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艷劉 楊祎伊
結合新媒體特點創新廣播電視采編工作
□龐艷劉 楊祎伊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廣播電視媒體行業之間競爭加劇,面臨著來自互聯網技術方面的嚴峻考驗。在新媒體時代,如何發揮廣播電視媒體的信息傳遞優勢,成為廣播電視采編工作需要攻克的一大難關。本文簡要闡述了新聞采編工作情況及當前存在的問題,指出了新時期廣播電視采編工作的發展趨勢,并結合新媒體特點,提出了創新廣播電視采編工作的建議。
新媒體;廣播電視;采編;創新建議
現代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已經深深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公眾對新聞有了新的認知,不得不說,這是對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一大沖擊與挑戰。廣播電視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要想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獲得長遠發展,廣播電視采編工作必須做出創新,與現代新媒體充分結合。因此,廣播電視采編工作必須結合新媒體的特點,摒棄傳統發展模式中的不足之處,實現創新發展。
廣播電視的采編工作主要包括對新聞信息進行收集、整理,最終以受眾能夠接受的形式傳播出來。目前,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電視、廣播和報紙等,而是更加豐富多樣。在網絡的幫助下,人們能夠隨時隨地獲取新聞,對新聞信息的了解更加深入全面,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由于受到技術、資金等多方面條件的限制,在與現代新媒體的競爭中一般處于下風,傳統廣播電視等媒體的受眾正在大幅減少。這就要求廣播電視的新聞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新聞的搜集與采編過程中做到實事求是,豐富新聞信息的內涵,充分吸引受眾眼光,不斷提升廣播電視行業的競爭力。
從目前廣播電視采編工作發展的現狀來看,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一)新聞素材加工深度欠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聞事件的數量與以往相比也增加了很多,需要我們報道的新聞內容無論是深度方面還是廣度方面都有待提升。很多新聞媒體為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需要獲取更為獨特、新鮮的新聞題材,從而吸引受眾眼光。這種報道盡管提升了新聞的時效性,然而新聞采編工作行業競爭壓力較大,獲取獨家新聞的難度較高,新聞采編人員一般只是關注那些表面的新聞消息,僅僅是做簡要報道,沒有深入加工與分析,不僅造成了新聞素材的浪費,也導致受眾喪失對廣播電視新聞的興趣。因此,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在工作中不能敷衍,必須注重對新聞素材的加工與處理,拓寬新聞的深度與廣度,對新聞素材展開深入報道。
(二)新聞采編方式落后
目前,我國的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在工作中,仍然較多地采用傳統的采編方式,以跟蹤采訪的形式為主。此外,在對采集到的新聞素材加工的過程中,同樣采用傳統落后的方式,無法保證對新聞素材的深入挖掘,使得最終呈獻給受眾的新聞毫無創新性可言,受眾對新聞提不起興趣,導致原本高質量的新聞素材形成浪費。
(三)廣播電視采編工作者的專業素質有待提升
隨著人們對新聞要求的不斷提升,新聞采編工作的內涵與以往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聞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必須提升,才能夠適應現代新聞采編工作的需求,使該行業的發展有最基本的保障。特別是現代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的前提下,新聞采編工作人員不僅要負責對新聞的采集與加工工作,而且要改進落后的新聞技術,利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創新采編工作,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使新聞具備更多的現代特色,從而吸引更多的受眾,不斷提升新聞的競爭力。現代很多廣播電視新聞單位對采編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不一致,而且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很多要求并沒有真正落實,這些都嚴重制約了新聞采編工作的長遠發展。
(一)發展深度采編
對傳播電視采編工作而言,時效性與采編形式密切相關。從受眾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他們往往更加關注首先發布信息的媒體。廣播電視采編工作者必須意識到這一特點,對能夠吸引受眾的報道內容作出深入分析。特別是對于突發事件、重大事件的報道,要提升其真實性與影響力。
(二)提升媒體公信力
