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大海,對幼兒來說,既向往又陌生,海底的動物世界更是充滿了魅力。暢游的海龜、美麗的珊瑚礁、可愛的海星、令人害怕的鯊魚……都能讓幼兒為之興奮。讓我們一起跟隨繪本中的小動物去探索神秘的海洋,發現大海深處的秘密。
直觀的經驗更利于幼兒去發現、探索和學習,這次的海底世界之旅就從參觀開始,讓幼兒從看到說,再到動手操作,通過逐步認知,讓幼兒的學習經驗得以累加。在這三個活動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將有關海洋生物的知識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滲透,設計符合主題的延伸活動。在這次的活動中,我們還調動了家長資源,有意識地讓家長參與其中,促進家長對自然教育理念的認同。
活動一:綜合活動《神奇的海底世界》
活動目標:
1.認識海洋動物,了解常見海洋動物的名稱和外形特征。
2.初步感知海洋動物的多樣性,萌發對自然事物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教師事先踩點,確定參觀路線。
2.請家長志愿者幫忙協助參觀。
3.相機。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幼兒參觀愿望
教師講述故事《大海,大海》,引發幼兒對大海的向往以及對海洋動物的求知欲。
師:大海里都有什么呀?你還知道哪些海洋小動物呢?
師:今天我們要去參觀海底世界,讓我們一起走進神秘的海洋世界。
二、參觀海底世界,感知海底動物種類的多樣性以及部分動物的外形特征
1.師幼討論參觀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教師小結:參觀過程中,跟隨老師;不要用手隨便摸小動物;遇到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可以請老師講解……
2.參觀海底世界,感知海洋動物的多樣性。
(1)參觀熱帶雨林展示館
(2)參觀水母館
(3)參觀海底隧道
(3)參觀企鵝館
[說明]參觀每個場館,教師有選擇地介紹2-3種常見的海洋動物,并引導幼兒觀察它們的外形特征。例如:熱帶雨林區的小丑魚、海星、珊瑚礁;水母館里各種顏色的水母;海底隧道中的海龜、鯊魚等。參觀時,教師請家長志愿者幫忙將參觀過程拍攝下來。
三、分享與交流,進一步熟悉海洋動物的特征
師:今天,你們看到了哪些海洋動物?
[說明]對小班幼兒來說,他們的學習更多地是建立在直觀經驗的基礎上,所以參觀回來和小朋友們分享時,可以播放參觀時的照片,幫助幼兒再回憶。教師也可以借助這些照片,向幼兒講解這些動物的名稱以及特征,彌補參觀時講解不全面、幼兒聽不清楚等問題。
活動延伸:
1.班級自然角,可以增加水母飼養區,在觀察的過程中,初步了解水母的生存環境、食物以及生命周期等內容。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飼養部分海洋動物,如小丑魚等。
2.將幼兒參觀海底世界的照片洗出來,粘貼在科學區,幼兒可以利用這些圖片玩匹配、分類等游戲,加強對動物特性的了解。在游戲中,不斷更新自己的認知。
3.師幼共同收集關于海洋動物的書籍,在每天固定時間進行講述,拓展幼兒對海洋動物的認知。
活動二:語言活動《我喜歡的海底小動物》
活動目標:
1.能清楚地說出自己喜歡的海洋動物的名稱及外形特征。
2.感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海底動物圖片、胸飾若干。
2.海洋背景圖。活動過程:
一、回憶參觀海底世界的情景,說一說我喜歡的海底動物
師:我們參觀了海底世界,你都看到了哪些小動物?(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
二、出示幼兒所說動物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動物特征
師:你最喜歡哪個動物?為什么?(引導幼兒從動物的外形特征說一說)
請幼兒學一學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三、表演海底小動物,感受同伴間游戲的快樂
幼兒選擇動物胸飾,在海洋背景國前,模仿動物的體態動作并進行表演。
[說明]將參觀海底世界時的照片打印出來,制作成胸飾,在此環節呈現并加入表演中。
活動延伸:
1.將游戲后的材料放在表演區,幼兒可以在區域活動時,自行表演更多動物角色。
2.談話活動:利用參觀動物園的照片,鼓勵幼兒說說參觀經歷。
3.將幼兒喜歡的動物以統計表的形式展示出來,可以發現本班幼兒感興趣的內容集中在哪些方面,再針對幼兒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深入研究。
活動三:美術活動《美妙的海底世界》
活動目標:
1.欣賞海底世界,感受大海的色彩美。
2.能夠用波形海綿棒滾印海水。
3.喜歡美術活動,體驗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制作的海星、珊瑚礁、各種魚的圖片若干。
2.深藍、淺藍顏料和波形海綿棒若干。
3.整幅白色背景圖、膠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欣賞海底照片,感知大海的色彩美
師:這張圖片上都有些什么?這些小魚都是什么顏色的?珊瑚礁都有些什么顏色?(感知海底豐富的色彩)
師:海水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觀察海水的波紋)
[說明]在此環節執教過程中,教師可以帶著幼兒一起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彎彎曲曲的波紋,感受彎曲的線條。
二、探索材料的使用方法
師:我們今天也來一起布置一個美麗的海底世界。那怎樣表現海彎曲水的波紋呢?
師:你們的這些方法都很棒,回家后你們自己可以去試一試。老師這里有一個新朋友,可以幫助我們來表現彎曲的海水波紋。(出示波形海綿棒)
[說明]教師可以請個別幼兒示范,在幼兒示范后,并解決幼兒示范過程中的難點。同時總結正確的使用方法,例如:雙手抓住“小耳朵”,在顏料里面滾一滾,輕輕放在畫紙上,推一推,滾一滾,再推推,再滾滾。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小朋友們可以自己找一個地方開始布置海底世界了。你們之前制作的海底小動物也可以貼在背景上哦!
四、欣賞與評價
師幼共同圍繞自己制作的海底世界,隨音樂學小魚游。
延伸活動:
1.可以請家長周末帶孩子去最近的海邊游玩,感受沙灘與大海的美麗,并且家長記錄幼兒在海邊的發現與心情。家長資源的參與,更好地激發了幼兒對大海的觀察興趣,也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了溫情與快樂。家長的參與,也激發了家長對幼兒學習的理解以及對活動的興趣,許多家長會在假期帶幼兒去海邊游玩,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大海的魅力,擴大幼兒對大海的認知;幼兒帶著自己的發現回到班級和同伴、老師交流、共同學習和探究,幼兒對大海的探究興趣和整體經驗也在不斷提升。
2.美工區投放關于海底世界的操作材料,例如:顏料、卡紙、皺紋紙等,幼兒可以在美工區繼續進行海底世界的創作。
3.集體觀賞《海底總動員》動畫片,感受海底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