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航
網絡直播現狀及前景探究
□趙航
在當下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網絡直播漸漸走進人們的視線,但無門檻的網絡直播在提供全新娛樂方式的同時,也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本文從直播平臺的興起、直播平臺發展現狀及直播亂象等方面進行分析,旨在對網絡直播平臺發展趨勢做出預測與建議。
網絡直播;直播現狀;直播亂象;發展趨勢
隨著網絡科技的不斷發展,帶寬的增加使網民不再拘泥于圖片式傳播,而視頻時代的到來無疑給網民一種視覺沖擊。無論是網劇的播出平臺還是新興的直播平臺,都具有引發全民熱議的能力。
(一)門檻低
縱觀各大網絡直播平臺,網絡主播水平參差不齊是現階段直播平臺發展所面臨的問題之一,導致這一現狀的原因之一就是直播的門檻低。擁有一個攝像頭、一臺有網絡連接的電腦、一個麥克風,就可以進行網絡直播。擁有一部智能手機、一個自拍桿、一個WiFi環境,就可以進行手機直播。這些在生活中看似再平常不過的物件,此時卻成為網絡直播的必需品,而這樣的配置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毫不費力地得到并良好地使用。正是這樣低門檻的設備要求促使了主播人數大大增加。但是新的問題又呈現出來:主播文化素質及個人修養良莠不齊。由于各平臺主播在申請直播間的過程中,并沒有復雜的審核環節,因此,只要有一個想紅的心,人人都有機會成為一個網紅主播。以大多數平臺為例,只要在網上填寫個人信息綁定銀行卡就可以完成注冊。通過信息核實(約為24小時),就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直播房間,而只要開啟了直播,利益分成就從那一刻開始了。這樣簡單的申請流程無疑給眾多人一個生存的機會。由于沒有年齡限制,沒有職業的要求,更沒有對學歷進行說明,這也就促使了文化層次分明、個人素質差距大的現狀存在。這也為直播平臺亂象埋下了伏筆。
(二)盈利多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主播行列,把主播當作自己的事業對待,無疑是看重了這個行業的經濟利益。不難發現,新聞中經常會報道主播月薪過萬,某平臺主播開豪車、生活奢侈等新聞。相比于白領階層的朝九晚五,每天直播幾小時就完全可以超過平均工資水平,無疑是主播人數大幅度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初期主播基本多以個人形式出現,該階段的收入主要靠自己的受偏愛程度而定,觀眾人數越多,收到的禮物越多,主播的收入就會越多。而后,眾多娛樂傳媒公司看到個人所帶來的這種經濟效益,會主動聯系主播加入他們的公司,同時提供底薪、分成等優厚待遇,只要主播加入就是“公會的人”,而決定其是否會在該平臺有更好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就是公會對他的投資、宣傳和打造程度。伴隨公會的不斷介入,無疑加速了亂象的產生。
(三)受眾廣
網絡直播是一種實時傳播,它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娛樂性和互動性。這種實時傳播方式會使內容呈現更自然,銜接更流暢,同時不拘泥于內容的限制。網友在觀看的過程中可以發送文字或表情與主播進行互動,這種傳播方式更符合大眾傳播的發展趨勢。相比于微信朋友圈、微博評論等方式,網絡直播可以滿足受眾實時發表看法的需要,而彈幕的內容也可以隨時變化直播的主題內容,實現了兩者的完美互動過程。在強調關注度的今天,這種被重視的傾向無疑成了受眾廣的最大原因。同時,網絡直播呈內容多元化的特點,無論是歌曲表達,還是談話聊天,都使受眾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從而促使關注量增加。觀看直播可以起到排解壓力的作用,這種“使用和滿足”大大推動了網絡直播的發展進程,而受眾通過自己的需求選擇主播,也促使了各類型的主播都有自己的市場。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無疑推動了網絡直播平臺的發展。