在新媒體環境下,媒體有責任宣傳引導當今時代的精神主題。廣播電視采編工作要想獲得長遠發展,必須要贏得受眾的青睞,創辦公信力較高的新聞節目是必由之路。為此,采編工作者必須要選取有價值的新聞素材進行報道,政治立場堅定,積極傳遞正能量,幫助受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提升廣播電視采編工作效率
在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采編人員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我們要想使采編工作獲得長遠發展,組建一支高水平的采編團隊是必要保障。為此,有必要引進一批具有高策劃水平及深刻評論能力的專業人才,利用現代科技的力量進行整合,切實提升廣播電視采編工作效率。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有著傳統媒體不可比擬的優勢,不管是在新聞發布的效率上,還是在受眾對問題的反饋環節上,都比傳統媒體效率高了很多。新媒體正在指引傳統媒體前進的方向,加速了傳統媒體創新的進程。電視媒介如果對新媒體加以有效利用,必將能獲得更加頑強的生命力,電視臺新聞節目的收視率必定會更高,受眾的關注度也會相應提升。
(一)結合新媒體的時效性進行創新
在媒體采編工作中,時效性是一大重點,也是一大難題。新媒體由于采用了新的技術手段,在時效性方面,有著傳統廣播電視媒體不具備的優勢。對于新聞工作而言,必須注重時效性的發揮,在新聞事件發生以后,必須及時采制相應的圖片與視頻。現在很多地方電視臺的新聞采編,采用草根DV拍攝者采集的信息,經過加工處理整合,形成完整的新聞進行播放。這種形式的出現,與草根DV拍攝者的優勢息息相關。在事件發生時,記者總是比民眾DV拍攝者晚一步到達現場,通過采用這些草根DV拍攝者的作品,能夠彌補記者無法采集到的一些信息。這些都是傳統新聞媒體不具備的優勢。廣播電視采編人員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在采編速度方面逐漸縮小和新媒體之間的差距。
(二)結合新媒體的傳播多樣性進行創新
現代人們對信息的傳播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引發了傳統媒體的變革。智能手機、移動電視等移動終端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使得人們能夠隨時隨地獲取大量的新聞信息。對于廣播電視媒體而言,必須摒棄傳統單一與被動的情況,增加人們的可選擇性與互動性,使人們能夠通過網絡電視、BBS等隨時觀看節目。這就要求廣播電視采編工作者在處理新聞時,對信息要表達充分,面對新媒體的沖擊,使新聞信息的傳播途徑更加豐富。
(三)結合新媒體的大眾化語言進行創新
新媒體環境下,互聯網技術以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發展,使得新媒體受眾遍布社會各階層。然而,新媒體的互動性以及參與性特點決定了編輯人員必須采用通俗化和大眾化的語言,做出合理的語言表達。也就是說,廣播電視采編工作中,語言處理時應該做到深刻主題淺顯化表達,抽象主體通俗化表達,充分采用受眾能夠理解與接受的語言形式進行表達,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
(四)結合新媒體的編輯思路進行創新
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對編輯的要求也逐漸提升。為此,編輯在思路上必須做出改變,逐漸提升審美水平。對于一則新聞而言,標題能夠有效吸引受眾目光,決定著受眾是否繼續瀏覽,因此,標題的設計應該得到重視。在進行廣播電視的新聞采編工作時,編輯人員可以充分利用現代流行的語言處理、制作標題,賦予新聞更高的活力,使新聞更能夠吸引受眾眼光。例如,對于廣播電視時事新聞類節目而言,由于其主要觀眾是關注社會發展的白領或精英人士,因此,在新聞采編工作中,應該對時事熱點問題做出分析,深入剖析此事件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從而獲取受眾的注意力。
廣播電視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要想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獲得長遠發展,廣播電視采編工作必須做出創新,與現代新媒體充分結合,從而不斷提升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采編工作效率。
1.宋偉濤.廣播電視采編中人物報道的特點與技巧應用分析[J].視聽,2015(6):93.
2.李昌焯.縣級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創新探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5(8):141.
3.高艷春.新媒體時期“提高采編素質,實現節目創優”的幾點思考[J].新媒體研究,2015,1(13):71-72.
4.劉曉賓,李振華.新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能力培養方法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4(17):123.
(龐艷:貴州省畢節市廣播電視臺;劉楊祎伊:沈陽建筑大學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2013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