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山勇
(江蘇省如皋市東陳鎮雪岸初級中學,江蘇 如皋 226571)
以“氧氣的制備”為例研究初中化學知識點教學策略
許山勇
(江蘇省如皋市東陳鎮雪岸初級中學,江蘇 如皋 226571)
初中教師在進行化學知識點的教學的時候,要能夠把化學的課程和化學實驗以及相關的具體應用進行聯系起來,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知識點的學習和擴展,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掌握和應用.
初中化學;知識點;教學策略
本文以“氧氣的制備”為案例來對化學知識點的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并找出科學合理的化學知識點的教學模式.
1.實驗室制取氧氣
在實驗室進行氧氣的制備的實驗的時候,實驗儀器分別為試管和酒精燈,實驗試劑的選擇根據實驗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試劑,采用高錳酸鉀進行氧氣的制備的時候需要的化學試劑為高錳酸鉀,在使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時候所需要的試劑為催化劑二氧化錳和氯酸鉀.在進行這一部分的化學知識點的教學的時候,要能夠結合具體的實驗過程,并且對這兩種實驗方法進行比較.首先從這兩種實驗的試劑進行分析,高錳酸鉀的顏色是紫黑色的,氯酸鉀是白色的,這兩種的試劑的顏色是不同的;其次,從反應的條件進行對比,高錳酸鉀和氯酸鉀進行氧氣的制備的時候都需要進行加熱,氯酸鉀在加熱這一條件下還需要加入二氧化錳催化劑,而高錳酸鉀進行氧氣的制備的時候不需要加催化劑;最后在實驗反應裝置上進行對比分析的時候,二者的反應裝置從大體上是一樣的,但是高錳酸鉀實驗的時候需要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這是因為高錳酸鉀粉末會進入試管口導致堵塞,而氯酸鉀因為加熱后會變粘,所以不需要在試管口放置棉花.通過在實驗的過程中對這兩種實驗室制備氧氣的方法進行對比分析,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的能力,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對這一部分的知識點進行記憶.
2.工業上制取氧氣
在工業上進行氧氣的制取的時候,使用的是從空氣中分離的方法,這個方法主要的原理是利用氮氣和氧氣的沸點不同,在常壓下,氮氣和氧氣的沸點分別為-196℃和-183℃,把溫度調到-183℃到-196℃之間,這樣空氣中的氧氣就會被液化,而氮氣仍然處于氣體的狀態,這樣就取得了液態氧.但是由于空氣中除了氮氣和氧氣之外還有很多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分和一些灰塵細菌等等,從而導致這個方法制取的氧氣中也存在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氣體.
3.氧氣的用途
(1)冶金工業.煉鋼工廠在進行煉鋼的時候可以吹高純度的氧氣,這樣煉鋼材料中的硅、硫、磷和碳等物質就會產生氧化反應,不僅僅可以降低鋼中碳的含量,而且還能夠清除鋼材中的硅、硫和磷等一些物質,提高鋼的純度.而且鋼材中的硅、磷、碳和硫等物質在進行氧化反應的時候會產生比較高的熱量,為鋼材維持所需要的溫度.
(2)化學工業.在進行合成氨的制作的時候,需要氧氣對制作原料進行氧化作用,這樣能夠對制作合成氨的工藝進行氧化,能夠對化肥的產量進行提高.其他的例如煤粉的氣化和重油的高溫裂化都和氧氣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
(3)國防工業.我國現代火箭的最好的助燃劑就是液氮,并且液氮在超音速飛機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氧化劑,當液氧融入可燃物的時候,可燃物就具有非常強的爆炸性,所以可以利用液氧制作液氧炸彈.
(4)醫療保健.氧氣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維持人們的呼吸,所以制作氧氣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把氧氣利用在一些無氧、低氧、和缺氧的環境中來維持人們的呼吸.
通過讓學生親手進行實驗的操作,鍛煉學生在化學實驗中的動手的能力,而且學生通過對實驗的直接觀察,加深學生對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記憶,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對一些化學試劑特性、實驗原理、實驗方法和化學反應的相關作用等一些知識點進行學習.
[1]華雪明.結合生活實際的初中化學教學[J],新課程·下旬,2013(9):114-114,115.
[2]韓立智.淺析初中化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4,21(9):83-84.
G632
A
1008-0333(2017)23-0093-01
2017-07-01
許山勇(1977.9-),男,江蘇如皋,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
[責任編輯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