第一家視頻直播網站出現于2005年,而該行業于2016年呈現井噴式發展趨勢。網絡直播不斷介入人們的視野和生活,乃至成為年輕人必不可少的娛樂方式。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6年8月在北京發布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1億,其中,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億2500萬,占網民總體的45.8%。可見,網絡直播已成為一顆新星。
(一)直播內容多樣化
根據形式的不同,網絡直播大致可以分為移動類、泛娛樂類、秀場類、社交類和電商類5大類;而就內容而言,可以分為秀場直播、游戲直播和生活直播。秀場直播主要包括聊天、才藝、星秀等,這種類型是用戶最熟悉的直播方式,這也是我國最早起步的直播類型,有較強的市場占有率和相對平穩的框架模式。游戲直播主要針對于各類游戲及比賽,在作戰過程中進行直播并解說策略等,游戲直播占中國游戲市場規模的23.7億,且增長率最高。生活直播包括美食、戶外、體育賽事、校園活動及時尚發布會等。三者相比較,生活直播用戶占有量最低。無論哪種類型的直播平臺都在不斷進行內容擴充,這無疑會加快產業鏈的發展進程。
(二)直播平臺類型同質化
雖然我國直播平臺數量多達200家、平臺市場規模達90億、平臺用戶量高于2億,但直播類型及內容大同小異。平臺的“吸粉”能力遠低于主播個人,這也促使優秀主播成為直播平臺的重要資產。在現階段市場占有率較高的直播平臺中,斗魚TV、戰旗TV、熊貓TV多涉及游戲內容,映客、六間房、YY直播等涉及的內容多為秀場直播,陌陌直播、NOW直播是基于社交軟件開發的直播市場,而淘寶直播、聚美優品直播等屬于發展時間最晚的電商類直播平臺。雖然直播平臺數額大、用戶量高,但也逃不過內容老套陳舊、模式單一死板的現狀。平臺之間只有主播個人的差異較大,而其他方面無論是直播平臺頁面設置、禮物價格分類及首頁大圖推薦等都大同小異。換言之,只要熟悉一個平臺的操作,就不用擔心到其他平臺直播時會手足無措。
(三)直播平臺明星化
除了平民(素人)直播外,明星資源也成為直播平臺競爭的焦點。隨著直播的火爆,大批量藝人入駐直播平臺,實現了藝人與粉絲間的零距離互動,明星滿足了自我宣傳的需要,而直播平臺會因明星資源的注入加大平臺發展曝光度。2016年4月7日,國民女神劉濤加入映客直播,僅5分鐘時間,在線人數就達17萬,造成了平臺的癱瘓,這一數字也打破了直播平臺上線以來的最多人數記錄。4月7日的直播現場為電視劇《歡樂頌》杭州發布會的后臺,在直播過程中,不免有劇中人物出現與大家進行互動,粉絲呼聲高加上對《歡樂頌》的期待,使劉濤直播熱度居高不下,總收看人數高達71萬。如今的映客逐漸從一個全民直播的視頻直播平臺發展至一個承載極大傳播影響力的視頻直播平臺。此次劉濤在《歡樂頌》發布會活動上進行映客直播引來如此大的反響,亦是一個見證。
(一)主播間惡性競爭
為了獲得更多數量的粉絲,利益最大化。各平臺主播之間競爭不斷,行業間競爭愈演愈烈。主播想盡辦法和招數“吸粉”,這其中不免涉及低俗內容、露骨畫面、秀下限等內容。目前網絡直播最吸引眼球、最撈金的就是“激進表演”,這些表演滿足大部分男玩家的需要。直播平臺雖在制度上會限制主播穿著和言語,但都會有意無意地給“激進表演”開綠燈通行。這些“激進產品”作為直播平臺主打的盈利產品,不斷觸碰道德的底線,而在涉黃內容上行業普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種女主播式產業鏈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也成為平臺盈利比重最大的部分。但是隨著網絡直播制度細則的出現及處罰力度的加大,這種“擦邊球式激進表演”的幾率會不斷降低,這個產業鏈將會受到巨大的影響。“美女直播”盈利并不長遠,因為往往這類直播內容低俗,所帶來的受眾粘合性差、忠誠度低,這類受眾會在推陳出新的浪潮里不斷尋找滿足自我需求的女主播,這類型的主播往往都是曇花一現,盈利并不長遠。涉黃涉暴內容也會促使直播平臺進行一次大洗牌。
