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思路:
夏天里最受歡迎的水果當然是西瓜啦!下午點心時間,孩子們手里捧著食堂阿姨切好的西瓜片,開心地吃著。 “我昨天在家吃的西瓜是一個半圓形的!比這個大多了!”“我吃過黃色的西瓜呢,里面還沒有小黑子”……西瓜是孩子們生活中熟悉的水果之一,借著孩子們對西瓜的喜愛之情,我們特生成了“大西瓜”系列活動。引導孩子通過觀察感知西瓜的外形特征、品嘗西瓜的美味,感受夏日的獨特風味。
活動一:美術活動《大西瓜》
活動目標:
1.能感受西瓜整體及局部的形狀和色彩之美。
2.會畫出半圓形的切片西瓜。
活動準備:
1.西瓜一個。
2.畫好的范例一幅。
3.油畫棒、圖畫紙、黑色水粉顏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游戲“猜猜看”引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老師這有一個謎語,請小朋友們猜一猜這是什么水果?外面穿著綠衣裳,切開里面是紅色,上面還有黑點點。我請一個坐得最好的小朋友來說說這是什么水果。
師:這位小朋友說是西瓜,你們覺得對嗎?真棒,就是西瓜。(直接取出沒有切的西瓜)
二、教師演示切西瓜
將西瓜切成兩半,再切成小片,引導幼兒觀察切開后的西瓜,感受西瓜的色彩變化和形狀美。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切開后西瓜的特征。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看看沒有切的西瓜是什么形狀、是什么顏色的呢。
師:沒切的西瓜是圓形、綠色的。
師:現在許老師要來變魔術“切西瓜”,請小朋友認真看被切開后的西瓜瓤是什么顏色的。(紅色)
師:那西瓜瓤上有什么呢?(黑色的西瓜子)
師:被切開后的西瓜里面是紅色的西瓜瓤,上面有黑色的西瓜子。
2.引導幼兒觀察小片的西瓜。
教師再切一次西瓜:現在請小朋友看看這些小西瓜片是什么形狀的。(三角形、半圓形)
3.教師小結。
師:小朋友們說得很對,沒有切開的西瓜是圓形、綠色的,被切開的西瓜有半圓形、三角形等,切開后的西瓜瓤是紅色的,上面還有黑色的西瓜子。(要出示有圓形、半圓形、三角形的西瓜)
三、講解示范
師:接下來,老師要把半圓形的切片西瓜畫下來,請小朋友們仔細看看老師是怎么畫的。先用綠色筆畫一個半圓形的西瓜皮,彎彎的像月亮;再用紅色筆畫西瓜瓤,變成一個半圓形、有點像小船一樣的切片西瓜;用紅色的筆將西瓜瓤涂滿紅色,涂色時要注意從上往下涂、從左往右涂,在下面留一點邊,然后在西瓜瓤和西瓜皮間畫點黃色。接下來請小朋友看看老師涂好的西瓜,然后再用手指蘸一點兒黑色水粉顏料點畫西瓜子。小朋友們看,切開的西瓜片畫好了。(教師邊講解邊畫)
四、提出繪畫要求
師:等一下老師也請小朋友們來畫切開的西瓜片,在畫西瓜前老師有幾點要求:第一,涂色時,要把顏色涂在半圓形內。第二,點畫西瓜子時手指蘸一點黑色顏料,按下然后拿開,西瓜子點完后把手擦干凈;第三,畫好后的小朋友把畫粘在黑板上,把椅子放在線上,可以和小朋友說一說你畫的切片西瓜。
五、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指導幼兒注意西瓜的形狀和色彩。
2.引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給西瓜涂色。
3.指導幼兒在瓜瓤和瓜皮間加點黃色,使西瓜看起來更新鮮更好吃。
六、展示作品,分享快樂
師:小朋友們的西瓜都畫好了,你覺得哪個西瓜畫得最好看,哪里好看?(請2-3名幼兒回答)活動延伸:
1.在班級自然角內擺放一些有花朵的盆栽,幼兒通過持續觀察發現花朵生長變化,并嘗試記錄花朵的變化過程。
2.利用幼兒園或者幼兒家庭附近的自然資源,請幼兒持續觀察和記錄不同花朵的生長變化過程。
3.在班級科學區、數學區和美工區等區域內提供各種收集的花朵、花瓣和花朵圖片、素材,并創設相應的環境支持幼兒進一步觀察和探索的需要。
活動二:科學活動《我們一起吃西瓜》
活動目標: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過比較、品嘗,體驗新品種——無子西瓜的優點。
活動準備:
1.外形各異的普通西瓜、無子西瓜和其他水果若干。
2.切西瓜刀一把、抹布一塊。
3.餐巾、點心盤人手一份;
4.課前請幼兒洗凈雙手。
活動過程:
一、用故事引出“怎樣吃西瓜”的問題
教師講述故事《猴王吃西瓜》,引出話題,引起幼兒討論興趣。
師:猴王是怎樣吃西瓜的?
師:你們是怎樣吃西瓜的?
二、請幼兒在許多瓜果中挑選出西瓜進行觀察、品嘗
師:這里有許多瓜果,哪些是西瓜呢?
[說明]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幼兒知道西瓜的多樣性,同時也鍛煉幼兒的分析、思考能力。
師:西瓜是什么樣的?
請各組幼兒觀察桌上的西瓜,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并進行適當引導。
[說明]每組一個西瓜為每個幼兒直接感知提供了條件,保證了幼兒的自主活動。中班幼兒觀察能力較弱,注意力集中時間也較短,教師在執教過程中應讓幼兒充分觀察,從而了解幼兒的觀察方法,感知水平以及參與該活動是否主動、積極等情況。
請個別幼兒表述各自的探索過程和結果。
師:有的西瓜是圓圓的;有的瓜皮是深綠色的,有的是淺綠色的,還有的是帶花紋的;西瓜是滑滑的、涼涼的、硬硬的;敲一敲會“砰砰”響,推一推還會像球一樣滾動。
[說明]在幼兒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教師安排了讓幼兒表述的環節,這主要是讓幼兒通過思考表達自己的探索過程和感知結果,以達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師:西瓜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可讓幼兒猜測,以引起他們對觀察、探索西瓜內部特征的興趣)
師:你喜歡吃西瓜嗎?為什么?
根據幼兒的表述教師小結: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
三、讓幼兒感受無子西瓜的優點
1.請幼兒品嘗無子西瓜,說說它和剛才的西瓜有什么不一樣。(特別甜,吃起來特別方便。)
2.根據幼兒的討論小結,讓幼兒感受科技新產品的優點。
師:無子西瓜又沙又甜,吃的時候不需要吐子,很方便。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
附《猴王吃西瓜》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山上住著一群猴子。有一天,一只猴子撿到一個大西瓜,就把它送給了猴王。
可猴王不會吃西瓜,于是它就招來許多猴子問:“誰知道怎么吃西瓜呀?”其中一只小猴就叫道:“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的!”可另一只老猴子卻說:“不對,不對,好像是吃皮的!”“是吃皮的!”“不對,是吃瓤的!”于是猴子們就爭吵起來:
最后,猴王聽信了老猴子的話,啃起了西瓜皮,而那些小猴子則吃到了甜甜的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