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春燕
(蘇州大學物理與光電能源學部 215000,江蘇省南通市如東河口景安初級中學 226441)
例談初中物理課堂合作意識培養的三個策略
尤春燕
(蘇州大學物理與光電能源學部 215000,江蘇省南通市如東河口景安初級中學 226441)
物理實驗應用一直是初中學生的短板,涉及到基礎理論與動手能力兩個方面的考查.縱觀當前物理課堂小組合作現狀,存在著種種不盡如人意的情況.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倡導合作教學的方式,注意均衡參與、運用捕捉生成和注意引導反思,養成學生的深化思維,最終促進學生合作意識的提升.
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合作意識;培養策略
課程標準倡導培養學生學習與研究的方法,并明確要求將合作精神貫穿于物理教學的各個環節,強調合作意識、團隊精神.縱觀當前物理課堂小組合作現狀,存在著種種不盡如人意的情況,如個別優生一言堂,幾乎包辦整個小組的思維活動與實踐過程;如教師主導作用未能充分體現;如合作形式流于表面,還不能有效深化學生思維等等.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如何在初中物理課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幾點粗略看法.
由于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普遍的存在著學生接受水平的不同,也就是班級中會出現所謂的優良中差.小組合作教學的一大優勢,就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一個團隊來共同學習,在這個合作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重點去考慮成員的均衡性,不能形成所謂的包辦性質.
《辨別兩種透鏡》需要學生通過直接觀察和實驗的兩種方法去總結出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區別以及兩種透鏡的特點.達到這樣的教學目的,教師便可以建議學生去開展合作實驗.教師可以將全班的學生分為一組、二組和三組,三個組內全部都是同一水平的學生,為了避免扎堆現象,所以需要縱向分組,即每個小組內需要包含一、二、三三個組的兩位同學,那么這樣的分組策略便達到了均衡參加的目的.接下來,實驗開始,首先,每個合作組中水平比較偏下的學生可以使用觀察法去辨別兩種鏡子:中間厚兩邊薄的是凸透鏡、中間薄兩邊厚的是凹透鏡.這是非常簡單且直觀的方法;其次,借助實驗的方法.近距離觀察物體時,同學們發現將物體放大的是凸透鏡而將物體縮小的便是凹透鏡;再次,遠距離觀察物體時,成倒立的像的是凸透鏡,而成正立的像便是凹透鏡.經過這三次的實驗,那么總結歸納能力較強的同學便可以總結出: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像,而凹透鏡成正立縮小的像.在這個過程中,不同掌握能力的學生都有了各自的分工,形成了各自的學習思路.
小組合作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可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學會適時的“放手”,要做這個過程中的引導者而不是參與者,適時的介入到小組中去,幫助學生完成實驗合作.

我們發現,很多的合作教學最終僅僅流于形式,卻沒有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主思考、深刻反思的作用.所以,在運用合作教學的同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進行反思,深化自己的思維,形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探究二力平衡》這個實驗需要準備卡片、鐵架臺、滑輪、直尺和細線.教師通過幾個問題來促進學生對實驗的本質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1)紙片扭轉一定的角度,然后放手小車,此時會出現什么現象?為什么?(2)為什么卡片要選取較小的面積?(3)卡片的重力是否需要在實驗中進行考慮?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給出學生一定的時間來自主思考,而這三個問題的提出,恰恰可以讓學生通過已經完成的實驗去驗證自己的想法.首先,當扭轉一定的角度后,小車放手,發現紙片先進行轉動,在轉動到初始位置后靜止.通過這樣的實驗現象,學生可以思考得出:平衡力必須要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結論.而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學生也根據自己的實驗經驗得出了最終結論:較小面積的卡片重力較小,與掛鉤的拉力、系統與地面的摩擦力比較而言,可以忽略不計;這樣一個自主思考的過程,在潛移默化中深化了學生的思維.
總之,均衡參與拒絕包辦思想的存在、捕捉生成適時介入小組討論和引導反思深化理性思維,可以在合作教學中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團隊合作的精神,為全面提高學生能力、深化新課標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礎.
[1]周強,許東.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與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7).
[2]王玉格.怎樣在物理實驗課中開展合作學習[J].學周刊,2012(10).
G632
B
1008-0333(2017)23-0072-02
2017-06-01
尤春燕(1981.04-),女,江蘇南通如東人,中學二級,大學本科,從事初中物理教育.
[責任編輯閆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