患病性質的惡性、治療手段的創傷性和侵入性)的影響,易出現多種心理問題,破壞其心理系統平衡性,極不利于疾病控制與治療的順利開展,嚴重影響其整體生活質量。本研究嘗試采用基于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的圍術期心理護理對前列腺癌患者實施干預,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前列腺癌手術病例干預后心理痛苦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價中尿路、腸道、治療相關三大癥狀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性生活狀況評分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效果較為理想,現分析討論如下:
3.1 有利于降低該類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 表1顯示,試驗組干預后的心理痛苦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基于適應-系統雙模式聯合評估的圍術期心理干預對于降低前列腺癌手術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是積極有效的。人類個體的身心失衡狀態即為亞健康或疾病狀態,當人類面對各類身心應激源時將通過對自身身心行為模式的調適來維護身心平衡狀態,而人類個體的心理痛苦感是制約上述適應性行為積極度的重要負面因子,故而探求適宜的干預模式來降低前列腺癌手術患者圍術期心理痛苦程度,對于促進與維護其康復至關重要。適應模式是由羅伊提出的,該模式將人類個體視為一個適應系統,認為個體適應水平受各類刺激源(主要、相關、固有3大刺激源)的聯合作用影響,個體所呈現出的具體適應行為是否有效,與其所處或所持有的生理功能與自我概念、角色功能與相互依賴等模式密切相關,采用適應模式作為前列腺癌患者心理評估指引,有利于幫助護理人員準確掌握患者心理壓力源及適應性行為的各類影響因素,從而使護理人員能夠形成有效的個案化促適應護理思維路徑和護理策略;系統模式是由紐曼提出的,該模式主張將人類個體視為一個整體開放性系統,認為個體能通過與其周邊環境的有效互動來維持系統平衡,當壓力源動態改變程度與速度過大過激可能致個體互動無效而失衡時,就需要護理人員以積極的三級預防措施來施以適宜幫助,以便維持/重建患者平衡,應用該模式作為前列腺患者心理評估指引,可幫助護理人員清晰認知患者壓力反應及應對方式現狀,并在此基礎上選擇最適用于患者的個案化心理干預時機與措施。將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應用于前列腺癌手術患者心理護理實踐中,使患者心理問題評估信息具備了鮮明的全面性、科學性、深化性與個性化特征,由此而引出的護理問題總結、心理調適方案的制訂與實施等更易于獲得護患雙方的認同,提高針對性指向與落實力度,故而易于獲得良好的心理干預效果,促進患者良好心理適應行為和心理系統平衡的維持與重建。
3.2 可顯著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 與現代健康保健理念深入普通民眾意識相伴生的,是無論醫務工作者還是患者本人,均將生活質量視為癌癥治療效果的綜合性評價指標之一。表2顯示,試驗組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評分結果明顯優于對照組,證實了基于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的圍術期心理護理在改善前列腺癌手術患者癥狀負擔和性生活狀況中的有效性。社會心理因素作為癌癥患者群體生活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而存在,對于前列腺癌手術患者來說同樣如此,且因患病器官的特殊性而對該類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程度更為顯著與強烈。采用基于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的圍術期心理護理對前列腺癌患者實施干預,有效地利用了適應與系統這兩大模式在患者心理問題評估方面所具備的科學優勢,不但可使患者的心理問題類型得以更為清晰的暴露與呈現,而且可使患者的壓力根源獲得完整有效追溯,同時便于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應對反應現狀與防御線水平的準確認知而做出更具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時機與心理護理措施選擇,提升護患雙方心理調適在認知與步調方面的一致性;除此之外,適應-系統雙模式評估的過程,還有利于鍛煉護理人員的科學思維模式,使其擺脫過去那種經驗化心理護理的性護理行為,轉而在科學理論的幫助下,以對患者心理問題的精準洞悉、對心理應激源的全面綜合性分析、對患者壓力應對模式現狀與潛力的深入了解,來指引后續心理干預計劃的制訂與措施的落實,實現對患者心理應激源的積極控制和心理平衡系統的有效維護與重構,幫助患者以良好的疾病應對模式面對前列腺癌手術的多重身心打擊,降低癥狀負擔的負性侵襲效應,增強疾病防御底線水平,理性應對和有效適應疾病與手術所致的性生活改變狀態,最終獲得生活質量的提高。
[1] 黃靜萍,林秀珍.3D高清腹腔鏡下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術的手術護理和手術配合[J].中國農村衛生,2015(21):66-67.
[2] 許 瑋,劉 菲,張艷江.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的護理配合[J].全科護理,2015,13(5):451-452.
[3] 林 琳.50例前列腺癌根治術病人的手術護理配合[J].全科護理,2013,11(5A):1198-1199.
[4] 陳 銳,謝立平,周利群,等.中國前列腺癌聯盟成員醫院前列腺穿刺活檢現狀的調查報告[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5,36(5):342-345.
[5] 周 馨,關瓊瑤,孟玲珍,等.前列腺癌病人支持性照顧需求與生活質量的相關分析[J].護理研究,2016,30(8A):2719-2724.
[6] 屈曉玲,王 晶.快速康復護理策略在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護理,2016,8(2):125-126.
[7] 那彥群.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2011 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482-515.
[8] 李麗蓉,陳甲信,梁務清.腫瘤病人心理痛苦評估及干預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5,29(10A):3462-3464.
[9] Chang YL,Liang WM,Wu HC,et al.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Taiwa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Eortc QLQ-PR25 for HRQOL assessment in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J].Health Qualife Outcomes,2012,20(1):10.
(本文編輯 白晶晶)
Application of adaptation-system dual model evaluation based 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the patients receiving prostatectomy
GAO Yu-mei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Shangqiu 476100)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adaptation-system dual model evaluation based 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the patients receiving prostatectomy.Methods:Selected 94 patients prostate cancer receiving prostat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6,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randomly,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he adaptation-system dual model evaluation based 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relevant observation indicators after prognosis.Results:In the psychological pain scoring and life quality evaluation after interference of patients receiving prostatectom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scores of symptoms of urinary tract, intestinal tract and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score of sexual li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adaptation-system dual model evaluation based 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the interference of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could reduce th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pain and improve their life quality.
Psychological nursing;Prostate cancer;Sexual life
476100 商丘市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分院護理部
高玉梅:女,本科,主管護師
2016-10-25)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