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卉,杜文征
(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醫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0)
聯用多層螺旋CT檢查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中青年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效果
李 卉,杜文征
(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醫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0)
目的:探討聯用多層螺旋CT檢查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中青年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價值。方法:對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間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醫院收治的80例中青年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隨機將這80例患者分為多層螺旋CT組和聯合組,每組各有40例患者。對多層螺旋CT組患者采用多層螺旋CT檢查進行診斷,對聯合組患者聯用多層螺旋CT檢查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進行診斷,然后比較兩組患者診斷的準確率、靈敏度和特異度。結果:聯合組患者診斷的準確率和靈敏度均高于多層螺旋CT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診斷的特異度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聯用多層螺旋CT檢查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中青年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效果顯著,具有診斷的準確率和靈敏度高等優點。
多層螺旋CT檢查;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中青年;椎動脈型頸椎病
頸椎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該病主要包括椎動脈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頸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及食管壓迫型頸椎病等幾種類型。其中,椎動脈型頸椎病是一種以眩暈、視物模糊為主要癥狀的頸椎病。該病的病因主要是由各種機械性與動力性因素致使椎動脈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導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進而引發眩暈、視物模糊等癥狀。近年來,椎動脈型頸椎病在我國的發病率顯著升高,且患者的發病年齡呈年輕化的趨勢[1-2]。有數據顯示,中青年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約占該病患者總數的62%左右。臨床研究表明,及早對中青年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進行診斷和治療是改善其預后的關鍵。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主要探討聯用多層螺旋CT檢查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中青年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價值。
選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間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醫院收治的80例中青年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80例患者的病情均經綜合檢查得到確診,且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其中,排除臨床資料不全、年齡<16周歲或≥60周歲的患者。隨機將這80例患者分為多層螺旋CT組和聯合組,每組各有40例患者。在多層螺旋CT組中,有男23例,女17例;其最小年齡為22歲,最大年齡為57歲,平均年齡為(42.33±4.65)歲。在聯合組中,有男25例,女15例;其最小年齡為20歲,最大年齡為58歲,平均年齡為(41.57±4.4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對多層螺旋CT組患者采用多層螺旋CT檢查進行診斷,方法是:用Lightspeed 16排多層螺旋CT機對患者進行檢查,將電壓設為120 kV,將管電流設為300 mA,將層厚設為1.5 cm,將螺距設為1.375:1。首先從患者顱底上方的4~5cm 處平掃至其鎖骨上窩的位置,然后為其注入100 ml的造影劑(注入的速度為3.5 ml/s)進行增強掃描。將掃描得到的參數導入工作站進行后期處理。2)對聯合組患者聯用多層螺旋CT檢查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進行診斷。對該組患者進行多層螺旋CT檢查的方法與多層螺旋CT組患者相同。對其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方法是:用西門子ACUSON Antares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患者進行檢查,將探頭的頻率設為7~10 MHz。指導患者取仰臥位,使其頭部稍稍偏向一側,充分暴露其頸部。對患者頸總動脈的后側進行掃查,沿頸總動脈的走向探查其椎動脈的前段、中間段和樞椎(C2)的位置。觀察并計算患者椎動脈的內徑、搏動指數、舒張末期峰值流速、收縮末期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數等。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診斷的準確率、靈敏度和特異度。靈敏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準確率=(真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總例數)×100%。
用SPSS18.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多層螺旋CT組患者診斷的準確率、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0%、80.56%和75%,聯合組患者診斷的準確率、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5%、97.14%和80%。聯合組患者診斷的準確率和靈敏度均高于多層螺旋CT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診斷的特異度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椎動脈型頸椎病在中青年群體中的發病率較高。該病可對患者的工作和學習產生嚴重的影響。目前,臨床上診斷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方法較多,如進行X線檢查、多層螺旋 CT檢查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等[3]。其中,X線檢查是一種常用的檢查方法。對中青年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進行X線檢查,能明確其頸椎的生理曲度、狹窄情況、移位程度以及骨贅的大小等。但此方法也存在不可忽視的缺陷,如無法準確地判斷患者椎動脈的病變情況等。多層螺旋CT檢查能夠準確地反映出患者鉤椎關節、椎間盤及血管壁的改變情況。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則能較為準確地觀察到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椎動脈的走向、內徑大小及各項血流動力學參數等,從而能為判斷其病情的嚴重程度提供重要的依據[4]。近年來,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聯用多層螺旋CT檢查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中青年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效果顯著。這與謝偉玲[5]等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聯合組患者診斷的準確率和靈敏度均高于多層螺旋CT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聯用多層螺旋CT檢查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中青年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效果顯著,具有診斷的準確率和靈敏度高等優點。
[1] 祁冀,趙德強,李義凱.對“椎動脈型頸椎病”概念的再認識[J].頸腰痛雜志,2017,38(1):5-7.
[2] 姬文珍,張雪青.椎動脈型頸椎病伴眩暈患者經顱多普勒超聲及腦干聽覺誘發電位檢測結果分析[J].山東醫藥,2016,56(29):66-68.
[3] 南毛球,戴軍,黃光輝,等.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酶、內皮素、腫瘤壞死因子-α以及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7,45(1):68-71.
[4] 曹火亮,何生,張延偉.多層螺旋CT聯合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中青年椎動脈型頸椎病的價值[J].海南醫學,2015,26(3):369-372.
[5] 謝偉玲.多層螺旋CT與彩色多普勒超聲結合在中青年椎動脈型頸椎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5,21(13):1809-1811,1814.
R681
B
2095-7629-(2017)14-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