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月
扎根基層育新人
——做好立德樹人和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的領路人
■陳明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從打鐵還需自身硬、育人必先師其己,春風化雨潤無聲、扎根基層領新思,工匠精神駐心田、與時俱進育新人三方面進行了闡述。作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進一步認清了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明確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政治工作中的聚焦點和著力點,增強了做好工作的信心、決心和責任感、緊迫感。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著眼于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道路和我國高校的鮮明特質,結合我國的獨特歷史、獨特文化和獨特國情,精辟闡述了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的重大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作為一名高校基層黨支部書記、基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從理論上做到真學、真懂、真信。認真落實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此次會議精神充分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和錘煉自己的黨性素養,不斷探索如何將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與北大荒精神、鐵人精神、學校歷史和學校精神與學生的個人發展實際相結合,以開拓意識,不斷用新的角度、新的辦法、新的方式去對待問題和處理問題。以高度的責任感立足思想政治工作,認真履行學生基層黨支部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堅持抓班子、帶隊伍,抓基層、打基礎,抓重點、求突破。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率先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努力做到高等教育發展方向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打鐵還需自身硬,育人必先師其己”。要想把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有作為、有品質、有修養的現代青年,我們就應當不忘初心,認真做好立德樹人和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的領路人;應當身體力行,率先垂范;應當用愛付出,細心呵護,用心陪伴;應當把高漲的熱情、性情、真情投入到學生培養的工作中去。高校輔導員工作是一個用自己的夢想去成就學生夢想的崇高事業,因此我們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實的理論學識和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才能把學生培養成思想水平硬、政治覺悟高、道德品質強和文化素養厚的德才兼備、全面發展型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就需要我們培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人才,因此需要我們掌握育人的規律,把握當代大學生的特點,深入到學生成長的每一個細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貫穿到育人的全過程,踏踏實實地扎根學生基層隊伍為同學們辦好事、辦實事,做到他們的心坎里,給予他們最細微的關懷,引領學生在主題活動中回顧歷史、銘記歷史的同時,堅定地繼承先烈精神和北大荒精神,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要想了解學生的一切,就必須深入到學生當中去。作為一名輔導員,是學生們在大學時期相處時間最長久的老師,因此要把時間和精力主要放在學生思想引領工作上。我們這些基層工作者不僅要主動走上講臺,更要走入寢室、走進網絡,去建立和同學們的專屬聯系,去記錄同學們的點點滴滴,從思想、學習到生活起居,都要做到第一時間了解到并給予關心和安慰。做到和學生們的零距離交流,主動和學生打成一片,與學生建立朋友關系,努力成為可以和學生聊人生、談理想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導師。只有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才能夠引導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在與學生建立零距離聯系的基礎上,工作中更要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學生老師一起動,不單單只作為帶動者,更要注重承擔引領者、合作者的角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事務性工作作為培養學生骨干、開展自我教育的途徑,學會放手、放心地讓學生自己去做,以達到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主創新的目的。通過身體力行去凝聚愛、匯聚愛,把自己對工作的高漲熱情轉換成學生激發自己勤奮學習和努力實踐的熱情;把自己與高校育人建設發展的緊密聯系轉換成學生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和未來發展的緊密聯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神圣使命。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地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讓我們深知肩上的責任重大,因此我們要緊跟時代需要,培養工匠精神,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提升工作質量,利用好互聯網這個平臺,結合新媒體發展,嘗試用新的傳播渠道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習近平總書記點評當下的“95后”學生:他們朝氣蓬勃、好學上進、視野寬廣、開放自信,是可愛、可信、可為的一代。時下是高校學生的人生黃金期,也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完全吻合。他們肩負著光榮而艱巨的使命,同時他們又具有新潮的思想,我們更應該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嘗試用新辦法、新方式通過新渠道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在指導學生擇業、就業和創新創業的工作中,我們應該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事業中,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引領他們正確認識遠大抱負,腳踏實地,珍惜韶華,努力學習。通過創新教育模式,讓學生把遠大的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飛揚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
習近平總書記評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兢兢業業、甘于奉獻、奮發有為”,既是對我們的肯定,又是對我們的鞭策。作為一線基層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我需要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充分發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攜手同學們為我們祖國“兩個百年目標”的實現、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進、努力、奉獻。
本文系2016年度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全國學校共青團課題研究資助項目,課題批準號:2016LX055
(作者單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工程學院)
責任編輯/賈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