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春果
摘 要:畢業生就業質量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風向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在辦學時間、辦學經費、管理模式、生源特征、學科設置、辦學水平等方面具有明顯特征。本文以寧德師范學院為例,應用SWOT法分析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畢業生就業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要素,并提出要推動學校轉型發展、促進學科內涵建設、加強綜合素質培養、提升核心競爭力、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建立職業發展中心、規范求職市場等七個方面著手,以促進畢業生更好就業。
關鍵詞:SWOT;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畢業生;就業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7)04-0085-02
從2014年開始教育部要求所有本科高校每年要向社會公布年度就業質量報告,并將每位畢業生的就業信息在教育部學信網上公布,防止就業弄虛作假。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的重視,同時也為高校敲響了警鐘。畢業生就業情況是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風向標,反映了學校的辦學目標、辦學方向、辦學質量、管理水平等,直接影響到學校的今后招生與發展。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備受關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從原來專科升格為本科的時間較短,在轉型過程中,其培養的畢業生是否能經受得住社會的考驗值得深入探討。
研究探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畢業生就業問題,不僅對促進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改革發展,提升辦學質量,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和高質量就業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全面發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辦學特征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具有以下明顯的辦學特征:一是本科辦學時間較短,通常情況下在3—5年,多數是地方政府考慮經濟發展的需要而組建升格原有的大專院校;二是辦學經費以地方財政支持為主,在管理模式上通常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三是生源招收上會適當向地方傾斜,地方生源會占到20%以上,高考招生分數不高;四是學科專業設置上會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總體需求,結合區域經濟特征和產業集群而設置專業;五是學校硬件設施還不夠完善,師資力量還較為薄弱,科研力量處于起步階段,教學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六是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不足,同時就業渠道較窄,體現為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二、SWOT分析法概述
SWOT分析法是由美國舊金山大學教授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SWOT是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組合[1]。SWOT是種常見企業內外環境因素綜合分析方法,其本質是一種戰略決策。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畢業生就業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最終就如何更好地促進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畢業生提升就業競爭力,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和高質量就業提供對策建議。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畢業生就業SWOT分析
(一)畢業生就業的優勢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原始生源很大部分來自農村家庭,貧困生比例占到33%以上。這類學生思想更為成熟,獨立性更強,更懂得珍惜受教育的機會,學習態度端正,學習刻苦,更能吃苦,具有良好的職業品德,深受用人單位青睞。
同時地方院校的學生更容易扎根基層和一線崗位,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更科學合理。
(二)畢業生就業的劣勢
高考錄取分數偏低、學校辦學層次上的差距、學生自我認知不足等原因,造成新建本科院校畢業生綜合素質與名牌大學比較總體上不高。畢業生找工作中,個人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會有所落后。學生在校期間全國英語四六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等體現學生綜合能力的考試的通過率偏低。學生參加校外各類文體項目比賽人數較少,且獲得好的名次的比例較低。以上所述情況都直接或是間接反映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不高。
畢業生在求職市場中缺乏核心競爭力,很多畢業生在求職市場上除了重要的一紙畢業證書外,很難再找到其他具有競爭力的優勢專業技能、突出特征與崗位相匹配。缺乏核心競爭力是導致畢業生求職成功率低和就業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三)畢業生就業的機會
近年來,隨著國家整體經濟形勢的發展,地方經濟也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因而需要大量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這就為畢業生提供了很大的就業空間。而很多沿海發達城市的高校畢業生不愿意選擇回二三線城市就業,這加劇了地方人才的緊缺。
當前,國家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創業已成為青年學生時代的主旋律,這是難得的歷史機遇,也是時代賦予的挑戰。這對所有青年畢業生都是公平的,關鍵是看他們能否抓住機遇,實現個人的遠大理想。
(四)畢業生就業的威脅
根據寧德師范學院問卷調查,有26%的畢業生在求職找工作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自信和自卑心理。主要表現為:求職懈怠、求職膽怯、被動就業、選擇性失業。這類人群中多數學生對自己缺乏認知,沒有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在求職市場上經過幾次碰壁后缺乏求職信心。也有部分學生對專業技能、綜合能力和學校知名度不自信,認為它們會影響求職。
畢業生就業政策已經完全放開,雙向交流、自主擇業已成為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但與之匹配的人才市場有待于進一步健全完善。社會存在人才高消費現象,用人單位招聘過程往往不必要地拔高招聘門檻,動輒碩士博士或是“985”、“211”名校畢業生,人才高消費現象時有發生,這也是畢業生就業過程中潛在的威脅。