(二)受眾素質良莠不齊
雖然網絡直播最受年輕人的追捧,但隨著內容、領域、門類的不斷擴充,其市場占有量在各年齡階段均有提升。盡管受眾數量增長趨勢良好,但層次劃分嚴重。大部分網民上網的目的是分散精力和壓力,因此會出現煽動性強、內容露骨等不雅觀的評論同主播的低俗內容互動。這些言語會使意志力不強、“隨風倒”的網民隨之附和,而這種激進的言論更會促使主播“秀下限”。同時“網絡噴子”“鍵盤俠”“黑粉”數量大幅度增加,他們游走于各大直播平臺,大規模發布虛假充值信息、不良網站鏈接,引起粉絲間謾罵,這也使網絡環境變得污濁不堪。
(三)虛假數據的推動
公會,一個擁有大數量主播的組織,它可以決定主播的直播熱度,可以決定主播的首頁大圖停留時間,甚至可以決定主播的直播內容。只要主播與公會簽約,直播中的盈利就將采用分成模式,大多數為4∶6(主播占少數)。公會會不惜重金想盡辦法在主播身上盈利,虛假人數、虛假熱度、虛假信息等都是公會慣用的手段。而在各平臺主播直播的過程中,所呈現的數據虛假已不是什么秘密,2015年斗魚英雄聯盟游戲直播中在線人數竟然超過13億,這個數字既可笑又可悲;映客出現“黑屏門”,大家依然對它不離不棄。虛假數字無疑也是網絡直播亂象形成的原因之一。
(一)內容直播更廣泛,直播場景更多元
在內容決定直播平臺未來發展趨勢的今天,網絡直播平臺開始致力于內容的延伸和擴充,結合傳統節目加之網絡直播的新形式,采用多角度場景直播方式滿足用戶的便捷體驗。就直播平臺而言,從各平臺收購及合作中可以看出,內容多樣化的發展前景也就意味著需要有直播場景多元化作為協助,而場景多元化正是吸引更多受眾的關鍵。
(二)科技進步,呈現方式更新穎
2016年兩會期間,樂視VR開辟了我國VR技術直播的先河,在兩會期間開設了兩會VR直播專區,而該技術所帶來的全景視覺效果無疑成為焦點。這種技術可應用于觀看電影、會議直播、音樂演唱會、大型展覽等,會給人身臨其境的視覺感和即時感。而一旦網絡直播平臺能在科技創新的同時給用戶帶來新的體驗,這無疑是盈利的重大突破,而VR技術的革新和應用會帶來不一樣的直播體驗,更會為平臺帶來新的經濟產業鏈條和新的盈利點。
(三)平臺監管力度增強,行業趨于規范化
在網絡直播平臺迅猛發展的今天,低俗的內容迎合了部分用戶的需要,也成為治理的難點。2016年9月初,廣電總局發布對直播平臺的新規定,對資質、內容均做出了明確的要求,資質低的平臺將停止直播,這一舉措大大提高了行業的門檻,加劇了行業的大洗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小型直播平臺轉型或被優質平臺收購。隨著政府對網絡直播的關注度提高,監督的力度逐漸增強。在行規愈加嚴格的同時,未來直播內容將趨向于規范化。
(四)直播+營銷模式形成,跨界合作增加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及直播用戶的不斷擴大,直播成為品牌及個人新的營銷手段。直播+營銷模式的優勢在于可以在使品牌營銷成良性發展態勢,該模式更接近于客戶,也會在第一時間了解客戶的需求,通過知名的網紅或明星推薦,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引導消費,將平臺粉絲轉變成為商品的購買用戶。同時,通過平臺用戶的轟動效應會為明星提高曝光度,相比較于傳播模式的宣傳,更具有優勢。在“直播+明星+品牌”的模式中,借助明星放大品牌價值,借助平臺增加明星人氣,借助品牌入駐提高平臺宣傳力度。隨著該模式的逐漸形成,跨界合作將成為新形態。
伴隨著技術進步、內容革新、監管加大、門檻變高,直播行業將逐步進入健康的發展空間。未來,網絡直播形式將大面積覆蓋各領域,在技術革新、用戶需求不斷增加的今天開啟新篇章。
1.鄭祎.從網絡直播看電視臺如何利用粉絲經濟擴大影響力[J].中國記者,2016(08).
2.喬新生.如何監管互聯網絡直播[J].青年記者,2016(21).
(作者系吉林大學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2016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