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鋒
【關鍵詞】 數學教學;游戲;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4—0115—01
數學游戲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是一種智力游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數學游戲,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數學游戲在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利用數學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楊振寧曾說過:“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學生處于學習階段,良好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只有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才會主動地學習新知識。在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師只是一味地講課,不注重趣味性,只會讓學生提不起精神,達不到好的學習效果。筆者認為,將數學游戲引入課堂,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高效課堂。
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教學中,可以通過開展下面的游戲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讓全班學生以十字形排開形成坐標軸,排在豎排的為Y軸,排在橫排的為X軸, 在X與Y軸交點的學生為原點。X軸上面的、Y軸的右邊為第一象限,左邊為第二象限;X軸下面的、Y軸的右邊為第四象限,左邊為第三象限。通過讓學生排成十字形來理解坐標軸。除此之外,還讓幾名學生排在坐標軸上面,讓學生來猜該同學所在的點數,每位學生代表1個單位。比如,學生1排在第一象限,通過X軸與Y軸對應,可以知道該學生所在哪個點上面。通過做這個游戲,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本知識,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數學游戲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游戲具有智慧性,在課堂上運用游戲化的教學模式,有利于開發學生的腦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為在游戲中學生要從多個方面去思考問題,從而提高了自身的思維能力。
例如,課堂中穿插這樣的游戲《說7的倍數》,游戲規則是第一位學生說7的時候,第二位學生說14,第三位學生說21,……依次說7的倍數,說錯的學生就要上臺表演節目。當游戲開始的時候,學生們肯定都在心里默念7的倍數有哪些。剛開始是不容易錯的,但是隨著人數的增加,一些思維能力和反應能力較慢的學生肯定要出錯。實踐證明,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游戲中來,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對知識掌握。
三、利用數學游戲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數學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主要是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在游戲中會涉及到很多的新舊知識點,長期運用這樣的學習方法,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展,數學能力也增強,有利于貫徹教育的改革。
例如,在圖形方面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折疊,通過折疊圖形來開展趣味教學。比如梯形、圓、等腰三角形等圖形。在折疊等腰三角形時,教師也提醒學生三角形的腰是相等的,在圖形成型之后可以用尺子量一下自己折疊出來的等腰三角形是不是腰相等。如果測量出來的結果是三角形的腰一樣長,那么就是正確的;若不相等則需要反思為什么自己沒有折對。最后通過教師的引導折疊出正確的等腰三角形。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拓展了知識面,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能力,學習成績得到有效的提高。
總之,游戲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的作用還是很明顯的,對教師的教學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是新課程的改革還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教學全面改革。通過游戲方法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理論和實踐知識,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培養,視野得到了拓展。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思考出有價值的游戲,讓游戲更好地發揮作用,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