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周,孩子們在一首首的潮州歌謠、朗朗上口的童謠、一個個的游戲中不停地暢游、嬉戲,在快樂中收獲,在游玩中體驗。帶著他們敏感的眼睛、好奇的心靈、靈活的頭腦,在潮州音樂“大自然“中體驗和感受,創造和表現。孩子們樂此不彼、意猶未盡,課室里、操場邊、活動區處處都能聽到孩子們在自由自在地吟誦歌謠,孩子們自信、愛表現的行為體現了主題,有著很好的現實意義。滿足了孩子們的表現欲望,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表現能力。
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有不少兒歌的內容是描述幼兒游戲活動的,對此類兒歌,我常采取先做游戲后教學的方法,按照兒歌描述的內容,組織幼兒游玩,在游玩中幼兒一邊動作一邊觀察,充分體驗愉快的情趣,為學習兒歌打下基礎。同時也運用故事法對幼兒進行兒歌教學。根據兒歌的內容可以看出有些兒歌是敘事性的,由于受字數和句式的局限,敘事的跳躍是兒歌的特點之一。這時我們選擇一些恰當的關聯詞或過渡句把兒歌內容串連起來,根據兒歌要求,適當增添有關的生動有趣的情節,來增加兒歌的容量,為幼兒展開想象更好地理解記憶兒歌提供幫
潮州歌謠是我們本土的潮汕文化。學習潮州歌謠使得孩子們更進一步地感受到了潮州歌謠更多、更豐富的種類和生動的教育作用。通過不斷地吟唱和創編積累,孩子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潮州文化。在活動中與幼兒一起創設了主題墻“童謠樂”,幼兒把自己新學的潮歌、創編的潮歌等都制作成潮州歌集張貼在主題墻,每天都有幼兒圍著主題墻吟唱歌謠。孩子們在這個主題活動中,唱著“點燈籠”“洗澡歌”“冬節夜”等潮歌,知道了許多潮州特有的人文風情,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快樂無比!
活動反思
為期8周的方案活動“唱響歌謠,傳承潮韻”給孩子、家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傳承家鄉優秀民俗文化,弘揚民族精神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在語言“潮州湘橋好風流”中欣賞和感受民間語言、家鄉景色之美。在美術“十二生肖”中,孩子們輕松愉快的繪畫中學會童謠,掌握十二生肖的排序。體育活動“拍球歌”,我們將有節奏有韻律的歌謠與拍球有機結合起來,孩子們在有節律的吟誦和運動中體驗童謠的美感,家鄉小食的豐富和游戲的快樂。同時更將歌謠滲透到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們隨時看、玩、說、唱、演等,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體驗和表現民間歌謠藝術。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感受民間藝術的熏陶,我們在主題開展中還組織了主題成果展示會,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歌唱、舞蹈,表達著對潮州歌謠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