四、促進新建本科院校畢業生就業的對策
(一)推動學校轉型發展
當前,國家為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同時也為解決高等教育結構性突出矛盾,同質化傾向嚴重,畢業生就業難和就業質量低等問題。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當前國家正積極引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應用型轉變[2]。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更是要在新一輪的高等教育改革中搶抓機遇,實現辦學方向等的轉型發展,積極推動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做好教育的頂層設計和綜合改革,堅持以人才社會需求為辦學導向,努力促進地方經濟建設發展。
(二)加強學科內涵建設
要以就業為導向,深化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學校內涵建設。在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上,力求特色、精品、優質。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辦學機制,采用以“好就業、就好業”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要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積極探索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道路,努力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辦好人民滿意的大學。
(三)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人才市場需要的是高素質人才,當前一專多能型、
綜合應用型人才深受用人單位的青睞。也只有這種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才能在未來具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才能擔負得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學校開展專業教育過程中,要重視基礎能力教育,要拓寬專業口徑,增強人才培養的適應性和拓展性。在專業知識的傳授與素質培養的關系上,要注重素質教育,融合專業教育、能力培養與素質提高于一體綜合協調發展。同時,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緊緊圍繞人才培養方向,因材施教,注重個體發展。
(四)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就業競爭力是畢業生核心競爭力的較量。在人才競爭激烈的今天,大學生要超越對手,必須具備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新建本科院校畢業生要在就業市場上取得優勢,要樹立“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觀念。要增強畢業生的核心競爭力,需要引導學生在學科專業、特長愛好、技能等方面加強訓練,學校要提供良好的平臺供學生施展各方面的才華,如加強學科平臺建設,培
養學術型人才;加強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使校園文化氛圍活躍起來,熏陶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力
當前“雙創”工作已經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新建本科院校盡管在這方面水平還較薄弱,但是這項工作剛剛開始,全國各高校也正在摸索前進,新建本科院校要有危機感,采取倒逼方式將創新創業融入人才培養體系。當前畢業生就業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從事固定職業不是所有學生的唯一選擇。大學期間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畢業生就業可遷移能力,為畢業生今后多元化就業打下基礎。培養創新創業能力一是要注重個性化差異,激發學生潛能,培養創新意識,播撒創業種子;二是要通過改革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創新思維;三是要通過創新創業活動,增強創新創業能力,如高校開展創新項目訓練、創業計劃大賽、創業實踐孵化,這都可有效提升創業能力[3]。
(六)建立職業發展中心
實施貫穿大學四年全程式學業、技能、職業的生涯規劃與設計,建立學業導師制,進行全程跟蹤指導,真正做到“一對一”輔導。在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設計中,要提前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讓學生認識到規劃的目的與意義,增強規劃的主動性與自覺性。要有計劃、有策略、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指導,增強工作實效性。要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的生涯設計,確立科學的職業目標,同時要增強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樹立專業信心。
(七)規范求職市場
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發展階段,但是培養的大學畢業生還無法滿足國家經濟建設對人才的需求。我國就業結構性矛盾相對突出,當前大學生就業難也僅是相對的。全社會要積極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用人單位要積極轉變用人觀念,擇優錄用畢業生不等同于一味追求名牌大學和高學歷的畢業生,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錄用畢業生,招聘中不能有學校、性別、專業等歧視,要真正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伴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新一輪改革,高校畢業生就業依然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同時就業也呈現出多元化特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轉型升格過程中由于具有其自身固有的辦學特征,對其人才培養的質量要做客觀的分析等。要努力促進新建本科院校畢業生充分廣泛就業,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的均衡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冉斌,何軍,水藏璽.管理咨詢35種經典工具[M].北京:
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2]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
意見[EB/OL].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
/gn/2015/11-16/7624837.html.2015-11-16.
[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
實施意見[EB/OL].人民網:http://www.022net.com/
2015/11-26/482121363273449.html.2015-11-26.