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代人對于童年的回憶,就是和小伙伴們在陽光充足、空氣新鮮的場地上玩耍:跳橡皮筋、踢毽子、抓石子、丟手絹、玩沙包等,回憶里是滿滿的幸福和快樂。如今,孩子們玩得更多是電子游戲、成品玩具,玩耍的地點也常常受到限制。如何讓孩子們的游戲更加多樣化,讓他們的童年也充滿快樂和歡笑聲,我園嘗試將潮州民間體育游戲有機地融入健康領域中,讓源遠流長的潮州民間體育游戲這種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得到有效的傳承與發展。
民間體育游戲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大多源于或者反映了當地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習俗、語言特點等,對幼兒了解和認同本地區的傳統文化,理性看待外來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而潮州民間體育游戲內容豐富,寓游戲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體,又具有形式簡單、取材方便、靈活多變、娛樂性與競爭性強等特點,能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一、潮州民間體育游戲對幼兒發展的意義
(一)促進動作發展
潮州民間體育游戲中大部分有利于發展幼兒走、跑、跳、鉆、爬、平衡等能力,如:“抓石子”等游戲有利于幼兒小肌肉的發展;“跳房子”“跳繩”等游戲有利于促進幼兒跳躍動作的發展等。通過簡單的角色、情節和簡易的游戲器械,能激發幼兒參加游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助于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提高幼兒的運動能力。
(二)促進社會性發展
幼兒在參與民間體育游戲時,一般都需要兩個人或兩個人以上合作才能完成。如:“推小車”“炒豆”等游戲需要兩個人完成;“摸瞎子”“木頭人”“勾腳拍手”等則是多人參加的合作性集體游戲。游戲中,幼兒通過和同伴的相互協調、模仿,學會和別人友好相處、遵守規則,共同完成游戲,并學會自己解決矛盾、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促使幼兒樂于助人、團結合作等良好的社會性品質得到發展。
(三)促進個性、意志品質的發展
每個游戲順利開展的前提均取決于能否掌握并遵守游戲規則。游戲過程中往往會碰到一些問題:參加游戲的人多了怎么辦?人太少了又怎么辦?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孩子們自己想辦法,共同克服困難,使游戲能夠順利、愉快地進行。此外,游戲具有競爭性的性質,既能使獲勝的幼兒在游戲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又能使面臨失敗的幼兒,學會承受挫折,激發他們必須克服自身的弱點,繼續參與游戲,爭取勝利。
二、潮州民間體育游戲在健康領域中的應用
(一)收集整理,分類歸納
教師帶動家長們通過回憶、整理自己年幼時玩過的民間游戲,或通過網絡、書籍等多種渠道搜集民間體育游戲素材。并將民間體育游戲的名稱、玩法等基本信息整理成冊,方便使用。
然后,按照活動的類型將它們進行歸類。1.發展幼兒跳躍能力:有“跳橡皮筋”“跳房子”等游戲;2.發展幼兒快速追逐跑:有“滾鐵圈”“扎手絹”等游戲;3.發展幼兒投擲能力:有“射紙飛機”“玩沙包”等游戲;4.發展幼兒平衡能力:有“踩高蹺”“踢石子”等游戲;5.發展幼兒鉆、爬能力:有“鉆山洞”“螞蟻找食”“造大橋”等游戲。
(二)合理改編,靈活應用
在實際的活動運用中,教師隨時隨地根據教學目標靈活地進行調整,如,玩“抱腿單腳跳”的游戲,開始是兩個兩個比賽,一輪之后改為整組比賽,幾輪之后又設置障礙,改為繞著障礙跳。通過更改玩法、規則、游戲場景或者更新游戲材料等形式,使游戲更有趣味性,更受孩子們喜歡。同時,我們還鼓勵幼兒自己來定游戲規則,比比誰能玩出新花樣。如在玩跳橡皮筋游戲時,把學過的兒歌融入其中,這樣他們玩起來更有新鮮感。
(三)多元滲透,拓展空間
雖然民間體育游戲主要應用于戶外活動,但是,在進行深入的探索研究中,不難發現許多民間體育游戲的延伸性很強,可滲透到幼兒園教學活動的不同領域。例如,益智區中指導幼兒學習“翻繩”“七巧板”“找東南西北”等游戲;科學區中指導幼兒學習“滾鐵環”“抽陀螺”等游戲,在玩的同時初步探究游戲的原理。通過這些多元的滲透、融合,不但豐富了幼兒園的課程內容,更拓展了幼兒的游戲空間。
總之,豐富多彩的民間體育游戲為我們幼兒園帶來了新的活力,為孩子們增加了新的游戲元素。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也一直在努力搜尋著孩提時代的一個個有趣的民間體育游戲,愿民間體育游戲成為幼兒園教育中一道優美的風景線,也愿我們的孩子將它們代代相傳,使民間體育游戲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