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冰,劉 彥,魏淵博,竇 金
(許昌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高校護理專業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的應用研究
王曉冰,劉 彥,魏淵博,竇 金
(許昌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目的 探討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在高校護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根據學院實踐教學安排、專業特點和護生實際情況,選取我院2015級護理專業19名學生,采取“現代學徒制”帶教方法進行暑期小學期教學實踐,實踐教學結束,自制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效果評價表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護生對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的安排、學院教師、實習醫院帶教教師、帶教教師教學方法的滿意度都較高。結論 高校護理專業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可深化院校合作,提高護生對臨床實習的滿意度。
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護理專業;“現代學徒制”
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活動凸顯教學制度的靈活性、教學改革的實質性,有利于教師和護生發揮在教與學上的自主性及能動性,深化院校合作,使護生積累實踐經驗,不斷拓寬應用型人才培養渠道,是理論聯系實踐、培養護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平臺。
根據許昌學院的年度工作安排,結合專業特點和護生情況,實習醫院提前規劃、認真組織、積極開展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活動。實習醫院于2016年6月25日至7月24日,根據2015級護理專科護生的報名情況,選擇19名護生參加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采取“現代學徒制”帶教方法。“現代學徒制”是融傳統學徒培訓與現代學校教育于一體的現代職業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是校企深度融合開展職業教育的體現。其鮮明特點是:學徒雙重身份、雙元育人、交替訓教、崗位教學、崗位育人[1]。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的開展得到了學院領導和護生的一致認可。
目前高校護理專科的培養方式為:前兩年在學校學習護理理論知識和技能,第三年去實習醫院進行臨床實習。臨床實習是護生在臨床帶教教師的指導下,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過程,是護生向護士角色轉化的必要途徑。臨床實習期間,實習醫院按照既定的實習計劃和大綱要求,組織護生進行科室輪轉,學校對護生的干預減少,多依賴實習醫院對護生進行教育和培養。護生在各科室輪轉實習時,實習科室會安排臨床帶教教師“一對一”指導護生實習,但由于輪轉周期較短,常出現帶教教師還未能全面了解護生的個性特點時,護生在該科室的實習已經結束的情況。從歷年實習醫院及我校實習護生的反饋中得知,目前的臨床實習模式下,護生的臨床實習存在以下問題:(1)護生缺乏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傳統的實習模式使護生在各科室輪轉實習時間短,帶教教師注重臨床護理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而忽略對護生個性、品德、思維、人文知識和與患者溝通技巧等的培養。(2)護生獨立操作能力較差:傳統的實習模式使實習教學與學校教育脫節,護理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應用廣泛、更新迅速,學校技能教學滯后于臨床,護生只能在帶教教師的指導下使用相應設備為患者進行各項護理操作,缺少其他模擬練習機會,使其不能獨立完成各項護理操作。(3)護生心理歸屬感不強:護生在實習期間要接受和適應各科室帶教教師的帶教模式,帶教教師對自己帶教的護生缺乏全面、詳細的了解,護生常感到自己不被重視,因而加劇了護生臨床實習期間不能嚴格遵守實習紀律而出現無故遲到、早退,甚至自行終止實習的情況。
2.1實踐教學基地的選擇
我院選擇舞鋼市職工醫院為學院的實踐教學基地,舞鋼市職工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康復于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醫院規模和設置可確保“現代學徒制”實踐教學的有效實施。
2.2雙元育人實踐教學師資的配備
實習醫院與學院對護生的實踐教學采取雙元育人的方法:19名護生被分配至不同的臨床科室,實習醫院護理部為每名護生選擇一名護師以上職稱、帶教經驗豐富的帶教教師;學院挑選4名教學經驗豐富、臨床實踐能力強的教師擔任帶隊教師,負責指導19名護生的暑期小學期教學實踐活動,并與護生同吃、同住、同學。
2.3雙元育人實踐教學內容的安排
臨床護理帶教教師負責對護生進行臨床技能和護理知識的培訓,并于每周三下午培訓護生常見臨床護理技能:靜脈輸液、臥有患者床整理、簡易呼吸器的使用、口腔護理、心肺復蘇、無菌技術等;學院負責為護生提供生活保障,并對護生個性、品德、思維、人文知識和與患者溝通的技巧等進行綜合培養。
2.4雙元育人實踐教學方法的使用
學院聯合實習醫院在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開始前制訂暑期小學期護生實踐教學計劃。學院組織教師與臨床帶教教師共同制訂實習內容。護生當天的臨床實習結束后,書寫實習內容和實習感悟。學院組織教師對護生的實習表現、實習感悟等進行評價,總結實習的收獲和不足。每周學院組織教師對護生進行兩次小講課,分析護生在該時間段內遇到的問題,與護生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護生主動發現問題并嘗試自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護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1調查方法
參考王臣平[2]制訂的臨床見習教學效果調查表自制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效果評價表,對19名護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學院對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的安排、學院教師、實習醫院對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的安排、實習醫院帶教教師、帶教教師的教學方法、患者的配合情況、自己的表現7個方面。采取Likert 5級評分法,有非常不滿意、比較不滿意、一般、比較滿意、非常滿意5個選項。評價表于暑期小學期臨床實習結束統一向護生發放,由護生自行填寫,當場收回。共發放19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9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
3.2統計學分析
采用Excel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
3.3結果(見表1)

表1 護生對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效果的評價[n(%)]
調查結果顯示:我院護理專業學生對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的安排滿意度比較高,分析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實習醫院重視。本次暑期小學期實習醫院對護生的實踐教學比較重視,專門抽調各科室帶教經驗豐富、工作認真負責的護士對護生進行實習帶教。帶教教師教學方法靈活,既對護生進行“一對一”的臨床實習指導,又針對護生普遍存在的問題組織集中技能培訓。(2)學院組織得力。學院組織4名護理教師作為帶隊教師,與參與本次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的護生同吃、同住、同學,帶隊教師及時與實習醫院帶教教師針對護生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溝通和解決,每天閱讀護生的實習感悟,與護生談心,組織小講課,增強護生的心理歸屬感和安全感。(3)護生主動參與性強。參與本次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的護生均為自愿報名,并經過學院篩選,護生對待實踐教學態度認真,能夠在實習前有針對性地進行預習,并自愿每天認真書寫實習感悟,針對自己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會及時向醫院帶教教師和學院教師反饋。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反饋中,護生對患者配合情況的評價明顯低于其他各項。王臣平[2]認為,由于有些實習內容涉及患者隱私,患者會有所顧慮,且目前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會對護生的實習產生抵觸情緒。
綜上所述,高校護理專業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能使護生真實體會到自己未來的護理角色,認識到所學理論知識與臨床護理實踐的相關性,直接觀察到患者的臨床表現、對疾病的感受和對治療護理的反應。護生能運用護理程序接待患者、與患者溝通、護理患者,激發了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3]。在暑期小學期實踐教學中采取“現代學徒制”,不僅使護生獲得了知識,還培養了護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4]。
[1]趙鵬飛,陳秀虎.“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2):38-44.
[2]王臣平.大專護生臨床見習現狀調查與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8):96-97.
[3]張鳳勤,陳紅宇,丁娟,等.“三早式見習”模式對高職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9):824-826.
[4]田志娟,金瑞華,劉春鳳,等.合作學習法對成人大專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3,20(16):8-10.
G420
B
1671-1246(2017)06-0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