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強
(赤峰市敖漢旗新惠中學,內蒙 赤峰 024300)
淺談高中化學數字化實驗教學策略
宋志強
(赤峰市敖漢旗新惠中學,內蒙 赤峰 024300)
現階段有多項教研報告指出,于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中合理運用數字化實驗教學,可有效降低教學難度,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并挖掘其內在潛能,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用于實踐教學中效果良好.主要從數字化實驗教學及其重要性出發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探討了新時期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中有效的數字化實驗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數字化;實踐教學;策略
數字化實驗教學主要由數字化實驗技術、直觀化現象規律、實時測量以及簡易操作測量等多項內容構成,將其用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彌補傳統化學實驗教學的不足之處,并克服多種實驗儀器操作弊端,從而實現信息技術與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機結合.本文主要探討新時期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中有效的數字化實驗教學策略,現論述如下.
1.有效整合傳統實驗與數字化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自主推導計算能力
一般來講,計算機軟件可依據既定公式自主計算采集數據并得出最終結果,學生在觀察問題結論時,很容易就能夠了解和掌握實驗原理,卻忽視了其運算公式與計算過程,導致其自身計算能力下降或退化.故現階段,教師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需有效整合傳統實驗與數字化實驗教學,要求學生在觀看數據結論的同時親身體驗,以培養其自主推導計算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課程《銨鹽、氨氣的制取》的實踐教學中,當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氨的制取”這一知識點時,本節課重點教學內容為NH4Cl與Ca(OH2)發生化學反應后,產生氣體,同時由于氨可溶于水,實際操作中需通過加熱使氨溢出,可產生熱度觸感,但在該數字化實驗過程中,學生無法感知氣味與熱度,自身體驗效果不佳.此種情況下,教師需在數字化實驗教學的基礎上,采用傳統實驗教學,引導班級學生自主動手操作,通過親身體驗感知各種化學反應,以增強其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通過此種“傳統實驗”+“數字化實驗”的聯合教學,可促進二者優勢互補,以培養和增強學生的推導計算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2.利用傳感技術輔助課堂實驗,突破教學重難點
教師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需適當借助和利用傳感技術輔助實驗操作與課堂講解,以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此,筆者以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課程《強弱電解質》的實驗教學為例做簡要說明.在本節課實踐教學中,課堂教學重難點主要在于“電離子”,且化學教材中缺乏對該知識點(電解質的電離度)的分析與研究,實驗操作和學生學習難度較大.此種情況下,教師可采用數字化實驗教學,依據數字化專業技術設計課堂實驗,并利用pH數據傳感器監測不同濃度乙酸溶液pH的變化,將直觀、形象的圖示充分展示給班級學生,以加強其對該實驗化學原理的了解與認識;同時,使用數據采集器收集、整理相關的數據資料,并由計算機準確分析和研究數據,最終借助數字化實驗總結得出實驗結論,即電解質對電離度的影響:若乙酸溶液稀釋速度加快,弱電解質電離度會持續增大,相應地若乙酸溶液稀釋濃度低,則其對弱電解質電離度影響較大.
3.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借助數字化實驗開展探究式教學
現階段,我國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教學活動需以學生為中心,消除教師權威.故當前環境下,教師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需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依據教學內容借助數字化實驗開展探究式教學,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于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中運用數字化實驗教學是非常必要的,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教學效率等具有積極意義.故當前環境下,筆者建議教師在高中化學實踐教學中需有效整合傳統實驗與數字化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推導計算能力,并適當利用傳感技術輔助課堂實驗,以突破教學重難點,同時教師教學還需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借助數字化實驗開展探究式教學,以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實驗教學有效性.
[1]陳琛,姚如富,邵忠德等.數字化手持技術實驗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化學教育,2015,36(01):29-33.
[責任編輯:季春陽]
2017-06-01
宋志強(1981.9-),男,內蒙古赤峰市,本科,中學一級,從事化學學科教學與研究.
G632
B
1008-0333(2017)21-00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