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忠 冉霞珍
(重慶市酉陽縣第三中學校,重慶 409816)
?
多元策略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張建忠 冉霞珍
(重慶市酉陽縣第三中學校,重慶 409816)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對人才要求的提升,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今學生對于知識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應當以新課標為理念標準,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地位,運用科學、合理、多元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擁有學習數學的熱情,積極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從而獲得綜合能力的有效培養.
初中數學;教學策略;數學教學
數學作為初中教育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初中數學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數學基礎和認知規律,使用具有高度針對性的方法進行教學.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工作分析,總結并歸納了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和手段.本文將就此問題進行重點討論.
偉大的教育先賢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說明了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如果初中學生對于數學知識擁有了興趣,那么他們就會獲得學習的熱情與動力,從而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投身到知識的學習與探究中.即便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生困難甚至失敗,他們也能在興趣和熱情的激勵下產生解決困難的毅力和戰勝失敗的信心.所以,初中數學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切前提,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通常情況下,在課堂教學的導入階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快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教師整堂課的教學質量提升提供保證.比如在講解“軸對稱”之初,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各種形式的軸對稱,比如樹葉、蝴蝶、中國結等生活常見物品;天安門、埃菲爾鐵塔等建筑;奔馳、大眾等品牌logo,讓學生在欣賞這些圖案對稱美感中產生探究的興趣.教師據此引入教學內容,可以獲得非常好的效果.
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生在學習時不免會感覺枯燥、難以理解.然而,數學來源于生活,是對生活的總結與概括.對此,教師應當把數學知識和學生觸手可及的生活現象和問題進行緊密的融合,將數學變得形象、生動,讓學生降低理解難度的同時,發現學習數學對于解決自己生活問題,提高自己生活質量的意義和價值,從而提高學習的動力,也有助于教師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講解“不等式與不等式組”時,教師就可以設置這樣的題目:“新年要到了,你要去購買新年禮物送給自己的家人和同學.甲購物中心舉辦優惠活動,購物金額滿100元送10元購物券,200元送20元,以此類推,消費券可以在下次購物時當作現金使用;乙超市的優惠活動是全場商品八八折優惠,一次消費滿額200元可折上折再優惠5%.但是米面油、肉蛋奶、大宗和團購不參加任何優惠活動.你覺得去哪家購買禮物更劃算呢?”這樣的題目和生活問題非常契合,尤其是不參加任何優惠活動的條件更是和真實生活完全相符.不僅可以讓學生實現知識的學習和鞏固,也能讓學生看到數學的學習價值,對于教師的教學質量提高也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因此他們對于相同的知識會產生不同的理解,甚至會產生理解的偏差和誤解.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會通過反復強調的方法讓學生進行硬性記憶,但是長此以往,效果反而不佳.對此,初中數學教師不妨針對學生產生的知識理解問題進行將錯就錯的講解,讓學生產生認知沖突,從而自主發現自己學習時產生的問題.這樣的方法印象深刻,難以忘懷,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舉例而言,在講解“完全平方公式”之后,教師可以非常正式地告訴學生(3+4)2等于32+42=25.學生當然很快會發現這個計算是錯誤的.這時教師反問,既然這個計算的答案是錯的,那么(a+b)2怎么會等于a2+b2呢?犯這種思維定式錯誤的學生會立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對于糾正錯誤、鞏固知識有著非常好的效果.
對于初中數學而言,數學的學習不能僅僅局限在課堂學習和課后作業中,而應當在更加寬廣的實踐活動中進行知識的掌握、鞏固和運用.所以,教師應當經常性地組織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提高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綜合能力.
比如在“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調查當地的空氣質量指數、某超市的客流人數、或在網上發起最喜歡的電視劇調查,然后將數據進行整理和統計,并總結出相應的結論和優化建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會有意識地進行知識的學習,并實現靈活的運用.而且有助于學生接觸社會、培養個人綜合能力,在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同時,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另外,初中數學教師還可以舉辦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比如教師可以舉辦“有理數計算擂臺賽”、“對稱軸圖形設計大賽”等比賽,讓學生在自己特長的方面投身到學習之中,享受成功的快樂,提高學習的自信.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題目的時候必須把握難度,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防止“奧數”級別的題目讓比賽淪為“好學生”的舞臺,而其他人只能被動地成為看客.
總之,在新課標的理念要求下,初中數學教師應當運用多元化的策略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提高個人能力,實現綜合素質的有效培養,并最終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1]陳林.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效益.數理化學習[J],2008(10).
[2]俞劍波.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J],中學數學雜志:初中版.2007(4).
[3]王月華.新課改下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模式[J].學周刊,2013(8).
[責任編輯:李克柏]
2017-05-01
張建中(1981.02-),男,江蘇高郵,中一,本科,從事高中物理教學.
G632
B
1008-0333(2017)17-00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